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明知唇亡齿寒,为何仍然执意要“联蒙灭金”?

南宋明知唇亡齿寒,为何仍然执意要“联蒙灭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10 更新时间:2024/1/21 12:59:49

宋与蒙古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但金国犯下一连串的错误,最终使蒙古坐大,成为一支新兴的主导力量。这一军事同盟政策的形成,对南宋而言。有其几方面的原因:南宋的复仇意识;金朝错估形势,将可能的盟友推敌方;蒙古势力强大,南宋不得已而为之。

最终使南宋和蒙古走到一起,南北夹击,使金朝走向灭亡,主要是金朝错估形势,无视南宋朝廷的争论,根本没有想到宋朝也会存在有利于金宋联合的因素,更没有想到去争取宋人联合抗蒙,相反在得知南宋要断绝岁币的输纳后,大为不满。

盲目南下争夺地盘,将可能的盟友推到了敌人一边。为了解决金朝国内的危机,也为了惩罚南宋拒交岁币的行为,于1217年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

对南宋而言,此时的金国已经没有作为屏障的价值了。就在这时,联蒙灭金开始成为主流观点。眼见形势不妙,金哀宗又派遣阿虎带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南宋不出兵,可惜为时已晚,此时的金国已经不具备作为“唇”的实力了。不过,史弥远也很犹豫是否要跟金国“连和”,以致廷议未决。

于是,史弥远之侄、京湖制置使史嵩之问计于孟珙,孟珙说了如下一番话:

“倘国家事力有,则兵粮可勿与。其次当权以济事。不然,金灭,无厌,将及我矣。”

这也就是说,南宋尚不具备坐观成败的实力,不如趁机“和蒙”,尽量拖延必将到来的宋蒙大决战,使南宋获得足够的准备时间。另外,这样也可以趁机抢得一些地盘以增加战略纵深,并向蒙古人展示自己的实力,使之不敢轻视自己。

而且,无论南宋出不出兵,金国都灭亡在即,因此,这次出兵的重点不是灭金而是“和蒙”,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南宋唯一正确的选择。

孟珙这番话打动了史嵩之。之后,史嵩之又说服史弥远做出联蒙灭金的决定。绍定六年,史嵩之最终下达了出兵的命令,孟珙、江海率忠义军2万运粮30万石北上,抵达蔡州城下与蒙军会师。

南宋出兵助粮,固然有“执仇耻”的目的,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和蒙”,这是符合南宋利益的正确之举,是南宋唯一正确的抉择。

端平元年,宋、蒙联军攻破了金国最后的据点蔡州城,金哀宗完颜守绪匆忙传位后自缢身亡,金末帝完颜承麟亦在乱军中被杀死,金国灭亡。由于宋军表现突出,最后分得了大部分战利品,其中就包括完颜守绪的尸体

对南宋来说,与蒙古结盟并非多么高明的举动,只不过是送走一只暮年的狼,却迎来一只壮年的虎罢了。但在当时的情势下,朝廷上下报仇心切,而金朝也不能调整政策,自己打破与南宋的和平关系,再加上蒙古势力确实强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宋所能做的,也就是与蒙古结盟消灭金朝了。

参考资料:《宋史》

更多文章

  • 《永乐大典》的编修与佛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十五世纪初,明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命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解缙等一百四十七人纂辑《文献大成》,次年即成,由于时间仓卒,当时就有人指出“所纂尚多未备”的缺点。旋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秀篪等与解缙同任监修,以翰林学士王景等为总裁,翰林院侍读邹缉等为副总裁继续纂修类书。参与其事的凡

  • 构衅阶祸-盘点东晋六大掘墓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晋兵丁流民现状,历史上偷坟掘墓的人物,孔令贻被掘墓照片

    一、称兵犯阙——王敦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山东临沂人。出身琅琊王氏,,眉目疏朗,性简脱,有鉴裁,经略指麾,千里之外肃然。历官中朝,威名夙著。务自矫厉,雅尚清谈,口不言财色,即有重名,又立大功,专任阃外之重,控强兵、据上流,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衅隙起自刁、刘,

