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将领冯胜:当老板遇到有才能的“刺儿头”

?明朝将领冯胜:当老板遇到有才能的“刺儿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6 更新时间:2024/2/7 1:21:02

对于很多老板而言,管理团队中的“刺儿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刺儿头,很难对付,他们或者无视规章,我行我素;或者任性恣肆,特立独行;或者表现欠佳,屡教不改……其中,最难对付的应该是这种:他们是骨干,能挑大梁、打胜仗;他们也让领导头疼,会挑事、越轨、甚至惹祸。举两个例子?唐僧手下的孙悟空,陈赓手下的李云龙。

他们不可替代,但是又着实触犯了规矩。有才能的刺儿头,会让老板又爱又恨。

正如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主人公冯胜。他军事才能出众,是朱元璋的得力战将,为明朝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同时,他也因为各种“小毛病”让朱元璋头疼不已。

冯胜身上有哪些“刺儿”?对这个有才能的刺儿头,朱元璋该如何是好?

捅了篓子,老板拿他怎么办?

冯胜是朱元璋麾下的中坚力量。从和兄长一起带着部队前来投奔朱元璋算起,他前后为朱元璋效力30余年,立下战功无数。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这样称赞冯胜:“除肘腋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天下。”朱元璋一朝,曾经诏列八位德隆望重的勋臣,冯胜因为军功卓著,位列第三。

总体上看,冯胜的战场表现毋庸置疑。然而,在战场上下,冯胜会不时犯一些“错误”,这也提醒着朱元璋,他还是个“不稳定因素”。

1365年,朱元璋下令进攻张士诚防守较弱的江北地区,徐达为主将,冯胜为副将。徐达率军围攻高邮多日不下,期间,他收到朱元璋的命令——回军支援宜兴。临走前,徐达给冯胜留下一部分军队,让他继续死盯高邮。此时战场上的双方正处于焦灼状态,而冯胜犯的一个错误,险些酿成大祸。

高邮守将见徐达率主力离开,于是设计诈降。或许是立功心切,或许是判断失误,冯胜接受了高邮城的投降,命令手下数百人作为先头兵进入高邮城中。结果这支队伍有去无回,几百人全部被杀。此时,朱元璋刚刚得到徐达打胜仗的消息,转身却又得知冯胜在高邮城捅了篓子。盛怒之下,朱元璋将冯胜紧急召回,狠狠打了他十大杖,又罚他步行回到高邮。

挨了打的冯胜羞愤难当,走路归队的惩罚也让他更加冷静和清醒。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再不敢冒进,拼全力打下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不听命令,老板拿他怎么办?

带兵打仗都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这并不意味着领兵在外的将领可以为所欲为,手握大权的将领更是要竖起耳朵,谨慎听从号令。

这个道理,领兵多年的冯胜自然知道。然而,他却“明知故犯”了。

1369年,冯胜跟随大将军徐达征战陕西。平定陕西后,朱元璋下令让徐达回京,并且要求冯胜继续在庆阳驻守,负责节制诸军。接到命令,主将徐达班师回京。不知为何,冯胜却犯起了糊涂——他竟然违背命令,擅自带领全军撤回!

冯胜的“抗命”没有任何缘由,朱元璋一向治军严明,对此自然不愿轻纵。然而,此时冯胜刚打了胜仗,立下大功。怎么赏?又该怎么罚?朱元璋权衡一番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赦免冯胜的违命之罪,但是要扣奖金以示惩罚——冯胜最后得到的金币不及徐达的一半。

将士能立功,当皇帝的自然欣喜。下属不听话,当领导的定然也不能姑息。只是此时,冯胜因为有大功在身,所以才逃脱重罚。不知道他是否明白,军功章并不总能成为“护身符”。

被人举报,老板拿他怎么办?

