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泌建议唐朝和回纥、南诏、大食共同对抗吐蕃,维州战后均无心恋战

李泌建议唐朝和回纥、南诏、大食共同对抗吐蕃,维州战后均无心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26 更新时间:2024/1/26 12:57:30

但贞元二年(786年)之后,狂攻了一百多年的吐蕃已渐渐露出了疲态。对于这一点,有切肤之痛的唐朝感受非常明显,在《旧唐书》里有明确的记述:“宝应、大历中频遣使来。”“牟栖卒,弟诃论立。贞元中,与吐蕃为勍敌。蕃军太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

而这时,唐朝宰相李泌又给德宗出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资治通鉴》记载:李泌“对曰:‘臣愿陛下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叶蕃自困。’”

随后,在他的运作下,唐朝与回纥再次结成盟友。回纥可汗顿莫贺达干娶德宗第八女咸安公主为妻,这也是唐朝三次皇女和亲之一。除嫁女之外,德宗还册封女婿顿莫贺达干为“长寿天亲可汗”。

这可惜,莫贺达干也没长寿了,娶了媳妇,次年就死了。

不过,在他任内“回纥”正式更名为“回鹘”,也算青史留名了:“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得唐许昏,甚喜,遣其妹骨咄禄毗伽公主及大臣妻并国相、跌都督以下千余人来迎可敦;辞礼甚恭,曰:‘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为患,子当为父除之!’因詈辱吐蕃使者以绝之。冬,十月,戊子,回纥至长安,可汗仍表请改回纥为回鹘;许之。”

南诏疆域图

除回鹘外,南诏国也重新成了唐朝盟友,极大地减轻了剑南道的军事压力。

遥远的黑衣大食李泌有没有放弃,贞元元年(785年),以杨良瑶为使,扬旄西海远赴大食,这比同为宦官的郑和早了整整620年。《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记载:“贞元初,既清寇难,天下乂安,四海无波,九译入觐。昔使绝域,西汉难其选,今通区外,皇上思其人。比才类能,非公莫可。以贞元元年四月,赐绯鱼袋,充聘国使于黑衣大食,备判官、内谦,受国信、诏书。奉命遂行,不畏于远。”

李泌下的这盘大棋,堪称不折不扣的“阳谋”。因为,大食、大唐和南诏国与吐蕃都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只要有个机缘,很容易就能联合起来,而这对吐蕃来说,几乎是无解的计策。

对于当时的战争形势,不光李泌看得清楚,韩滉也看出来了。《旧唐书·韩滉传》记载:“滉上言:‘吐蕃盗有河湟,为日已久。大历已前,中国多难,所以肆其侵轶。臣闻其近岁已来,兵众浸弱,西迫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计其分镇之外,战兵在河、陇五六万而已。’”

虽然吐蕃一直在以战养战,仅河陇地区估算就至少掠去数以百万计的唐人。但当时吐蕃是西边顶着黑衣大食、北边扛着回鹘、东边对着大唐,东南角的南诏国也重新成了唐朝的盟友。再强大的自生能力也禁不住这种消耗,更何况人口本身就是一种再生缓慢的资源。

因此虽然贞元早期,吐蕃依旧有能力主动进攻,甚至在两国会盟时发动了“平凉劫盟”的诡计,但唐朝已经开始逐步将防线向外推。

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剑南道的“维州之战”。

维州(今四川理县)历来都是剑南防御的节点,广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改称“无忧城”。

贞元十七年(801年)八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整顿军马,遣唐军步骑兵两万人,兵分九路齐头并进,向吐蕃所属维、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松州(四川松潘)、栖鸡、老翁城等地发起进攻。

之前唐蕃两国在剑南的战争,基本都是吐蕃主攻唐朝防御,而这次唐军却主动出击,表明唐军的军事实力已能和吐蕃军队分庭抗礼了。

多路并进的唐军,在剑南崇山峻岭间与吐蕃展开连番血战。战事从八月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其中双方主力在雅州(四川雅安)城外的决战,以吐蕃惨败告终。

随后,唐军继续向西南推进连克吐蕃多座城堡。另一支唐军则在南诏军队的配合下,强渡泸水(大渡河)绕至吐蕃军队后方,决堤水淹吐蕃军营。吐蕃军队大溃,被唐军合围在鹿危山的山谷之中全军覆灭。

吐蕃疆域图

战后唐军惊讶地发现,吐蕃俘虏中居然有黑衣大食的士兵。

这是自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高仙芝和黑衣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后,时隔五十年,唐朝士兵和大食士兵的再次交手。由此也可见,吐蕃兵员的紧张程度。此战因其在泸水之南,也称“渡泸之役”。

唐军兵围维州后,赤祖德赞命内大相论莽热领兵自盐(陕西定边县)、夏(陕西靖边县)二州千里来援,韦皋以逸待劳,再次大败吐蕃,生擒论莽热(吐蕃从不远千里从西北调兵援救剑南的维州,意味着什么)。而论莽热也成了二百年唐蕃战争史上,品级最高的吐蕃俘虏。《旧唐书》记载:“韦皋遂命镇静军兵马使陈泊等,统兵万人出三奇路,”“自八月至于十二月,累破十六万众,拔其七城、五军镇,受降三千余户,生擒六千余人,斩首一万余级,遂围维州。”“于是赞普遣莽热以内大相兼东境五道节度兵马使、都统群牧大使率杂虏十万众,来解维州之围。王师万余众,据险设伏以待之。先以千人挑战,莽热见我师之少也,悉众来追,入于伏中,请将四面疾击,遂擒莽热,虏众大溃。”

