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霸主——晋国,是如何从称霸中原到分崩离析的?

春秋霸主——晋国,是如何从称霸中原到分崩离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508 更新时间:2024/3/2 18:46:52

[var1]

晋楚停战

[var1]

晋国崛起后,和楚国打了近百年的战争,虽然在楚庄期间,楚国压着晋国一头,但其余时间一直都是晋国更胜一筹。经过几十年你来我往后,两国在公元前546年,签下了停战协议,两国平分霸权,其余所有小国都要给他俩交保护费。至于晋国明明更胜一筹,为何要与楚国签协定,主要有三个原因。

几十年的战争虽然晋国压着楚国,但晋国发现虽然战胜了楚国,但始终无法击败他,主要是因为楚国国土实在太大了,每次失败都能很快恢复过来,而且还有秦国和齐国这俩老六老偷袭,于是时间长了也打累了。

晋国扶持的吴国已经强大起来,晋国想看着吴国和楚国对耗,最后晋国来摘桃子。

晋国在称霸的过程中,国内的几个士大夫家族开始崛起,逐渐把晋国王室给架空了,疯狂内斗。

晋国内乱

晋文侯时期,由于晋文侯他老爹害怕谋权篡位,杀光了公族,导致无人可用,于是晋文侯重用了当初跟他一起逃亡的手下。其实晋文侯的手下对晋文侯都很忠心,但是经过几十年,这些手下的孩子可就不一定还对王室忠心了。

[var1]

在晋国一开始有十一个氏家,分别是: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中行氏,智氏,魏氏,赵氏,韩氏,范氏。

虽然这些氏家都很强,直接威胁了晋国国君,但是晋国国君也不是傻子,晋国国君等到哪个氏家做强做大,就联合其他氏家将他给灭掉。等到了晋楚签订协议时,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这五家已经被除名了。只还剩六家。后续晋国由范家,中行家掌权。

[var1]

说完晋国内部,咱们再来看一下外部情况。

在这期间,吴国已经能到和楚国分庭抗礼的程度了,于是晋国瞧准时机,撕毁晋楚条约,直接带着一帮小弟去围殴楚国,直接给楚国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了,自此楚国在整个春秋时期都处于养伤阶段了。东边的齐国也因为士大夫内斗忙得不可开交,秦国被死死堵着东出的路自己在家种地。只有吴越两国开始互相争斗。在晋国外部情况都稳定下,晋国这边又开始了新一轮内斗,而这一斗,导致了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

[var1]

这个时候,范家的势力彻底做大,但晋国国君故技重施,拉着智,韩,赵,魏四家给反杀了。此后,范家和中行家被迫退出了晋国。这里提一句,几百年后,范家有一个孩子,姓刘,叫刘邦,建立起了大汉王朝。

晋国这头,等到范家,中行家走后,智家又开始崛起,在此后三十年时间里,一直蚕食着晋国。这时智家吸取了经验,之前这么多氏家完蛋,这次得自己先出手。于是智家提议,智,赵,魏,韩四家都拿出一些土地,分给晋国王室,让王室再次强大起来。其实谁都知道,当时晋国已经是智家说的算了,拿出的这些土地最后也都会落到智家的口袋。魏,韩两家顶不住压力都纷纷交出了土地,但赵家却死活不给,于是智家带着韩魏一起围攻赵家,打了一年多,赵家把唇亡齿寒的道理讲给韩魏,韩魏一听也有道理,于是掉头一块干掉了智家。

[var1]

最后晋国由仅剩的三家韩,赵,魏开始掌权。三家发现彼此都互相奈何不了,于是也放弃了内斗,一起瓜分了晋国,这也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从西周到春秋末期强大的晋国突然消失,也开了战国时代的篇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魏策一》魏王将相张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魏王张仪,战国策张仪原文及翻译,战国策秦将伐魏断句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魏王将相张仪,犀首弗利,故令人谓韩公叔曰:“张仪以合秦、魏矣,其言曰:‘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韩氏必亡。’且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地也,则韩之南阳举矣。子盍少委焉,以为衍功,则秦、魏之交可废矣。如此,则魏必图秦而弃仪,收韩而相衍。”公叔以为便,因而委之,犀首以为功,果相魏。译文:魏王