  • “患者”朱元璋: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那些年》小小那如果生活在现代,朱元璋恐怕是需要看看心理医生的。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位心理有些扭曲的皇帝。用历史学者张宏杰的话说,“此人疑是伴有情感焦虑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并有攻击性施虐倾向”。真有这么严重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格?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偏执狂?本期《那些年》带你探秘“偏执狂”

  • 狄仁杰劝阻武则天戒色,武则天露出宝贝让狄仁杰看,他开始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狄仁杰对武则天说子侄孰轻孰重,武则天狄仁杰cp漫画,武则天和狄仁杰吻戏

    武则天以后,武则天开始了科举制度,以巩固皇帝的权力,这给广大冷漠的学生更多的机会成为官员,不仅供他们自用,而且完善了制度。才华横溢。武则天的才华在统治期间得以整顿朝廷,奖励农业使人们生活和工作,并使大唐的繁荣得以继续发展,但是在武则天的后期,长期疲惫她感到筋疲力尽。朝代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足。在武则天六

  • 宣德弃地的背后:明宣宗为何放弃大片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宣宗丢了哪些地,宣德郎相当于什么官,宣德皇后简介

    在武功方面,明成祖多次北伐蒙古各部,明成祖还率领明军深入斡难河畔——在汉人君主中,亲自率军抵达此地的君主可谓绝无仅有。讨伐蒙古各部的同时,明成祖的永乐朝廷还收降了当时东北亚地区的生番,并且一度在东北亚地区设立行政机关,负责处理当地生番各部的事务。此外,在五代时期分裂出去的安南,也被明朝光复——这也是

  • 上官婉儿的墓中有意外发现,揭开她传奇一生,还有多彩的感情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可以得知,上官婉儿在13岁的时候就被封为才人,那她所谓的第一个男人就是当时的唐高宗李治。其实才人这个名分应该是武则天为了免去上官婉儿奴隶的身份所赐的,那这第二位呢?就是武则天身边的男宠张昌宗,据说当时和张易之也闹过绯闻,不过和张昌宗一起的时候,当时被武则天给发现了,武则天当时就十分的

  • 人间惊鸿客,历史知识大V王磊于孔庙书市趣说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4月1日上午,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历史教研员、历史知识大V王磊做客“上城有FUN,孔庙书市”,于杭州孔庙碑林石经阁二楼,带来了一场《趣说宋朝“惊鸿客”》讲座。区别于其他传统名家讲座,王磊老师以年轻人喜爱的脱口秀形式,将“书”说与众人听,讲座现场穿插超有梗的网感段子与互动环节,趣说宋代名人,带领大家探寻藏

  • 装疯卖傻的袁凯,是如何躲过朱元璋的猜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宋末元初,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进扰,与所有避难的百姓一样,一部分袁姓人迁往相对安稳的南方,并逐渐定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洪武3年,袁凯被朱元璋任命为监察御史。然而,朱元璋在建立王朝之后,为巩固政权,打击异己,开始大肆清除权臣,致使群臣终日战战兢兢。这一天御史大臣袁凯十

  • 4月,来洛阳博物馆看“武则天和她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本次展览由洛阳博物馆主办,洛阳日报社掌上洛阳客户端为独家合作媒体。展览集结了来自陕西、河南9家博物馆的153件(组)珍贵文物,以武则天由一名普通官员的次女成长为武周统治者的历程为主要脉络,采用第一人称视角,通过“我的宫闱生活”“我的执政之路”“我的大周王朝”三个内容单元,讲述她传奇的一生。“我的宫闱

  • 发善心送给朱元璋一块地让他安葬父母的好心邻居刘继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旨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并把已经去世很多年的刘继祖神主牌位供奉在明朝祖陵明皇陵内。刘继祖生前绝对不会想到当初只是给了贫苦少年朱重八一块荒地让其安葬父母兄长,就这么一块荒地就为他的子孙后代换来了一个义惠侯爵位,并且他的子孙后代一直与明朝皇室同富贵共始终。 慷慨赠地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