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上去”很酷:被误会的锦衣卫,缉捕刑罚是副业

“看上去”很酷:被误会的锦衣卫,缉捕刑罚是副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37 更新时间:2024/2/15 8:37:17

在三法司之外,明朝司法机构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存在——锦衣卫。锦衣卫不同于三法司,他游离于明朝的刑罚体系之外,而缉捕刑罚对于锦衣卫来说也只是副业。

电影《绣春刀》中的锦衣卫形象

锦衣卫的前身为仪鸾司,作为官署名称早在后梁朱温时期就已出现,作为皇帝的贴身保镖还有仪仗队存在。而在明朝,朱元璋登基的四年前,也就是1364年,就已经作为朱元璋的侍卫亲军设置,深得朱元璋的信任。明朝建立后,经过一系列的编制调整,洪武十五年(1382年),仪鸾司作为亲军都尉府的一个编制逆袭,取代了亲军都尉府的位置,成为锦衣卫,品级从原来的正五品跳到了正三品,成立独立官署,从此,锦衣卫成为皇帝的亲军。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是明朝军事上的一级机构,与行政上的承宣布政使司、司法上的提刑按察使司同级。

严格来说,锦衣卫并不能算特务组织,而是一支军队。按理说,锦衣卫作为军事机构存在本应插手不了司法上的事,锦衣卫的主业是“掌天子仪仗”还有“侍卫君”,有时候还要外派到边境刺探军情。值得一提的是,巅峰时期的锦衣卫下辖十七个卫所,有些锦衣卫还要去管军屯,也就是负责卫所军的种田。至于执行司法职能,作为副业,权限也并非我们印象中的那么大。

电影《绣春刀》中的锦衣卫

锦衣卫除了没办法随便逮捕人,大部分时间里,还没有定罪的权力。锦衣卫尽管作为皇帝的亲军心腹,办案还是要按程序来。比如说,锦衣卫出手抓人或者提审犯人时,需要“六扇门”中的刑部给事中的签名。万历末年,锦衣卫官员骆思恭就曾上疏万历皇帝,由于刑部缺人手没人给他们签名,严重影响了锦衣卫的办事效率。嘉靖年间,在对锦衣卫的权限有所放宽之前,锦衣卫诸君的人生信条是能不管就不管,能不插手就不插手。

锦衣卫经过繁杂的手续后,虽说还有审理的权力,但审理归审理,判决怎么样锦衣卫说了可不算。《万历问刑条例》中明确指出:“法司凡遇一应称冤调问及东厂、锦衣卫奏送人犯,如有冤枉及情罪有要矜疑者,即与辩理,具奏发落,毋拘成案。若明知冤枉不予辨理者,以故人入罪……”这个意思是,锦衣卫审理的案件结果,放到“六扇门”也就是三法司手里,是可以随时被推翻的,判决的结果由三法司下达,即便到了明末屡兴大案时,也是在皇帝的授意下由刑部和都察院按律例论罪,和锦衣卫的关系并不大。

权限不大也就算了,锦衣卫有时还要接受皇帝或者“六扇门”的命令出差公干,前往地方审理案件,而且会在“六扇门”派出的随行御史监视中,事情办起来可不像影视作品里那样肆意。终明一代,掌握国家司法,贯彻实行法律的始终是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组成的“六扇门”,锦衣卫的司法权限不大且受掣肘,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留给了皇帝的安全和出行仪仗。

电影《四大名捕》中的“六扇门”捕快,看起来很酷

这样看来,中国古代的一些职业,被影视剧呈现出的神秘莫测、武力高强的气质,更多是出于戏剧需要,其真实职能与权限与观众预期多少有些不符。不过也不必太较真,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都不是泛泛之辈,至于戏剧中的神化行为,看着过瘾就行了。

更多文章

  • 苏轼笔下的海南沉香,有哪些神奇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苏轼的一生可以讲是极为坎坷,先是被贬至黄州,又被贬至惠州,在花甲之年又被贬到有着“南荒”之称的儋州 ,也就是现如今的海南岛。 那个时候的海南岛还是一个蛮荒之地,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因为天高皇帝远,此时家破人亡的苏轼已经作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