维州之战后,唐蕃两国都已无心恋战,唐朝是自宪宗朝开始专心在河南、河北削藩,而吐蕃则在崇佛之路上越走越远。

之后两国的战争,基本表现为以打促和,战争不过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4月,唐蕃两国再度达成协议,分别在长安、拉萨和边境线三地祭天盟誓,立碑为证。这是唐蕃八次会盟中的最后一次,它也成了唐蕃和平修睦岁月的最后见证,之后二十多年里,唐蕃边境基本保持了平静,直到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吐蕃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厚照:明代著名的“问题青年”,是如何成为“折腾皇帝”典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照:荒诞任事主,不羁束缚人 “不好好读书,难道你要学朱厚照吗!” 据说这是清代上书房的师傅们,在教育皇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言中的那个人,自然是妥妥的反面人物,是坏皇帝的典型,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要想以后成为一代明君,千万要认真学习,不要像那个朱厚照一样成为昏君。 朱厚照,明代第十位皇帝,明

  • 李师道本想向唐朝献出两个州表忠心,却被两婢女阻止,最终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腰包发鼓的李师道,自然也很不安分、特别是当唐宪宗发起“元和削藩”战役时,兔死狐悲的李师道竟凶性大发,先派杀手搞突袭,当街杀害了大唐宰相武元衡,然后又派死士潜入嵩山,打算奇袭洛阳城,幸好被当地军民及时擒拿。他的爱将圆净被押上刑场时,依然不甘心地大呼“未使洛阳遍地流人血”。可见这个“团队”,行事何等凶

  • 李从珂对石敬瑭的猜忌使其送给辽国幽云十六州以灭后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在天复三年(903年),也就是唐朝灭亡前四年,契丹王耶律阿保机派他的大舅子南侵,惨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设计抓获,契丹人吓得痛哭流涕,只得认怂。最终,他们一点钱财都没抢到,反而搭进去了大量老本将大舅子赎回。接下来趁唐朝灭亡、中原大乱之际,耶律阿保机强势统一了北方草原,实力空前强盛。开平元年

  • 朱棣无李世民的实力和声望,朱元璋与朱标又强于李渊,故其无法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有野心,有实力,能逼宫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嫡次子,大唐开国功臣。根据《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的记载,当年李渊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的主导人是李世民。而在此后打天下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也是李世民。大唐建国后李世民的大哥、太子李建成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唐太宗是被迫反击。历史

  • 岳飞怒斩40名逃兵,心软放过其中一人,后来此人竟成世界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历史上最冤的名将,千古忠将岳飞怎么被杀的,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

    ▲南宋抗金名将李宝。(图/翻摄百科词条)岳飞建立的“岳家军”,曾是宋朝最为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除岳飞外,还有许多名将流芳百世,当时岳飞曾下令处斩40名逃兵,但心软放过其中1人,此人却成为世界名将,这个被岳飞放过的逃兵,就是李宝。李宝,乡人称他为“泼李三”,投靠岳飞为马军,后授统领忠义军马,奉命潜回山

  • 最初的“马镫”应是为便于上马而发明,到晋朝双马蹬开始普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没有“马镫”,坐骑上的士兵确实不好掌控马匹,保持平衡,也不便于“发力”,对作战肯定有影响。不过,敌人一方,比如善于骑马作战的匈奴,也没有“马镫”——半斤八两,双方扯平了。“马镫”,从到目前的考古成果看,是中国发明的。1958年,湖南长沙南郊金盆岭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古墓发掘中,出土了一组青釉俑。

  • ?明朝将领冯胜:当老板遇到有才能的“刺儿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很多老板而言,管理团队中的“刺儿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刺儿头,很难对付,他们或者无视规章,我行我素;或者任性恣肆,特立独行;或者表现欠佳,屡教不改……其中,最难对付的应该是这种:他们是骨干,能挑大梁、打胜仗;他们也让领导头疼,会挑事、越轨、甚至惹祸。举两个例子?唐僧手下的孙悟空,陈赓手下的李云

  • 《大明风华》史笔如铁困住了朱瞻基,壮年骤然驾崩,汉王诛心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朱家5个男人是《大明风华》的搞笑担当,他们在用自己的盒饭提高收视率,老爹朱棣客死异乡,胖太子紧随其后,汉王,赵王接连送人头,本该是大赢家的朱瞻基也在38岁壮年骤然驾崩与世长辞,留下孤儿寡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没有维持几分热度,就遭遇绿油油的背叛,胡善祥和汉王的奸情被曝光,汉王亲手了结汉王府众人

  • 王安石vs司马光,谁是宋朝周受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进行时·第5季:匆匆音频:进度条00:00 10:05 后退15秒倍速 快进15秒试听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APP临危受命、有效改革、面对咄咄逼人的提问据理力争、从容不迫、稳重、俊朗的外貌……周受资圈粉了很多人,这位现代的CEO,让你想起哪些古人风度呢?是一腔理想主义“人言不足恤”的文学家、政治家王

  • “方腊起义”被宋江平定?真实的宋江,连给方腊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剧照“方腊起义”被宋江平定?我们先来看看“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究竟有何相似之处。从性质方面来看,二者是相同的——都是中国古代具有封建社会性质的农民起义。宋江和方腊,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浙江。在“通讯基本靠吼”的落后年代,这两人却能心心相印、南北呼应。而且他们起义的时间,都是在宋徽宗时期。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