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战乱不断,各国是怎样解决军费的,魏国最厉害,蜀国最可怜

三国时战乱不断,各国是怎样解决军费的,魏国最厉害,蜀国最可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44 更新时间:2024/1/20 10:07:10

[var1]

首先看一下魏国。魏国是最先建立政权的,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魏国正式出现。魏国是在曹操的时候打下的基业,在曹操统治时期,就开始着手解决军费问题了。毕竟,没军费的话是打不了仗的。

公元196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这是曹魏政权屯田的开端。当时仅仅是民屯,一年的收益就有百万斛,可见效果非常明显。之后曹操把这种制度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可以说,凭借着这个制度,曹魏时期的军费问题是得到了解决。不过这并不是曹魏政权解决军费的唯一渠道。

[var1]

之后曹魏还有军屯和商屯。所谓的军屯就是军人屯田。军人虽然是打仗的,但并不意味着一直有仗可打。在不打仗的时候,军人可以直接种田。种田的收入一部分归国库,一部分直接作为军饷。这样军人就不用向国家要粮食了。而且可以用粮食换取其他的军队必须用品。还有商屯,商屯就是把这些土地直接给商人,让他们帮助自己屯田。而且收入可以用来和其他国家交换,换取国家必须用品。

这三种总称为屯田制,可以说曹魏政权就是靠着这个制度解决了军费问题。不过为了曹魏政权能够使用这个制度,其他两国不能模仿呢?

[var1]

屯田制需要有两个因素,第一就是有大量无人的土地,第二要有无地的人们。这两样缺一不可。三国时魏国版图最大,天下九州,魏国占六州。而且魏国占领的都是最发达的北方地区。这些地方人口众多、耕地也非常多。不过由于常年战乱,土地荒芜,人口流浪。曹魏也正是靠这两样才能实行屯田制。而且曹魏政权也是非常有钱的,他们会给屯田的人所需要的种子、农具等。这样屯田才能继续下去。

除了需要土地和人口,曹魏还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就是自己是正统。曹魏虽然是曹丕篡汉所得,但毕竟是汉献帝禅让的,在法律上自己是继承汉朝的。屯田制也是封建正统政权所实行的制度。在西汉时期,政府就实行屯田制,不过规模没有曹魏时期的大而已。

[var1]

靠着这个制度,曹魏政权的军费问题可以说是彻底解决了。

其次,我们看一下吴国解决军费的方法。诸葛亮在《隆中对》的时候就说过,吴国是国险而民附。可见吴国是非常有钱的,一个有钱的政权按理说是不会为军费烦恼的,不过事实并不是这样。打仗花的非常多,吴国再有钱也架不住天天打仗,而且吴国虽然有钱,但和我们认为的有钱并不是一回事。吴国也要为筹措军费烦恼。

[var1]

孙吴政权早在孙权的父亲孙坚开始奠定了基础,之后经过孙策、孙权才有了后来的版图。吴国虽然建国晚,但实际的统治时间可以说是最久的。而且在孙策、孙权时期吴国扩张得非常快,江南士大夫都归顺了吴国。这样看起来吴国非常顺利,不过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吴国的政治制度非常特殊。

[var1]

吴国虽然是三国中的其中一个,但制度可以说在我国历史上是仅有的一个。吴国实行的制度和我国传统的封建制度完全不同,甚至和欧洲的封建制度很像。吴国并不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反而是封建制度、君主和士大夫共治。吴国之所以在早期扩张迅速是因为有士大夫的支持。不过这些士大夫在吴国的实力非常强大。

这些士大夫世代居住在江南,每一个在当地都有非常强大的影响。而且掌握着当地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控制当地经济。有的甚至有自己的武装,吴国的军队里面就有很多是私人的部队。这些任控制当地,而且还在中央做官,控制国家决策。和西周时期的诸侯是差不多的。既然是士大夫控制当地,那么吴国的军费肯定是要士大夫出的多了。

[var1]

所以吴国的军费大多数都是从这些士大夫手里出的,说白了就是国家一直压榨这些士大夫。吴国虽然富有只是士大夫富有,并不是国家富有。国家富有不富有取决于士大夫给他们多少钱。可见,吴国的军费还是不好收的。当然除了问士大夫要钱,吴国还有其他的方式。

吴国地处江南,和很多少数民族接壤,所以吴国经常从这些少数民族地方掠夺人口,作为奴隶。这些奴隶是直接用于种地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收益也都是归国家的。

最后看一下蜀国,相对于魏国和吴国,蜀国可以说更加可怜了。蜀国只占领益州地区,这个地方虽然有天府之国之称,不过人烟稀少、而且土地并不大。在和平时期,这里经过慢慢发展,还是不错的。不过在战争时期,这里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在刘备进入益州之前,这里的百姓在刘璋的统治下过得还可以。刘备来了之后他们就不好过了。

[var1]

刘璋虽然昏庸,但并不参与中原争斗,所以益州很少有大的战争。而且刘璋对待百姓非常好,百姓的日子过得不错。刘璋统治时期的钱财很多都放在当地的府库,用于当地的开支。刘备进了益州之后,纵容手下抢劫,很多当地的世家大族和府库都被抢了。等刘备抓到刘璋之后才发现,刘璋的手里根本没多少钱了。而其他的钱都被手下抢光了,想要要回来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刘备只能想其他方法了。