  • 秦国最惨败仗:出兵50万大军,却被5万人打得溃不成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参与到了诸侯国的争霸战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我们的印象中,秦军不说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也是屡次创下了以少胜多的战场记录,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走在崛起道路上的秦军也曾经被敌军以少胜多,最终落败而逃。这场战役就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魏国之间,被秦军视为耻辱的阴晋之战。秦国自分封以来,

  • 郑和下西洋带回两只麒麟,骗的朱棣稀罕不已,现画像公开逗笑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和郑和看见麒麟,郑和下西洋朱棣字幕完整版,郑和算朱棣手下大将吗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他带着中国的文化、技术和商品前往各个国家,希望能够建立友好关系。这个探险家返回时,他总是带回各种神秘的、令人惊叹的东西,这些东西成为了明朝朝廷的珍品。有一次,当郑和返回时,他带回了两只令人震惊的麒麟。朱棣皇帝看到它们后非常惊讶,因为麒麟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被

  • 他是个差点死于小人之手,躲在车里侥幸入秦的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长平王,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秦赵长平之战骗局

    这个他自然不是旁人,乃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说客范雎。他也如同张仪一般,在游说六国时候,历尽坎坷,即便是进入秦国时,为了躲避魏冉也只能躲在车里,而也就是如此艰辛的行路,却也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真正的说客的风采。而在决定秦赵两国国祚的长平之战,也正是依靠他的反间计,使得赵王临阵换将,用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

  • 刘伯温预测明朝国运六百半,朱元璋以为是650年,其实指的是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洗礼,刘伯温的预言最终得到了证实。明朝在国运六百半的时候,确实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危机,而最终也迎来了分裂和衰落的结局。 刘伯温的预测 在明朝建立初期,刘伯温是朱元璋最信任的谋士之一。他才华横溢,深得朱元璋的器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疑心越来越重,心中的芥蒂也愈加难以消除。

  • 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如何从矛盾的史书中寻找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开元先生说,秦始皇的历史形象是一个有着层层夸张的混乱描述,这并不夸张——毕竟,当太史公司马迁编辑《太史记》来记录这些人物时,他们的浪漫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信息失真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东方史学的创始人,司马迁在编纂《史记》时,自然会广泛地研究不同的材料。这里有一个问题,即数据的内容可能在历史上对同一事

  • 千年古都,北宋风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明上河园是按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

  • 历史上的朱高煦到底是怎样的人?朱元璋恶,朱棣爱,有人这样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1404年,朱棣刚刚将长子朱高炽立为太子,封二子朱高煦为汉王,三子朱高燧为赵王,徐皇后专门针对三个儿子的教育提醒朱棣。徐皇后一向明智,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会有任何偏袒和纵容,她深知“太子是国家之本,诸王是护卫国家的有力屏障”,所以,在三个儿子分别被立为太子、封为藩王之后,她郑重地提醒朱棣,一

  • 古代裹脚有多病态?明朝缠足是身份象征,清朝裹小脚让人痛不欲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特别是在明代,裹脚被大多数人看作一种不健康的习惯。而在清朝,小脚这一裹脚方法被铺开,但是这种行为确实太过折磨。裹脚在明代时期是上流社会的象征之一。那个时期的社会中,有一种观念认为,只有富贵阶层才会给自己的子女裹脚。而一些贫寒家庭由于没有这种条件,因此他们的孩子自然就没有这样的待遇。这样一来,就保障了

  • 韩先楚想调批大衣给老乡,秘书称钱不够,将军一席话让其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1933年韩先楚的独立团接受改编,成为红25军的一个营,韩先楚由团长变成了营长。长征开始后,韩先楚担任红25军的开路先锋,多次率部冲破敌人的封锁线,掩护大部队撤离。1934年11月发生的一场独树镇战斗让他一战成名。当时红25军在朱堂店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转移到了鄂豫交界处,初步实现了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