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的拷问:六国之人都渴望被秦国统一吗?

历史的拷问:六国之人都渴望被秦国统一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4/1/10 2:06:11

秦始皇用九年统一天下,十一年镇压各国,秦二世则仅用七个月便丢了天下,三年就亡了国家。这至少说明,在当时,六国之人并不渴望被秦国统一,只要一有机会反抗,他们便揭竿而起,重新兴灭国、复绝祀。因此, 谢灵运有诗云:“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其中,对秦国怀恨最深的就是楚国人,所以楚南公在楚国灭亡时曾预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var1]

六国之人都不愿意被秦朝统治

秦灭六国是一个艰难的历程,除了最后被灭亡的齐国之外,其他五国全部都选择了抗争到底,绝不投降,这至少体现了当时六国人的心态。

早在公元前258年的时候,六国之中就已经有人高举投降主义的大旗了。这年秦兵正围困邯郸,魏王便派新垣衍去游说赵王,想约赵国一起尊秦国为帝,以求免于被攻击。当时鲁仲连正在赵国做客,他立即出面反驳新垣衍,论述了秦国称帝的危害,并且说: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这便是著名的“秦帝鲁连耻”,鲁仲连认为秦国对自己的士卒与百姓都很暴虐,倘若让它统一了天下,那便会“不仁者居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自己宁愿赴东海而死,也不肯做秦国的奴隶。新垣衍听后毛骨悚然,“不敢复言帝秦”。

六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是韩国,从《韩非子》的《存韩篇》可以看出,韩国人虽然被迫称藩,但并不甘心被秦国吞并,所以姚贾和李斯才说:“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秦王也知道韩非不愿做秦国的臣子,所以才把他杀了;四年之后,内史腾引兵攻韩,韩国战败而亡。张良当时年纪还小,但他一心想要为韩国复仇,所以不惜散尽家财以求刺客,此为“韩亡子房奋”。

赵国是第二个被攻灭的国家。秦王灭赵后第一时间进入邯郸,收杀当年的仇家。之后又流放赵王到房陵之地,赵王思念故乡,日夜悲叹,“作《山水》之讴,闻者莫不陨涕。”赵国人也不甘于被秦国统治,所以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转战到代地,继续抗秦。

魏国的灭亡颇为惨烈,秦兵挖开黄河,引水浇灌大梁城。即使魏王最终力屈而降,秦人还是杀了他,并且尽诛诸公子,迁魏咎为家人。张耳陈馀在脱身幸免之后,毕生以报秦为志。在秦国的步步紧逼下,燕国人被迫派出刺客,之后又迁往辽东,但最终还是没逃过秦兵的追击。齐国虽然最后灭亡,但因不战而降,故而被天下人视为耻辱,齐人自己也编造“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的歌谣来讽刺齐王建。

当然,要说六国之中与秦国苦大仇深,并且抗争到底的,那非楚国莫属了。

[var1]

六国之中有五国抗争到底

楚将项燕抗秦到底,誓死不降

陈胜吴广在谋划起兵之时曾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故而命人夜晚学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接着又打着项燕的旗号,自称“张楚”来反抗秦朝,所谓“张楚”就是“欲张大楚国”的意思。因为陈胜吴广起兵的地方在楚国故地,所以打着楚国和项燕的旗号会更得民心。

关于项燕的事迹《史记》记载中矛盾颇多,《楚世家》说:“(楚王负刍)四年,秦将王翦破我军于蕲,而杀将军项燕。五年,秦将王翦、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

然而《秦始皇本纪》说:“秦王复召王翦,强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可知在楚王被俘虏之后,项燕并没有死,他还另立昌平君而反秦于淮南。《楚世家》说项燕先死,楚王才被虏,与《秦始皇本纪》自相矛盾。

白起王翦列传》说王翦大破楚军于蕲南,并没有说与王翦交战的将军是项燕;但《楚世家》与《六国年表》却都写作项燕。或许项燕最终确实被王翦所戮,但并不发生在蕲南之战时,而是发生在次年,王翦平淮南的时候。《白起王翦列传》还说“岁馀”之后才俘虏了荆王负刍,平荆地为郡县。《秦始皇本纪》则说二十三年王翦击荆,虏荆王;二十四年又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可知《白起王翦列传》里的“岁馀,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应是误把昌平君当做了楚王负刍。

根据《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将王翦大破楚军于蕲,俘虏了楚王负刍,之后项燕立昌平君于淮南,继续抗秦。次年,秦将王翦、蒙武再次追剿杀楚国残部,昌平君战死、项燕自杀。正因为项燕抗秦到底,所以在楚地深得民心。故而陈胜、吴广在楚地起兵时诈称项燕军。

[var1]

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朝灭亡楚国后又继续南征百越,置会稽郡与闽中郡。但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楚国颇有山高皇帝远、朝廷控制薄弱的特点。例如项梁杀人,便与项羽避仇於吴中;张良刺秦失败,亡命到下邳,此地也在齐楚之间,可知荆楚为秦法所不及,秦人对楚国的控制较为薄弱。故而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会稽守率先叛秦,起义中心出现在楚国故地并不是偶然的。

此外,楚国人对秦国人可谓苦大仇深。范增就曾对项梁说:“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这里的“三户”其实是一个地名,楚南公的话里颇有双关的意味,一方面他说楚国就算只剩下了三户之家,也要抗秦到底;另一方面他又说楚人必将于三户之地破灭秦国。当时还没有人能明白这个预言的意思。