刘备想要光复汉室,想要统一中原,意味着要不断打仗。本来就没有钱,打仗要需要更多的钱。所以刘备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抢当地的士族了,这也是当地士族不支持蜀汉政权的重要原因。最初的时候还好,抢完之后就不抢了,而且刘备还有荆州。荆州是非常有钱,刘备还不缺粮饷。但荆州丢失之后,蜀汉政权就不还过了。只能向老百姓要钱了。

[var1]

刘备去世后,蜀汉真的是一团糟,税赋是三国中最高的,而且服兵役也是最多的。因为人少,要一直打仗,就只能不断问老百姓要钱要人了。百姓的负担是三国中最重的了。

[var1]

抛开其他方面不看,光是收军费这一点,就能看出谁强谁弱了。蜀汉政权的老百姓太可怜了。也难怪蜀汉最早灭亡,毕竟实力不行。百姓过得也不好,不灭亡才怪。

更多文章

  • 王者之心:发现诸葛亮的老丈人在野外游荡,赶紧派出路人甲捉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是老规矩,想要在游戏里寻找名将的具体藏身方位,需要打开客栈面板寻访,然后在信件功能模块里一一查看。满宠、伊籍、董允、罗宪这些人的信息我也有,可是真正有能力抓的只有黄承彦,因为其他人都躲在郡县城池里,强行攻城的伤亡代价太大,而且还打不赢,目前我是真的干不动。此时的黄承彦隐居在一处荒郊野地,虽然距离我

  • 春秋战国时期的逆天人物,不仅聪明还非常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老子,101岁[var1]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出身于陈国,在周王室里面管理图书。正是由于这个职位,让老子学识非常渊博。公元前535年的时候,17岁的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公元前485年,老子西去。在函谷关的时候住了几天,留下了一千多字的著作,就是著名的《老子》,也被称为道德经。这本书是印刷仅次于《圣经》

  • 十六国堪比曹操的枭雄:枭雄石勒假意拥戴,小人王浚欢心赴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晋石勒简介,石勒和李阳,石勒很著名的一段话

    注:长文3000多字,专注历史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完,最后别忘了关注哦![var1]而石勒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枭雄,和他能平定中原地区有很大的的关系,而在平定中原的路上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小人,那就是王浚。王浚这个人虽说是个小人吧,但也有自己的气运,在古代一个庶出而且又不被父亲看好,能继承家业的几率几乎为

  • 孙子,孔子,孟子都用姓后加子来代替,老子不却为何不叫“李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这些“子”中最有传奇色彩的就是“老子”了,老子被后世人尊为“道教祖师”;“东方三圣”之一;“太上老君”,即使是儒家的孔子也都曾经向老子请教过问题,在我们奉为圭臬的《史记》中也描述老子是一名皇家图书馆管理员,这也恰恰能解释为何老子这么学识渊博了,但是为何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却能对后世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 墨说三国:如果曹操穿越回到现代,要多久才能买得起北京的房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大开脑洞从两个方面来胡聊一番。一、曹操个人穿越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现在社会的任何事物都是穿越后的曹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重新学习的。而且曹操本身掌握最大的才能无外乎三个方面:政治、军事、文学。1-政治上曹操如果打算从政的话,先不说在如今的语言、文字、法律、社会比起当年变化了多

  • 鸿门宴真相复盘,项羽说:这彼可取而代之,可不是说说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楚汉争霸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至关重要的时代。它结束了“暴虐”而亡的短命的秦帝国,开启了“霸王道杂之”、生命力顽强的汉帝国。在这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如项羽、刘邦、韩信、张良、萧何、范增等,他们也为我们演绎出了一幕幕秒彩纷呈的历史活剧,鸿门宴即是其中光芒璀璨的故事之一。在这个故事当

  • 工人取土意外发现大洞,出土罕见战国文物珍品,至今无人复制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可能各位读者都不会陌生,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东周时期的中山国。中山国,是由白狄建立的一个国家,存在时间长达350年之久。然而对于这个古国,人们能够查阅的只有史料中一些零星记载。直到1974年,一方铜案的出土,才为我们揭开了古代中山国的神秘面纱。[var1]这

  • 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潜力股,一个比一个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晋文公重耳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可以说是春秋时期潜伏期非常长的潜力股。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但是他这个老爹被美色所迷,宠爱异族女子,后来这女子生下儿子后就天天在献公的耳朵前说他的继承者申生不好,自己儿子应该做继承人,这头晕的献公果然听信谗言废长立幼,重耳因为和申生关系好也被牵连,被迫流亡。异族女子之子果

  • 刘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能懂,项羽自刎的内因吗?他可能会这么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刘邦在临终前才明白,项羽为何年自刎于乌江,我觉得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刘邦才不会想呢!更何况是在临终前,才想项羽为何在乌江岸边选择自刎。刘邦,他要的是,只要赢了就好,不论手段和面子。而项羽就不同了,项羽是想称霸,楚汉之争前期,刘邦还真的没有啥能和项羽争的,项羽完全是吊打刘邦,否则刘邦先进咸阳理应封王,

  • 你不知道的曹操隐藏身份:三国时代的第一“救火队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一、早年的救火英雄曹操入仕的第一任实缺是洛阳北部尉,负责洛阳局部的社会治安。洛阳居住着大量皇亲国戚,高门权贵。此时的朝政乌烟瘴气,权贵横行无忌。谁也不愿意领这个差事去得罪人。于是救火队长曹操诞生了!曹操赴任后,严申禁令、制造了五色棒十多根并悬挂在衙门左右,宣布:“有犯禁者,皆棒杀之”。宦官蹇硕是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