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隋之后就是唐,唐朝天子就应了这句话,让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神奇。而且杨广这么一个多疑残暴的人,出现了这样的话会不对李家动手吗?其实动是动了,只是动错了!
隋朝代周是外公夺了外孙的天下,从道德方面来说令人不耻,但是从帝王之业来说杨坚实乃人杰。
杨广在早期也确实不错,只是后来慢慢暴露了本性导致民不聊生。三征辽东征得天下民乱四起,不过在统治者心里,民乱再怎么乱也不会对政权有颠覆性的影响。
在大业十一年,也就是杨广死的前三年,当时天下义军纷起乱成了一片,座下的龙椅已有所不稳杨广仍不思体恤百姓,反而因为谚语诛灭了一个李姓大门阀。
当时有方士安伽陀对杨广说‘李氏当为天子’,应该杀尽天下姓李之人。但当时姓李的人已是非常之多,不光是庙堂之上,百姓之中也是良多,如果真的下手那马上就会激起民变。
杨广听到后为安民心当众斥责了他,不过心里怀疑的种子却已经种下。
杨家就是起于关陇门阀,所以也深知那些关陇门阀手中的实力,西魏八柱国里就有两大李姓,当朝李氏大臣也是颇多,其中最为显赫的就是太师李穆一脉。
有右骁卫大将军李浑、柱国左光禄大夫李敏、左武卫府郎将李善衡是为李阀,三人都重权在握,而李渊当时才是慰抚大使,靠打打起义军刷战绩。
杨广暗中让自己的亲信宇文述去查这句话会应验到何人身上,宇文述也很‘大公无私’,马上就查到自家妹夫李浑的身上。
当然宇文述不是安的什么好心,李浑虽然是他的妹夫,但两人之间有的只是仇恨。这还要从李浑获得申国公爵位说起。
李浑本是李穆的幼子,本来轮不到他继承,但是他使了些手段,指使侄子李善衡杀掉一个竞争对手,然后又诬陷另一个竞争者导致其被斩首,再通过宇文述搞暗箱操作,由杨广向当时的皇帝杨坚进言,最终李浑继了爵位。
李浑给宇文述的好处就是“若得袭封,当以国赋之半每岁奉公。”当时申国公的食邑足足有三千户,分一半就是一千五百户,要知道后世的凌烟阁榜首长孙无忌也才一千三百户,由此可见申国公在隋朝有多位高权重。
当时这个李浑给了两年后就心疼,决定不给了。
宇文述气得不得了,他本来就是贪财之人,这么一搞不就是爽约,但这还没地方去说,总不能向皇帝报告说当初是李浑向自己行贿了吧。
吃了哑巴亏之后宇文述一直都在等这个机会,因此也有传言说这个安伽陀是宇文述故意找来的。
宇文述报告杨广之后迅速地把李家众人抓了起来,但是谋反也是要讲究证据的,更何况李家几大重臣都有丹书铁券在手,非谋逆不能杀。
但是宇文述有办法,找到自己的妹妹,也就是李浑的老婆,骗她说皇帝只想杀李敏和李善衡等人,只要你乖乖供出他们的罪证,你们这一家可以保全。
宇文氏一个女子当然没有哥哥那么多花花肠子,吓得立马按照宇文述的说法做了一番供证,等杨广拿到这些李阀想要谋反的供词立马下令将李浑和李敏满门抄斩,李穆一脉的男丁几乎被杀绝。
要说还是李渊聪明,本就位不高权不重还故意沉迷酒色收受贿赂,让杨广放轻了戒心,不然他恐怕都活不到晋阳起兵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