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你不知道的曹操隐藏身份:三国时代的第一“救火队长”

你不知道的曹操隐藏身份:三国时代的第一“救火队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09 更新时间:2024/2/7 1:16:18

一、早年的救火英雄

曹操入仕的第一任实缺是洛阳北部尉,负责洛阳局部的社会治安。洛阳居住着大量皇亲国戚,高门权贵。此时的朝政乌烟瘴气,权贵横行无忌。谁也不愿意领这个差事去得罪人。于是救火队长曹操诞生了!

曹操赴任后,严申禁令、制造了五色棒十多根并悬挂在衙门左右,宣布:“有犯禁者,皆棒杀之”。宦官蹇硕是汉灵帝的宠臣,其叔父蹇图违反禁令,夜间出行。曹操直接用五色棒将其处死,一时间“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后来,曹操走上了军事征伐的道路,其开疆拓土的第一步就是“救火”!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转战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作战不利,被黄巾军所击杀。济北相鲍信等人拉出“救火队长”曹操出任兖州牧。

曹操和鲍信两人兵合一处,共攻黄巾。然而“救火”没有那么简单,鲍信能力不够,无奈战死沙场。真英雄曹操则是设计埋伏,轻松将黄巾击溃。青州黄巾的降卒足足有三十余万,人口有百余万。曹操将其收编,料简民兵,形成了曹操第一支精锐:青州兵,同时也得到了第一处立足之地:兖州。

很快,曹操又在兖州救了第二次火。因为陶谦部将杀害曹操之父曹嵩,曹操出兵征讨徐州。东郡陈宫与陈留太守张邈、旧广陵太守张超发动叛乱,迎接吕布出任兖州牧。曹操回头一看,兖州只剩下鄄城、东阿、范县挂着自己的旗帜,顿时心里冰凉。

濮阳一战,僵持百日,军粮用尽也没有击破吕布。头一次体会到无力感的曹操想要退缩,被程昱制止了。重振旗鼓的曹操,三破吕布,连下定陶、廪丘,平定了兖州之乱。从此曹操走上了高歌猛进的霸业之路。

二、晚年救火的疲于奔命

经历了十多年的开疆拓土,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晚年曹操的救火生涯也渐渐拉开了序幕。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兵败折回北方。这一年,曹操已经53岁了,自知无望统一天下的曹操不再奔波,度过了一段的安逸太平生活。

平静的生活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被打破。三月,马超韩遂、杨秋等关中十部起兵叛乱,七月份,曹操披挂上阵,亲征关中,击破马超与韩遂,平定关中。同年,孙权移治建业城,对江淮虎视眈眈。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亲征孙权,在濡须口击破江西大营挫败吴军锐气后,便匆匆还军。《三国志》记载:“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可见曹魏在边境已经摆出一副坚壁清野,消极备战的态势。曹操的亲征只是为了维护边境的局势,并无进取之心。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攻克皖城,江淮在此陷入危机,曹操再次火速驰援。同年,马超奔入汉中投奔张鲁并裹挟氐胡叛乱,西北再次骚动。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从江淮还军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汉中,降服了张鲁。马超因此改投刘备。同年八月,孙权围攻合肥。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次亲征孙权,并在次年三月逼退了孙权。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曹操再返西境,双方僵持至次年夏天,曹操退兵放弃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关羽击败于禁、兵围樊城。洛阳震动。十月,曹操准备亲征关羽,不料关羽被吕蒙击溃。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疲于奔命的曹操在洛阳去世,结束了救火队长的晚年生涯。

在建安十六年至建安二十四年的九年中,曹操御驾亲征7次,几乎年年折返于西北和东南,是当之无愧的“救火队长”。曹操晚年“救火生活”反映了建安后期曹魏政局不稳,边境多遭侵袭的现象。此时正值吴、蜀两国强势崛起的时期,曹操的双线救火,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吴、蜀两国的扩张,为曹魏在三国争霸时期取得有利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曹操的“真·救火”事件

本文所言的“救火”都是曹操解决军政大事的抽象意义“救火”,最后举一个曹操的“真·救火”事件。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许都城爆发了金祎案。金祎与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发动叛乱,趁夜攻打许都城。此时的曹操已经进尊魏王,留住邺城,许都事务交给丞相长史王必负责。金祎焚烧城门,并射箭击中王必,王必与典农中郎将严匡奋起反抗,终于平定了叛乱。可王必箭伤加重,不久去世。

得到消息的曹操大怒,把在许都的汉官全都赶来了邺城,让救火的人站左边,闭门不出的站右边。人们以为救火的人肯定无罪,纷纷站到了左边。曹操大喝一句:“不救火的都是老实人,救火的都是乱贼!”左边的人就全被砍了!

“宁可我负天下人”的曹操本性在此显露无疑。只是一些自作聪明的汉官就此遭了秧!

因此曹操是一个好“救火队长”,但不是一个好救火队长!你觉得呢?