明朝开国后,冯胜因为功勋被封为宋国公,年禄三千石,身居开国六公爵之列,位极人臣。

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他的仕途曲线,可以看到其中有多次起起落落。史书中曾记载冯胜“因犯小法而被贬官”,虽然语焉不详,但可以约略推断出冯胜这个刺儿头没少给朱元璋找麻烦。

冯胜的问题,朱元璋大概心知肚明。只是,相比他的“小毛病”,朱元璋更需要他去战场上立下“大战功”。所以在“降职”和“起用”之间,朱元璋少不了权衡和宽容,必要时才会严厉惩戒。

在北击元朝残军时,朱元璋下令兵分三路出击,冯胜为左路军主将。这场战役,大将军徐达出师不利,李文忠的右路军死伤惨重,只有冯胜这一路大获全胜,斩俘甚多,并且将敌方的马驼牛羊十余万收入囊中。冯胜大胜而归,加官晋爵本不在话下。但是朱元璋收到举报,说冯胜私藏驼马。因此,冯胜虽然立下了大功,朱元璋却没有给他任何赏赐。

元军在辽东为患,冯胜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前去征讨。这一战,他招降了二十余万人,获得的牛羊马驼及辎重绵亘百余里。捷报传来,朱元璋龙心大悦,专门派使者前去慰劳冯胜等人。然而,又有人趁机向朱元璋举报冯胜此次出征犯下了多桩罪名:1、藏匿良马;2、向投降的人索要奇珍异宝;3、强娶王子的女儿,导致降者归心丧失。此外,冯胜班师回京时,奉他命令殿后的部队遭到元军的埋伏,将士全部被俘,主将濮英自杀殉国。作为主帅冯胜,难辞其咎。

冯胜到底有没有做这些事,《明史》中没有详述,只是说“有人举报”。然而这一次,朱元璋对冯胜的处理比以往都要严厉:赏赐全扣,冯胜手下将士也分文未得;罚他在凤阳居住,非诏不得回京;没收大将军印,冯胜自此失去了统帅大军之权。

刺儿头,到底刺痛了谁?

刺儿头,意味着不好驾驭。能力越大,管理的难度也越大。因此,对于冯胜,朱元璋不会没有防备。即使永久性剥夺了他的主帅之位,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又利用燕王朱棣的力量对他加以节制。

1393年,朝廷刚处理完将军蓝玉的“谋反案”,一万五千人因为牵连其中被杀。在这朝廷上下人人自危的当口,冯胜又出“岔子”了。

据记载,冯胜妻子的亲戚向朱元璋告发:冯胜家中埋藏了兵器。这个指控十分要命,因为这一时期朱元璋明令禁止民间生产武器,甚至连铁矿也不允许私自开采。如果冯胜私藏武器为真,那么他不仅触犯了法律,更是触动了朱元璋的大忌:太平时期,朝廷重臣私藏兵器,这是意欲何为呢?

这次,对于“顶风作案”的冯胜,朱元璋是这样处理的:他请冯胜喝了一顿大酒,冯胜“酒归而暴卒”。

对于冯胜,朱元璋有宽容、有责罚、也有倚重。但是,逐渐老去的朱元璋可能意识到,这样有功勋的“刺儿头”对自己来说都不好驾驭,留给储君则更是麻烦。

《明史》中记载:“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曾经,因为有功勋在身,任冯胜捅娄子、不听命令、打擦边球,朱元璋都容下了这个“刺儿头”。慢慢的,也是因为功勋在身,冯胜成了扎进朱元璋心里的刺。而他的“过错”则给朱元璋提供了一个拔掉这根刺的口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风华》史笔如铁困住了朱瞻基,壮年骤然驾崩,汉王诛心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家5个男人是《大明风华》的搞笑担当,他们在用自己的盒饭提高收视率,老爹朱棣客死异乡,胖太子紧随其后,汉王,赵王接连送人头,本该是大赢家的朱瞻基也在38岁壮年骤然驾崩与世长辞,留下孤儿寡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没有维持几分热度,就遭遇绿油油的背叛,胡善祥和汉王的奸情被曝光,汉王亲手了结汉王府众人

