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子羽的,长得很丑,根据《史记》的记载,子羽长得那叫一个状貌甚恶。还有一个叫宰予的,不但长相英俊,而且“利口辩辞”,能说会道。而孔子对这两个学生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
子羽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游推荐给他的,孔子曾经问子游,有没有可以推荐的贤达人才,于是子游便趁机推荐了澹台灭明,也就是子羽。说他是一个不投机取巧,也不趋炎附势的刚正之人。得益于子游的推荐,早就想拜孔子为师的子羽终于得偿所愿。
[var1]
但孔子在见了这位老兄的尊容后,便觉得他不是一个可造之才,对其甚是冷淡。子羽这个人虽然长得不怎么样,却也是一个宁折不弯的主,见孔子这么不待见自己,也是毅然从孔门出走,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终于成为了当时一个很有名的学者,收的门徒也有三百多人。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子羽并没有把孔子之前对待自己的态度放在心上,仍以孔子为宗。
[var1]
而那个孔子非常喜欢的宰予,却是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言行打脸孔子。不但喜欢和孔子对着干,经常惹得孔子生气,而且公然在课堂睡大觉,气得孔子大骂其“朽木不可雕也”。后来虽然靠着自己的辩才当上了临淄大夫,却因为参与田常作乱而被处死。
孔子在得知宰予的死讯后,又想到了因长相而不被自己看好的子羽,于是感慨的说道:“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就是成语“以貌取人”的由来,指根据外貌判断、对待他人。
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论语·公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