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的这个“皇帝”……

刘邦的这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29 更新时间:2023/12/13 14:19:30

刘邦的这个“皇帝”尊号,其实是挺怪异的,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严重的政治不正确。

反对秦朝的帝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郡县制等秦始皇所开创的大一统制度,本身就是所有山东起义者的共识,也是他们必须遵守的政治道义,更是他们建立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根基。

但是,经过秦末、楚汉近十年的纷争,秦朝自然是亡了,可新政权却继承了秦制名义上的“皇帝”尊号,这是不是大有辛辛苦苦近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换言之,刘邦叫什么尊号都可以,就是不能叫“皇帝”,起码从“名”来说,这不是复秦么?难道天下百姓真的怀念将他们朝死里折腾的秦始皇以及二世皇帝胡亥

但历史吊诡的是,刘邦,包括楚王韩信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包括卢绾为首的三百汉国功臣,这些当时最顶层的政治精英,偏偏就是选择了“皇帝”这个尊号。

从情理来说,干掉项羽、天下新定,刘邦该被上什么尊号,在当时肯定有过各种建议、分歧乃至争论,只是史书并没有记载个中过程,而只是作为一种结果,即韩信等人联合给刘邦上“皇帝”尊号。

当时显然不是没有其他选择,毕竟这最多不过是一个创造新名号的工作。大致猜测,以叔孙通为首的儒士,应该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他们,大概率不会建议没少坑他们的“皇帝”。

但最终拍板权,肯定还是在刘邦手里,那么刘邦这么选择的原因,大致猜测有两种,一是个人层面,毕竟他亲眼见识过秦始皇的豪华排场,“大丈夫当如是”,势必要过番“皇帝瘾”,二是国事层面,汉国当时的实际疆域,基本和一统前的秦国重叠,虽然山东六国痛恨“皇帝”,但三秦大地的接受度无疑要高很多,名正则言顺,“皇帝”便于之后的统治。

只是,就算刘邦以及当时所有人都同意或者被迫接受“皇帝”这个尊号,刘邦的这个“皇帝”,都绝不是秦始皇、二世胡亥即秦制开创的“皇帝”,二者绝对不可混同。

因为刘邦此时的实质身份,更像是周天子、楚义帝之类的封建时代的天下共主,而不是类似秦皇汉武的帝制时代的皇帝,这是当时的大时代背景和政治道义所必然决定的。

正如项羽在戏下,上尊楚怀王为“楚义帝”,自封“西楚霸王”,又向下分封了十八诸侯王,这不是项羽故意开历史倒车,而是当时形势、民意的必然。

后人总习惯说项羽坚持分封制,而刘邦追求集权制,这是个对历史的严重误解。因为终刘邦一生,他的做法和项羽并无二致,甚至,作为分封制的拥趸,他比项羽贯彻的更彻底。

前202年2月,刘邦从汉王升级为“皇帝”时,天下实际存在共七个诸侯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除了最后两个,其它都是刘邦先后分封的。他的做法,与项羽只有数量区别,没有实质区别。

而前202年12月起,即刘邦擒住楚王韩信后,又对萧何、曹参为首的功臣大肆分封诸侯,这个事项羽都没干过或者还没来及干。

显然,汉初的整体制度形式,依然是延续周朝以来的传统封建分封制,出于对秦制的强制反弹,时代反而强烈呼唤分封制的回归,也就必然会贯彻的更彻底、更极端。

终刘邦一生,说他向往中央集权制度,恐怕是睁眼说瞎话。因为刘邦从来没有过这个明确意识,虽然他先后铲除了几乎所有诸侯王,但取而代之的,不过是同姓诸侯王,就整体封建制度来说,这同样没有实质区别。

也正是因此,刘邦才被韩信等人推为“天下共主”,即传统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只是这个统治者现在也叫“皇帝”,这才引发了歧义。

可以假设,如果刘邦仿照周制被尊为“汉天子”或“汉天王”,或者新创尊号诸如“泰皇”、“泰帝”等,在后世,“皇帝”这个称号,是不是大概率就是秦始皇(二世胡亥)专享的了?

我们看待历史,最忌讳两点。

一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实质是抢夺历史乃至意识形态的解释权,如果真是如此,那何必去看什么历史,反正所有的历史不都是一样的么?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读历史,就是要看到与我们这个时代不同的、别样的历史,以此来超脱时间、生命对我们个体的限制,领略更为丰富、多样的人生体验。如果自古至今都是一样,数千年一潭死水,那该是何等的乏味。

二是“以果为因”,这实质是一种思维上的懒惰,更是对历史发展变迁进程的肤浅理解。所谓“汉承秦制”,不是因为从刘邦开始就有意识的整体继承秦制,而是经过汉初的数十年摸索,汉朝最后建立了类秦制,这是一个发展的整体结果,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发展动因。

整体考察汉初历史,存在过从异姓王到同姓王,诸侯林立,郡国并行,再到削藩令、推恩令的历史进程,事实上直到汉武帝,才成为传承秦始皇的名副其实的帝制皇帝,伴随着的,自然是大一统帝国的再次真正形成。

实际上,汉朝是从刘邦的传统甚至堪称顽固的封建分封制起步,最终发展到汉武帝中央集权的帝制专制,这也导致,刘邦的这个名不副实甚至极端对立的所谓“皇帝”,居然终究成了帝制的最高象征。

