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说建立在广东的南汉国是一个很荒唐的国家?

五代十国时期,为什么说建立在广东的南汉国是一个很荒唐的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43 更新时间:2024/1/20 13:50:38

南汉地处岭南,相对于同时割据山西的北汉。听到这个国号,我们就知道南汉的当家人必姓刘,事实也是如此。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刘渊自称是刘邦之后,所建立的国家也为汉。

公元917年,刘岩正式称帝,定都广州,建立南汉,是为南汉高祖。随后是殇帝刘玢,中宗刘晟及后主刘鋹。公元971年被北宋所灭,历四帝,享国祚54年。此时,赵匡胤的北宋已然建立11年了。

南汉高祖刘岩,五代中还有一个后汉高祖刘知远,再想想汉高祖刘邦,三个汉高祖,是不是让人啼笑皆非?

(南汉时期的广州城)

刘岩虽是南汉的开国皇帝,但与其父刘谦,特别是其兄刘隐在岭南的一系列努力分不开。如同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孙权的霸业与其父兄孙坚孙策离不开一样,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典范。

刘岩称帝后,虽也有些作为,但到了晚年,和其他君王一样,不可救药的患上了骄奢淫逸,不思进取的症候,完全没有了开国之君的风范,将南汉搞得一团糟。

942年,刘岩去世,其子刘玢即位,是为殇帝。刘玢上台之后,不但没有改变其父晚年混乱的政治局面,而且变本加厉,更加胡作非为,官吏贪贿,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国事日非。

刘玢的胡作非为连其兄弟刘晟也看不下去了。于是在刘玢即位的第二年,在一次酒宴上,刘晟令人杀死喝的酩酊大醉的刘玢,自立为帝,是为南汉中宗。

(南汉疆域图)

中宗上台,胡作非为,暴虐成性,甚于其父兄,几年之间便把南汉的勋旧老臣及其兄弟杀得干干净净。就连同他一起杀死刘玢的帮凶,也没有放过,这手段,真个了得!

中宗刘晟挥舞着手中的屠刀,将朝堂和宗室扫荡的干干净净。一个客观结果便是居然没人敢再挑战他的权威,朝局变得稳定下来,于是刘晟又想着开疆拓土了。

于是,“楚汉相争”再次上演,记住,这可不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而是南汉与五代十国的另一个政权,盘踞两湖的马楚政权之间的战争。后来南汉占据上风,夺得一部分湖南的地方,将南汉的势力范围从岭南推向湖南,南汉的疆域达到极盛。

958年,中宗刘晟去世,其子刘鋹即位,是为南汉后主。这家伙昏弱无能,治国理政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们可以说,南汉的4位君主是在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竞赛,比谁更昏庸,更无能,更暴虐。很明显,后来者刘鋹拔得头筹!

后主刘鋹毫无治国理政的能力,也完全没有兴趣,只喜欢饮酒作乐和交女朋友,把后宫搞得乌烟瘴气。

刘鋹天天躺在温柔乡里,朝廷上的事儿多少还得有人管,官员将军士大夫吗刘鋹通通不要,他早有人选,便是太监,宫女和巫婆!于是太监龚澄枢,陈延寿,女侍中卢琼仙及巫婆樊胡子成为南汉的顶梁柱,把持南汉的朝政。

樊胡子说后主刘鋹是玉皇大帝的太子,特命他下界统一天下,自己便是玉皇大帝派下来辅佐刘鋹的。刘鋹激动的只知道磕头,自称“太子皇帝”,你看这货到底有多二?

在老刘家看来,官员士大夫都是靠不住的,他们做事往往为自己的儿孙做打算,而没有命根子的太监才是最忠诚的仆人,是最信得过的人。于是南汉效仿老祖宗东汉的皇帝们,将太监抬上了朝堂。

不但太监主持国政,文人士大夫要想加官进爵,必先自宫,练就一身的葵花宝典再说。极盛时,小小南汉居然有宦官2万人,被后人称为“太监王国”。即便是和尚道士进宫,也需先自宫,这是什么事儿?

南汉灭亡时,被诛杀的为非作歹的宦官有100多人,就连为宦官做手术的手艺人也有五百人之多,足见当时的南汉国宦官之兴盛。

南汉的君王们不但宠幸宦官宫女,还特别喜欢钻研杀人和折磨人的事儿。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是的,就这种杀法也太没创新性了。南汉的皇帝们挖空心思,搞出了一套一套令人瞠目结舌闻风丧胆的刑法,商纣王便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当年商纣王设立“虿盆”之法,即挖一坑填满蛇,然后将人推进去。南汉的皇帝们更新了这一做法,挖坑充水再放蛇,再将人推进去,这是不是显得更加高级?