  • 八王之乱,一场让胡人为乱中原的闹剧竟是由一个丑女开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八王之乱排行,图里琛在八王议政时为啥不拔刀,雍正八王

    大家都知道,司马家因为是篡位当上的皇帝,所以比较害怕别人也来这么一下,曹魏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藩王是没什么实权的,所以在司马家谋反的时候也没有那个有名望的皇室勤王。司马炎有感于此,在位期间多次分封诸侯王,想着即使抢来抢去,这个天下还是姓司马的嘛。也因为这样,才为那场动乱埋下了伏笔。司马炎在的时候还有

  • 古文今译 《战国策-魏策一》秦败东周与魏于伊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秦败东周与魏于伊阙,杀犀武,乘胜而留于境。魏令公孙衍请卑辞割地以讲于秦。为窦屡谓魏王曰:“臣不知衍之所以听于秦之少多,然而臣能半衍之割,而令秦讲于王。”王曰:“奈何?”对曰:“王不若与窦屡关内侯,而令之赵,王重其行而厚奉之,因扬言曰:‘闻周、魏令窦屡以割魏地于奉阳君而听秦矣。’夫周

  • 古代将士出征在外,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到了一招被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勾践的儿子琪瑛结局,勾践简介,灵玉到马厩探望勾践

    [var1]和现在社会踊跃参加的情况不同,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士兵往往是想要想方设法的逃脱兵役,当然,其中原因有很多:一个是古代当兵福利待遇很不好,被上司殴打不说,还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明朝实行“卫所制”军人家庭一出生就是“军户”,可是由于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卫所制”下的士兵根本没法分配到相应的土地,

  • 《三国演义》中,魏国、蜀国、东吴各国的武将前十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虎痴”许褚,理由就是:1、许褚单挑过的猛将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结果最好。许褚单挑典韦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单挑马超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单挑关羽五十多合不分胜负;单挑赵云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单挑吕布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单挑庞德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单挑张飞因为醉酒失败。许褚单挑的超一流高手是《三国演义》

  • 《山海经》上古4大圣龙:应龙垫底,烛龙只排第2,第1让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山海经神兽骊龙,山海经上古神兽前十名,山海经烛龙多强大

    上古时期的龙是一种圣兽,往往居住在人迹罕至的仙境,它拥有神力,威力无比,因此被上古部落用作图腾和战旗,古代的皇上都将自己誉为真龙天子,就连华夏人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在《山海经》中,曾描述过上古四大圣龙,应龙垫底,烛龙只排第二,排第一的你想不到。[var1]第四:应龙上古时期飞

  • 陕西一西周墓地发现大量东方文化因素 考古判断来自陶寺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沙河西路墓地(央广网发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供图)2018—2020年,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东沙河西路建设项目所涉及区段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77座,其中西周墓葬45座,出土瓷、陶、青铜、金、玉、骨、玛瑙、绿松石等质地文物328件(组)。从墓葬形制、葬式、随葬陶器及文字判断,此地为一处西周时期的公共

  • 赵启民:说点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东进抗日的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从邢集到半塔集 ——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东进抗日纪实赵启民(1910~1997)陕西省蓝田县人,1928年4月参加革命,历任陕西省泾阳县游击队队长、军事部长、团长、新四军4支队8团参谋长、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1946年1月至1946年6月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后任海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

  • 历史开讲:商汤灭夏是周人杜撰?篡改历史以达到政治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看夏桀和商纣两人的故事,周人通过丑化纣王来表述自己灭商的正确性,然后又把纣王的故事移花接木到夏桀身上,夏桀伐有施氏得到妹喜,商纣伐有苏氏得到妲己,两位天子都能征惯战的勇士,但他们也都贪图享乐,造酒池肉林,建奢华的宫殿,用严刑酷法鱼肉百姓,炮烙大臣,让天下诸侯离心离德,还有两朝都有一位忠臣被杀,夏

  • 赵国的将领不比秦国逊色,却为什么阻挡不了秦国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赵国拥有这么多优秀的将领,却为何最终无法阻挡秦国的进攻呢?[var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国家光有优秀的将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国力,我们不妨先对秦赵两国国力做一个对比:国力上,秦国全方面占优战国初期到战国中期是各国变法图强到时代,在这其中魏国率先变法在战国初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