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大墓被盗数次,此文物幸运留存,为我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春秋大墓被盗数次,此文物幸运留存,为我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967 更新时间:2024/2/26 1:52:50

在上世纪90年代,在河南南阳淅川和尚岭发现了大批东周时期楚国墓葬,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物,对于研究春秋特别是楚国风土人情,具有非重要的意义,因此也被评为1992年考古十大发现之一。令人遗憾的是,该墓葬群中的一号墓却被多次盗掘。

从现场来看,这座大墓的盗掘是在历代发生的,不止一次两次。文物损失数量不少,幸运的是,在其中出土的“克黄之升”和“克黄之壶”能够断定,该墓的主人就是春秋时楚国名人斗克黄。

[var1]

“克黄之升”是两件青铜鼎,而且应该归属于列鼎。斗克黄在当时的楚国,担任箴尹,相当于谏官的角色。根据周朝的列鼎制度,“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他所享用的鼎是绝对不止两件的,而且与鼎相配的还应该有簋,然而这些都已经被盗墓贼顺手牵羊,只留下了这两件克黄鼎。

不过,这两件鼎,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先来看看鼎的形状,它是侈口束颈的,所谓侈口就是鼎口是一个外倾斜的长边,束颈则是留有一个圆滑的凹形。鼎腹十分肥大,充分展现了稳重古朴的风格。在鼎身之上,除了有一对立耳之外,中间还对称分布着两只兽形扉棱。

[var1]

克黄鼎的纹饰主要有四种,一种是在立耳之上的三角纹,一种是颈部的蟠螭纹,一种是面积最大也是最显眼的垂鳞纹,它们分布在鼎腹上,还有一种则是鼎足之上的兽面纹。这些多姿的纹饰,将克黄鼎装扮得古朴厚重。

在这一对克黄鼎的内底部正中间,即铭刻着“克黄之升”四个字。正是因为这四个字,可以完全确定该鼎的制作时间,并以此推定此鼎即是春秋时期楚国鼎的标准器。

[var1]

为什么这样自信呢?这是有来历的。斗克黄这个人我们大多数人不熟悉,其实他的家族在春秋时期楚国是赫赫有名的。他的父亲斗班和祖父斗令文都曾经做过楚国的令尹,即宰相一级的高官。斗班在公元前649年至公元前650年,以前军统帅的身份扫灭黄国,为楚国立下大功。正好他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婴,因此取名叫做斗克黄。

斗克黄出身贵族,因此为官也比较顺遂。然而在公元前605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族人斗越椒曾经讨好楚穆而当上了令尹,却在楚穆王死后发动叛乱。楚庄王即位后平定了这场叛乱,并诛灭了斗氏族人,在楚国曾经显赫一时的斗氏家族因此而戛然而止了。

[var1]

但是,斗克黄因为在出使齐国,而幸免于难。在归国的途中,有人将国内的大事告诉了他,并建议他不要回去。斗克黄却毅然表示,我奉君王之命出使,怎么能不回去复命呢?君王就是天,我能逃避上天吗?

楚庄王看到慨然回朝的斗克黄,也感叹他是忠臣,并没有加害他,还将他的名字改为斗生,以示自己的宽容。这件事完整记录在《左传》之中。

[var1]

鉴于这一对克黄鼎的铭文,恰好是铭刻“克黄”两个字,充分说明了这是在公元前605年,斗克黄还没有改名之前的,同时也至少是在公元前650年斗克黄出生之后的,也就是说它的年代十分确定。相比很多青铜器,虽然有铭文,但往往是工匠之名或者主人的事迹并不清晰,像制作年代、国别如此明朗的青铜鼎,还是不多见的。后来在不到400米的子庚墓中出土王子午鼎,也就是克黄鼎类似的形制。

虽然这对克黄鼎的仅仅只有46厘米高,重量也只有4.3千克,显得小巧玲珑。但是,它却以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成为了文物之中难得的珍品,具有特别的意义。

更多文章

  • 在秦朝,普通人竟没资格考公务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普通人有名字吗,秦朝公务员考点,98年有公务员考试吗

    其实不然,在古代不是随便能当公务员的,考试只是基本,还要比拼家底、家庭背景、战功......秦朝就是一个例子。在秦朝有钱人才有资格做官,普通人想当个公务员可太难了。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才有机会吃上公家饭。①有一定家底,穷人就不要想了。如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所以“不得推择为吏”。萧何的家庭条件