商纣王还有一种酷刑名“炮烙”,南汉皇帝觉得这还不过瘾,他们将人在锅里煮,煮个半死,然后放到太阳下暴晒再撒盐。即便是商纣王看到了,估计也只能自叹弗如吧。

(北宋灭南汉)

最荒诞的一幕发生在南汉灭国之时,后主刘鋹将美女金银装了十几船,准备乘船远遁。没想到刘鋹还未登船,他最忠诚的仆人太监和卫士们便带着这十几船美女金银逍遥海上去了,哭晕在厕所里的刘鋹只得乖乖的投降。

我们必须说一句,公元971年灭南汉的北宋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是潘美,没错。就是在《杨家将》中被黑成渣的潘太师潘仁。美。

潘美参与“陈桥兵变”,单枪匹马进宫说服后周皇室,征南唐,伐南汉,破北汉,战大辽。堂堂一代名将潘美,便是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人,没有之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蜀国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就是完美的人吗?他身上又有哪些优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身为臣子,他时刻谨记君臣之礼,清清白白,从不觊觎帝位,如若不然,刘备岂会临终托孤?此外,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不但有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入世后还得到重用,三国的英雄无不钦佩赞赏他。如此一位忠君爱国、勤勉清廉的臣子,有哪位君主不喜欢他?由于诸葛亮实在是太优秀了,很多人将他当成心中的神,认为他是天下第一

  • 为什么唐朝女子常常出现“梦中怀孕”?杨贵妃父亲一句话点名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贵妃为什么怀不了孕的故事简介,唐朝杨贵妃可爱壁纸,唐朝杨贵妃琴棋书画

    不过在唐朝,女子的行动范围还稍微大些,因为大唐开放的思想和粗犷的性格,使封建礼数的界限显得比较低。唐朝女子落落大方的性格响彻海内外,几百年的时间里也产生了很多奇葩行为。比如,唐朝女子自愿进入道观做女道士的记录创造了历史之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不完全统计,从皇宫中走出来的就有8位公主放弃了绝佳待遇

  • 主动VS被动:汉朝地主兼并、农民无地可耕,只能沦落为“农民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从最初的集体劳作到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农业耕作工具的改进等都使得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西汉时期,农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就是雇佣型的农业得以发展。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之中,汉朝的农业雇佣关系又发展出了怎样的特征,这又是什么原因所造就的呢?一、汉朝的农业雇佣关系带有自身显著的时代特征(1)为

  • 16岁的白居易被老诗人瞧不起,他掏出一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居易的背景简介,评价白居易的一生,白居易的真正面目

    白居易是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共享有“诗王”和“诗魔”两大美誉,一个人拥有两个称号,这在诗人呈井喷式爆发的唐代来说,无疑是极其特殊的。纵然如李杜般的流量红人,也只有一个标签在身,而白居易却既是王者又是魔鬼,因为笔耕不辍而称王,亦因为沉溺创作而入魔。相比于大多数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之路显得尤为平

  • 为什么周王室要把封国封那么大,却不自己直接控制土地呢?郡县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王室衰落的政治原因,郡县制是谁提出的,秦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但放在周天子的视角来看,分封天下,建立诸侯,本身就是他控制“土地”的一种手段,分封制的本质,其实也是一种中央集权,但却是共和背景之下,一种“弱”的中央集权。在大型国家机器出现以前,或者说是夏商周等朝代出现以前,社会的主要政体其实就是由部落组成的联盟。这种政权有着一种特征,那便是互相的“统属性”并不强

  • “一个王朝毁掉一座都城”,为何唐朝之后长安彻底沦为“废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到了隋唐时代形势大变。由于气候的变化,以及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关中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大不如前。因此,隋唐两朝便不得不依靠来自于关东地区的粮食等物资补给。而且,每逢荒年粮食欠收的时候,朝廷都不得不组织饥民赴洛阳等地“就食”。此外,随着经济重心的日益向东向南移动,长安做为一国之都已有过于偏西

  • 洛阳博物馆“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新展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图说:蓝釉双龙瓶 唐代(618-907)洛阳唐恭陵哀皇后墓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该展览采用第一人称,以武则天自述的形式回首她成为一代女皇的点滴,回顾一路走来的挑战、机遇与成就。通过刻画丰富立体的武则天形象,在突出其个人才华和成就的同时,结合唐朝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等内容,带领观众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认知

  • 47岁的唐朝大将叫了37岁的契丹皇帝一声父皇,得了皇帝却丢了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此将就是石敬瑭,他早年曾在前朝皇帝李存勖和李嗣源手下为将,屡立战功,多次拯救二人于水火之中。甚至李嗣源的皇位也有石敬瑭多半的功劳,于是李嗣源将女儿嫁给了他,石敬瑭便成了皇帝的半个儿子。如今李嗣源病逝,理应儿子李从珂继位,但是石敬瑭拥兵自重,已然成为后唐最有实力的节度使,二人实力不相上下。李从珂非常明

  • 两千年前,张骞苦苦寻找的月氏国,究竟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月氏,又叫“月支”,西域古族名。这个民族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有说来自突厥部落,有说来自雅利安人,也有说来自伊朗族。时间相隔2000年,当然会给现代留下神秘感,但是中国古代发达的史书记录,给我们提供很多信息。提起月氏,就不能不提匈奴,两边是相杀的世仇。司马迁在《史记》里记下匈奴降兵,给汉武帝提供的报道:

  • 28岁登基的唐太宗,在位执政23年,为何突然在51岁时暴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不管李世民在历史上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力和非凡的创世之举,生而为人,总是要面临死死亡的。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最后的驾崩,很多人都抱有一丝疑问:年仅二十八岁就登基执政的李世民,在位执政长达二十三年的时间,为何会在五十一岁的时候暴毙驾崩呢?因为李世民和中国封建历史上的那些文弱帝王不同,李世民的半辈子,似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