据《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在巨鹿之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了战局之后。到了二世三年七月,秦将章邯与项羽领兵对峙。秦二世嫌恶章邯师出无功,屡次派使者来责让他。章邯便暗中与楚军接触,“约共攻秦,分王其地”。项羽在和约未谈妥的情况下,便“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汙水上,大破之。”这场偷渡三户津的战役成为灭秦的最后一战,项羽在战胜之后,便接受了章邯的投降,并“击阬秦卒二十馀万人”,楚南公所预言的其实就是这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之后的次月,楚人刘邦便攻入武关,秦二世自杀,秦王子婴出降——秦国最终被楚人灭亡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曾经犯过“以貌取人”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个叫子羽的,长得很丑,根据《史记》的记载,子羽长得那叫一个状貌甚恶。还有一个叫宰予的,不但长相英俊,而且“利口辩辞”,能说会道。而孔子对这两个学生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子羽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游推荐给他的,孔子曾经问子游,有没有可以推荐的贤达人才,于是子游便趁机推荐了

  • ?关羽、张飞、赵云三人的武器,唯有赵云的武器流传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手里有两把武器,一个是青虹剑,他是武器中的极品,但是后来这把武器和关羽张飞的武器一样已经找不到了,有些人也许青虹剑成了赵云的陪葬品,还有的人说青虹剑在蜀国灭亡后被晋国得到,然后赏赐给有功之臣,最后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失踪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青虹剑我们如今是看不到了,但是对于赵云的另一把武器龙胆枪还是

  • 太子死后,汉武帝年纪最长的儿子主动上书自荐为太子,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汉武帝还有四个儿子,全部都是庶出,按照立嫡立长的顺序,怎么也该轮到最年长的燕王了吧?为什么汉武帝最后竟然越过了前面三位成年皇子,将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刘弗陵立为太子呢? 太子之位空悬 汉武帝的六个儿子中,除了长子刘据是皇后卫子夫所生之外,其他五个都是庶出。因此,从他们出生开始,面对又是老大,又是嫡

  • 让文物火起来,让艺术走进生活,文化复兴,战国公子玉人俑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代玉人俑图片,银手人俑,秦俑文物修复

    战国玉人俑的造型较为雄浑大气,但其雕刻细节却异常精细。制作者们通过对衣纹、面容等细节的精细雕刻,使得玉人俑更加逼真生动。战国玉人发丝清晰可数,雕刻细腻,形态优美,衣纹繁简有序,线条流畅。雕刻手法多采用单阴线、短阴线或云纹来表现。战国玉人作站立状,男性形象,发丝清晰可数,头戴小冠,双手相手相交于胸前,

  • 项羽死后千年,竟托梦救了南宋一家人,子孙后代永远奉祀霸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项羽死前的故事,项羽死后的军事能力

    相传在南宋时期,福建汀州有个叫王四郎的小伙。他看准了耕牛贸易,从中原选购了一批耕牛返乡售卖。走到中途时,一天夜里,他突然梦到了已故的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告诉王四郎,汀州如今正遭受牛瘟,先暂时不要返乡,或者将牛赶到别处售卖。否则不仅赔得血本无归,甚至可能会因此丧命。出于对项羽的尊敬,王四郎选择了相信。他

  • 潍水之战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项羽打齐国很费劲,韩信却能速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场战争,叫做潍水之战。[var1]在这场战争当中,韩信的对手,是项羽麾下的大将龙且。对于龙且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实际上,在楚汉战争期间,龙且其实也是一个关键人物。龙且在项羽阵营的地位,其实就等同于韩信在刘邦这边。只不过后来项羽败给了刘邦,龙且也输给了韩信,所以龙且就显得没那么出名了。[

  • 刘邦兵强马壮,为何依旧不敌匈奴?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为什么败给匈奴,匈奴大战刘邦完整版,刘邦被匈奴围困事件

    我们对于匈奴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高大威猛的游牧民族,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匈奴无论是在武器还是战略上面,都是十分卓越的。前苏联考古学家吉列谢夫,在《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一书中,介绍了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亚洲经出现了十分强大的骑兵,吉列谢夫通过南西伯利亚的作坊遗址发现,认为此时的东方草原已经有铠马,即重装备

  • 历史上真实的赵高,一手覆灭大秦王朝,却被后世误会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赵高简介,历史上赵高到底有多坏,历史上的赵高是怎么样的人

    在中国2000多年前曾经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那就是秦朝,秦朝开国国君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大秦建立之后,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将中国扩地千里,还命令蒙恬修建万里长城,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为中国立下了很多功劳,在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而制造这些罪魁祸首的就是秦朝的中车府令赵高。[var1]

  • 长平之战:胡服骑射与商鞅变法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背景:战国中期,各诸候国相继变法改革,最早的变法改革始于魏国的魏文候起,魏文候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他用李悝、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为将,使魏国最先强盛起来称雄于诸候的国家。 之后列国相继推行变法,楚、韩、

  • 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过半、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不弱为何会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完全截断了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韩桓惠王得到消息,惊出了一身冷汗,慌忙通知上党郡守冯亭:火速将上党献给秦国!他唯恐“献地”晚了,秦军的矛头会率先指向都城新郑........可冯亭非但没有听从韩桓惠王的命令,反而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冯亭这一决定,也被后世形容为“驱虎吞狼”之计,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