  • 王安石vs司马光,谁是宋朝周受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进行时·第5季:匆匆音频:进度条00:00 10:05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试听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临危受命、有效改革、面对咄咄逼人的提问据理力争、从容不迫、稳重、俊朗的外貌……周受资圈粉了很多人,这位现代的CEO,让你想起哪些古人风度呢?是一腔理想主义“人言不足恤”的文学家、政治家王

  • “方腊起义”被宋江平定?真实的宋江,连给方腊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剧照“方腊起义”被宋江平定?我们先来看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究竟有何相似之处。从性质方面来看,二者是相同的——都是中国古代具有封建社会性质的农民起义。宋江和方腊,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浙江。在“通讯基本靠吼”的落后年代,这两人却能心心相印、南北呼应。而且他们起义的时间,都是在宋徽宗时期。宋徽宗

  • “开元盛世”为什么能在唐玄宗时期出现?又是如何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开元塔,开元盛世是在玄宗的前期还是后期,开元时的唐玄宗和曾祖父

    而“开元盛世”之所以能到达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巅峰,并非是唐玄宗比唐太宗、武则天两位先辈贤明和有能力,而是借乘了他俩已开启的顺风船罢了。唐玄宗在进入开元后期便渐生骄奢之心,开始无尽享乐,以致“视金帛如粪土,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在政治上开始听不进反面意见,连续重用奸佞小人李林甫和杨国忠为相,军事上

  • 邹蓝|唐太宗与宋仁宗的子女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邹蓝/文,图唐宋。这先后连着说的两大皇朝,实际上间隔53年,唐朝(618年-907年)最后覆没,而宋朝起于赵老大黄袍加身(960年-1279年)。唐宋中间53年差不多就是人间地狱,安史之乱后的一片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国,百姓很惨。那也是魏晋南北朝战乱导致的衣冠南渡后,再度发生大量北民南迁,进一步强化长江

  • 李自成的军队在战斗力上并不高,远远弱于明军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战斗素质上就远远不是八旗军的对手。从表面上看,最后攻破北京的是闯王李自成的部队,但是不意味着李自成部队的战斗力就比明军强,因为明朝把大部分的精锐部队,尤其是边军都用于对抗清军,并且在一次次的会战中被清军歼灭,尤其是松锦会战,明朝精锐边军几乎全部战殁,给李自成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农民

  • 文玩鬼市,从唐朝到现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什么?鬼市?突然听人说起这个,相信很多人都会一头雾水、一脸懵逼、一身冷汗。其实,鬼市就是早年间买卖古玩的一种特别的地摊文化,半夜三更撂地摊、做买卖,拂晓散市,仅此而已。看似简单,但鬼市,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一.鬼市的历史鬼市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人郑熊《番禺杂记》就写到:海边时有鬼市

  • 朱标身为嫡长子,最得朱元璋信任,可谓权力最大的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换句话说,朱标不薨逝,就没有朱棣造反。即使朱棣敢造反,也会被迅速平定。朱标不薨逝,明朝很可能会迁都西安,其在历史上的走向将和现在完全不同。今天就从史书上的记载来聊一聊这位权势熏天的大明首任皇太子。朱元璋嫡长子,身份尊贵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五日,朱标出生于太平府,生母为朱元璋原配马氏。对

  • 朱元璋将阿札失里领地分为三卫,而朵颜三卫或未参与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朵颜三卫,这是在“朵颜卫”占据上风之后,对这三个明朝的“羁縻卫所”的概称,三卫其实是指“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这三个卫所在归降明朝之前,是属于元朝的“本部”势力。其统治者乃是成吉思汗幼弟的后人,时称“辽王”阿札失里,朵颜三卫本身是一块“封地”,所覆盖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吉林、黑龙江齐齐

  • 每日名言 | 魏征: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此句意思为,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学江海有容得下百川的度量。 编辑:王志中 审核: 张晶晶来源:学习强国太原市数字健康保障中心 点击“转发”分享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