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今天笔者要给大家讲述的便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位刺客,这两位刺客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有着被处死的相似结局,但是他们的成就却是大不一样,这两位刺客便是荆轲和专诸。
说起荆轲,大家应该是不陌生的,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荆轲刺秦的故事,而他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当他在刺杀秦王的时候,秦王虽面临险境,但是最终都侥幸逃脱。
而荆轲的下场就比较凄惨了,不仅仅自己被杀,就连燕国也因此遭到灭顶之灾。有人说秦王都没有防备,荆轲都刺杀不了,是不是蠢?其实不是,是我们都错了。荆轲是太激动的原因才导致的,本来他是有机会的。
[var1]
当初秦王有意要灭六国,统一天下,眼看就要打到燕国,燕太子丹为了能够救自己的祖国,便私下找到荆轲,希望他帮助燕国去杀了秦王,原本燕国还有喘息的机会。
但是,由于荆轲刺杀失败,惹得秦王大怒,于是,秦王率领大军提前攻打燕国,燕国被灭。因此,荆轲刺秦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辱问题,背后还担负着整个燕国的生与亡,而荆轲刺秦失败,无疑是将燕国网死亡之路上推了一把,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荆轲刺秦失败以后,虽仍有人将之称为英雄,表示他有刺杀秦王的勇气,实属难得,但是他的失败却惹来了诸多祸患,就历史的结局来看,荆轲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有负燕太子丹重托的失败杀手。
[var1]
而专诸主要是为公子光办事,根据吴国的继位传统是长幼有序,哥哥死了弟弟继位,弟弟死了,由哥哥的儿子继位,但是,本来应该轮到公子光继位。
吴王僚却抢先当了吴王,这让公子光怀恨在心,于是他便求天下有能力的杀手,想要杀掉吴王僚,夺回属于自己的吴王之位。于是,专诸变成了公子光的刺客。
专诸的刺杀是成功的,他掏出武器一击毙命,吴王僚当场死亡,公子光顺势继位,当然,在专诸刺杀吴王僚成功以后,也被吴王僚的人砍成肉酱。
专诸与荆轲一样,最后死的都很惨,但是专诸的成功改写了历史,成就了公子光,而公子光继位以后,于国于民,都无愧于心,而这其中,专诸功不可没。
[var1]
荆轲刺秦时,由于他献上了樊於期的人头,又将燕国的地图呈上,从而获得了秦王的信任与欢喜,秦王当时是毫无防备的,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荆轲都没有杀掉秦王,相反吴王僚对公子光一直心有怀疑,在专诸杀吴王僚时,吴王僚一直心怀戒备,但最终吴王僚仍旧被专诸杀死,是什么原因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首先,就个人能力而言,荆轲不如专诸,荆轲在刺杀秦王之前,被燕太子丹照顾的很好,每天都是有酒喝有肉吃,有宫殿住,有美女伺候,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var1]
在这样舒适的日子里,荆轲的本事被磨平了很多。相反,专诸平时就宰杀牲畜,也经常与人切磋,故而,在刺杀方面得心应手,没有任何纰漏。
第二点,荆轲刺杀的对象是秦王,秦王早年就南北征战四处杀敌,有一定的本事,荆轲想要刺杀一个如此强大的人,难度比专诸更高。
因为专诸刺杀的对象是吴王僚,吴王僚本来就是一个攻于心计的小人,他从来都没有提枪上马,征战杀敌,因此,对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顽固子弟,刺杀会更为顺利。
第三点,荆轲在刺杀秦王的时候,秦王底下有众多大臣帮助,尤其是太医足智多谋且临危不乱,十分冷静,在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
[var1]
太医多次出手相助,秦王可谓有贵人帮助,因此逃脱一难,而吴王僚在被刺杀的时候并没有贵人相助,因此天不帮他,他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