  • 他是春秋第一位被弑杀的国君,他的死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有一个字是最为大逆不道的,那就是弑。它的意思是子杀父、臣杀君,前者违背天理人伦,后者违背礼法纲常。无论在哪朝那代,这种行为都是被人所唾弃的,是要写在史书上被后世所咒骂的。在春秋时期,弑君的行为一开始是没有人敢做,直到一个倒霉的国君成为第一个牺牲品后,这个潘多拉魔盒就被打开了。公元前735年,

  • 中国历史上第二牛的老师——仅次于孔子的特级教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位神秘的师傅,姓王名诩,但生卒年不详,时而在春秋时期出现,时而在战国时期出现。出生地也不详,有多种说法。至于为什么叫鬼谷子,也有多个传说,但不管是悔婚的传说还是龙女的传说,最后都只指一点,就是鬼谷子他娘吃了一种奇特的稻谷,于是生下这位经天纬地之才。[var1]为什么说鬼谷子是中国排名第

  • 长篇叙事诗 《汉武帝与卫霍两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汉武帝时轶事1 、武帝刘彻与大将军卫青是互为郎舅关系,卫青三姐卫子夫是汉武皇后,汉武姐平阳公主为卫青妻。2 、卫青与卫少儿,卫子夫是同母异父关系。3 、霍去病与霍光为同父异母关系。 4 、汉武帝与霍去病为姨丈与外甥关系。 5、卫青与霍去病为舅甥关系。6 、卫青妻平阳公主与卫青原为主仆关系,卫青是

  • 祭仲:春秋小霸王的郑国为何突然就熄火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前面讲过郑庄公除去了内患,作为郑庄公的国相,祭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还在庄公的带领下抢过周平王家的米和菜,截胡过卫国和燕国的入侵军队,还把周桓王揍了一顿。所以一直到庄公过世都很受重用。[var1]祭足做过婚姻中介,帮庄公找了个邓国的对象叫邓曼。邓曼为庄公生下个儿子叫姬忽。并册立为太子,史称太子忽。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李广?答案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龙城飞将李广简介,飞将李广百步穿杨,飞将李广之墓视频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令人读来热血沸腾的诗相信大家都学过。而提起诗句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谁,相信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汉将军李广。但实际上这个答案却是不对的。因为“龙城飞将”指的不单是李广,有一种说法是卫青与李广并称龙城飞将,另一种说法是所有保家卫国的将领都是龙城飞将。龙城为什么会是

  • 春秋初年的宋国融入不了大国圈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宋国简介,宋国存在多少年,春秋时期有没有宋国

    都城在商丘。文/荣海生宋国是西周初年,分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而建立的诸侯国。与齐国一样,都是非姬姓之国。宋国在周朝初也很强大,但却难于融入大国的圈子。[var1]《春秋》记载,鲁惠公的夫人和继室都是宋国人。但是在惠公晚年,不知何种原因,两国发生战争,鲁国在黄地打败了宋国。鲁隐公摄政后,两国结盟讲和。

  • 救世宰相张居正,“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张居正,一向都是充满了争议,人性是复杂的,是多变的,哪怕是秦始皇,哪怕是汉武帝,哪怕是张居正,都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说张居正是乱世中的清流、治世里的孤臣,也有人说张居正是贪恋权谋的独相,被抄家的罪臣。张居正曾说过一句话“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对于自己这样评级的张居正,到底是救世宰相,还是祸国奸佞?

  • 陈平作为西汉第一任“中情局局长”,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平的事迹简介,西汉陈平和他的老婆,西汉陈平篆字翻译器

    敢想敢做无下限陈平出身乡里,典型的穷草根,年轻的时候有一次村子里祭祖,陈平主持分发祭肉,分得那是丝毫不差,大伙都心服口服啊,陈平更是放出大话:要是让我治理天下,我也会像分肉一样好。不就分个肉吗?你嘚瑟啥。还别说,这里头可是有大学问的,孔老夫子说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干一件事要想让所有人

  • 韩国人评出的“四大军神”和中国的“韩白李岳”比,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白李岳谁用兵最厉害,韩国人评价李岳,韩国四大名将谁厉害

    韩国四大名将之乙支文德[var1]乙支文德是7世纪早期杰出的中国东北少数民族高句丽族将领,也是中国东北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他的军事才华对高句丽战胜隋帝国百万大军的征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乙支文德文武双全,同时为政治家,曾经担任高句丽宰相;反对民族大融合那时的高句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割据中国东北的强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