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和赵构的关系,的确曾经有一度,像后世到鳌拜和康熙那样,既忌惮,又仇恨。秦桧死后,赵构感慨:“终于不用在靴子里藏匕首了!”由此一言,可见赵构对秦桧忌惮之深。
但,在秦桧临死的前一天,赵构还跑到秦桧家里去探病:“幸秦桧第问疾”。在秦桧死后、秦桧子秦熺也被迫退休(致仕)的情况下,赵构还追封秦桧为申王,谥忠献,赐神道碑——从这一系列的殊荣来看,赵构对秦桧,难道是简单地“忌惮”或者“仇恨”吗?
秦桧和赵构,是最默契的合作伙伴。
南宋初年,半壁江山沦陷,国君的父母兄弟被敌人俘虏,金兵还屡屡南侵。不管从感情上来说,还是从实际安全方面考虑,北伐都是民心所向。
但是赵构不愿意。一方面,他根本不相信能打败“虎狼之师”的金兵;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能打败金兵,这个“有人”会不会回过头来,找件黄袍往身上一披,搞个“梁桥兵变”“齐桥兵变”之类的?这没什么不可能,赵构他们家老祖宗就是这么干的!
赵构怕金兵,更怕手握重兵的武将。所以他要打压武将。最负盛名、最具战斗力、也最有号召力的岳飞,就成为他杀鸡骇猴的那只“猴”。
打压武将,主和反战,是违背民心的。赵构这样老练的“政治家”,绝不会授人以口实。而同样主和反战的秦桧,就成了赵构的白手套。
秦桧为人阴险,对朝中同僚打压得非常厉害,还有人说他根本就是被金国收买的汉奸。不管此说是真是假,总之秦桧是绝对容不下岳飞的。
岳飞是主战派代表人物,岳飞战功卓著,岳飞为人清廉、治军严格、声望极高。赵构要杀岳飞,又不愿引发舆论反对。正好秦桧与他“志同道同”,正好秦桧也想杀岳飞、杀以岳飞为代表的武将,正好秦桧不怕污名——正好他俩一拍即合。
赵构从来没的提出“杀岳飞”的主张。他只是在秦桧奏请杀岳飞的报告书上,顺水推舟地批了“同意”。
两个卖国贼,一个狡诈,一个更狡诈,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结成了最坚固的同盟。不管他们个人之间的感情如果变化,这个政治同盟始终是牢不可破的。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两只丑恶的、孤独的狼,用自己的体温,给对方以肮脏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