参考文献:

柳春新:《汉末晋初之政治研究》,岳麓书院2006年版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师史阿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终崛起的终极秘笈是什么?答案是: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崛起的启示,秦国崛起观后感150字,秦国崛起之路完整版免费观看

    秦国是嬴姓部族建立的诸侯国。相比较于齐、晋、楚等西周初期封建的诸侯国,秦国建国时间较晚。嬴姓部族与子姓商族或源出同祖,因此缘故,嬴姓部族与姬姓周族建立的西周政权,最初处于敌对状态,也因此遭到西周的打击与抑制。直至西周中期,西周政权与嬴姓部族的敌对状态始逐渐消除,嬴姓部族逐渐投靠西周,为其效力。西周末

  • 汉哀帝的爱情故事,是否是禁忌之恋呢?君王的心思真的没人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哀帝刘欣的女儿,汉哀帝断袖之癖结局,哀帝语录

    古代同性恋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双性恋,双性恋的皇帝历史上有哪些呢?西汉皇帝很多都有自己喜欢的臣子,比如汉惠帝时的闳儒、武帝时和寒嫣、成帝时的张放,等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都是隐晦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宠妃,大家都不敢给他们定义,只是揣测,直到汉哀帝和董贤,十分高调毫不避讳,大家在这里确定了他们的同性恋关

  • 君臣还是父子?由《皓镧传》到真实历史中的嬴政与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于正新剧《皓镧传》正在热播,因其与前段时间的热剧《延禧攻略》为原班人马而再次受到关注和讨论,吴谨言与聂远两位主演也从清代“穿越”到了战国时代,化身嬴政之母“赵姬”与权倾天下的秦相国吕不韦,与茅子俊饰演的嬴异人一起在战国乱世中谱写爱恨离愁之歌与家国天下之史诗。而剧中嬴政与吕不韦的关系也成为推动剧情

  • 诸葛亮得到刘备重用了吗?这3人死后,才掌控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初出茅庐,未得重用刚出山的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仅仅只是作为一个刚刚出道的谋士,远远没有进入到刘备集团的核心阶层,不仅没有在赤壁之战中大放异彩,而且刘备集团中的军政事务诸葛亮参与的机会也不多。荆州刘表病逝之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寄人篱下的刘备只能选择向南撤离。在这个危难的时刻,诸葛亮主动要求到东吴游

  • 屈原被小人诬陷,一气之下写出一诗篇,最后千古传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屈原字平,这就跟诸葛亮字孔明一样,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基本上都会称呼屈原为屈平,而屈姓也是当时楚国的大姓,屈原是王公贵族之后,曾跟楚王一起长大,二人情同兄弟,史记也这样记载:“屈原者,字平,楚之同姓也。”意思便是说屈原跟楚王是一家人,两个人是同族兄弟。当时楚王对屈原十分看重,所以他任命屈

  • 亚历山大如果打到秦国,秦国真能完虐对方吗,结局可能会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亚历山大东征时,我国处于战国时期。当时最西面的国家是秦国,正处于秦惠文王统治时期。秦国已经经过商鞅变法了,国力正在上升。而且更重要的是,秦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这个制度能在短时间内调动所有的资源来做一件事。尤其是在战争年代,优势很明显。而且秦国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作战之勇

  • 韩德勤兵败黄桥,旅长羞愤难当自尽,军长淹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德勤之子,抗日名将韩德勤,韩德勤故居照片

    1940年,黄桥上空一时阴云笼罩,烽烟滚滚,江苏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率26个团共3万余人杀奔而来,企图围剿陈、粟领导的苏北新四军。韩德勤兵分右、中、左三路:中路为嫡系部队,是进攻的主力;右路为李明扬、李长江部和税警总团陈泰运部;左路为保1旅等5个保安旅。韩德勤又将中路分为三路,分配了直指黄桥

  • 杨忠在北周屡立战功,为杨坚建立隋朝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隋太祖这个尊号,是杨坚称帝后追封给杨忠的,人们可能不太熟悉,因为有隋一朝,有名有实的皇帝,实际上只有杨坚和杨广两位,其余的那些都是名不符实,徒挂虚名的。不过,论本事嘛,这个隋太祖杨忠,要说还真是有本事。隋太祖杨忠官至柱国、大司空,爵隋国公;为杨坚代周建隋奠定了基业。杨忠(507年——568年)为北朝

  • 李泌建议唐朝和回纥、南诏、大食共同对抗吐蕃,维州战后均无心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贞元二年(786年)之后,狂攻了一百多年的吐蕃已渐渐露出了疲态。对于这一点,有切肤之痛的唐朝感受非常明显,在《旧唐书》里有明确的记述:“宝应、大历中频遣使来。”“牟栖卒,弟诃论立。贞元中,与吐蕃为勍敌。蕃军太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而这时,唐朝宰相李泌又给德宗出了一条釜底抽薪之计。《

  • 朱厚照:明代著名的“问题青年”,是如何成为“折腾皇帝”典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朱厚照:荒诞任事主,不羁束缚人 “不好好读书,难道你要学朱厚照吗!” 据说这是清代上书房的师傅们,在教育皇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言中的那个人,自然是妥妥的反面人物,是坏皇帝的典型,其中的含义不言自明,要想以后成为一代明君,千万要认真学习,不要像那个朱厚照一样成为昏君。 朱厚照,明代第十位皇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