所以,我们只能说,刘邦的这个所谓“皇帝”,算是承前后的过渡名号,历史从来都是动态发展的,静态去理解,注定是要片面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杨贵妃八杰,王璐瑶吃多了文颂娴没脾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杨玉环一直是微胖美女的代表人物。周洁版虽然她胖乎乎的,但史书上也说她是舞蹈高手,他还擅长胡玄武,身姿摇曳,跳跃如风,夺人眼球。唐玄宗非常爱她。杨玉环再怎么对他发脾气,他也愿意接受。在她面前,没有帝王的威严。杨贵妃一直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形象。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八位大咖。王璐瑶在电视剧《大唐飞歌》中,

  • 秦时明月:嬴政这么欣赏韩非子的才华,最后为何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非子的简介,秦时明月里的嬴政有多霸气,嬴政为什么要杀韩非子

    历史上的韩非子韩非子出身于韩国的宗室贵族,出身于韩国末期都城新郑,韩非子出身于一个战争伐异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韩非为了自己心中理想与大志,振兴家族,富强韩国,发奋图强,苦读诗书,小小年纪就周游列国,在游历中学习各国的思想,韩非跟天行九歌中的一样,曾经投身于荀子门下,学帝王之术,跟他同时求学的还有他的

  • “唐太宗纵囚”细思恐极的细节,史书不方便明说,只好拐着弯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简介,唐太宗放死刑犯的故事,唐太宗免费在线阅读

    贞观年间国富民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天下那么大总有点恩怨仇杀之类的事儿,这天唐太宗李世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审案审累了,心血来潮地宣布了一条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旨意:把等待秋后问斩的这些犯人都放回家去看望亲人,但是约定第二年秋天都回到长安来赴死。第二年,当这些没有衙役看管,不带镣铐的罪犯竟一个不少回

  • 为何诸葛亮的子孙后代非常平庸,而司马懿的子孙后代却精明能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儿子们和一千多年后的李鸿章一样,他们的第一个儿子都是嗣子,是从自己的亲哥那里过继的。诸葛亮的嗣子诸葛乔,原来是自己的哥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两兄弟在孙吴都有名望,虽然诸葛乔的才能稍逊哥哥,但是品性和功业却超过诸葛元。要把东吴颇有名望的诸葛乔过继给蜀汉丞相为子,即使是自己的儿子,身为东吴大臣的

  • 为什么刘备在听到关羽、张飞两人的死讯时,会有不同的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关羽张飞刘备没同一时间死,刘备知道张飞死讯视频,刘备关羽张飞跳舞视频

    关羽奉命发动襄樊之战,刘备和孔明时刻关注着战事的发展情况,因为荆州毕竟是刘备起家的老根据地,关羽的胜败,直接影响到蜀汉集团的战略布局。但荆州离成都太远,道路又不好走,所以刘备收到的情报都是滞后的,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刘备得到报告,说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求婚,而且把孙权大骂一顿,刘备不放心了,找来孔明商量

  • 宰相写“青鹅”二字被斩,百官不解,武则天:你把字拆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数不胜数,有明君有暴君,可这些皇帝无一例外的都是男性。因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想要做皇帝,无异于是痴人说梦。然而就有这样女子,靠着自己的一身才能,一步一步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且她不仅仅是当上了皇帝,而且相信自己能当好这个皇帝,坐稳这个位置。于是当唐中宗李显去世后,她正式从摄政继位

  • 为何会有人认为卫青军事能力一般,只是靠国力碾压才能打败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卫青出击匈奴主要有五大成就:其一,龙城大捷,让卫青绽露头角。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被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当时汉军一共四路出兵: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四路将领各率军一万,迎击匈奴。卫青首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

  • 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说建立在广东的南汉国是一个很荒唐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南汉地处岭南,相对于同时割据山西的北汉。听到这个国号,我们就知道南汉的当家人必姓刘,事实也是如此。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自称是刘邦之后,所建立的国家也为汉。公元917年,刘岩正式称帝,定都广州,建立南汉,是为南汉高祖。随后是殇帝刘玢,中宗刘晟及后主刘鋹。公元971年被北宋所灭,历四帝,享国祚54年。

  • 为蜀国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就是完美的人吗?他身上又有哪些优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身为臣子,他时刻谨记君臣之礼,清清白白,从不觊觎帝位,如若不然,刘备岂会临终托孤?此外,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不但有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入世后还得到重用,三国的英雄无不钦佩赞赏他。如此一位忠君爱国、勤勉清廉的臣子,有哪位君主不喜欢他?由于诸葛亮实在是太优秀了,很多人将他当成心中的神,认为他是天下第一

  • 为什么唐朝女子常常出现“梦中怀孕”?杨贵妃父亲一句话点名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贵妃为什么怀不了孕的故事简介,唐朝杨贵妃可爱壁纸,唐朝杨贵妃琴棋书画

    不过在唐朝,女子的行动范围还稍微大些,因为大唐开放的思想和粗犷的性格,使封建礼数的界限显得比较低。唐朝女子落落大方的性格响彻海内外,几百年的时间里也产生了很多奇葩行为。比如,唐朝女子自愿进入道观做女道士的记录创造了历史之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不完全统计,从皇宫中走出来的就有8位公主放弃了绝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