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凉劫盟后唐朝和吐蕃冲突不断,极大消耗了两国的实力

平凉劫盟后唐朝和吐蕃冲突不断,极大消耗了两国的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61 更新时间:2024/2/11 22:47:46

平凉劫盟的主角是大唐和吐蕃。吐蕃位于唐朝的西南部,自松赞干布带领吐蕃崛起以来,吐蕃就成为了大唐西南边境的主要威胁。吐蕃与唐朝对峙的这些年,时而和亲,时而举兵进犯,这种忽战忽和的状态一直持续了两百年。

建中四年(783年),唐朝与吐蕃在甘肃清水举行了和好会盟。这是唐朝与吐蕃的第六次会盟,第三次议定边界。本次会盟中,唐朝拿出了极大的诚意,将被吐蕃占领的凤翔以西的广大地区割让给吐蕃。但是吐蕃对此并不满足,以至于酿成了后来的平凉劫盟事件。

清水盟约签订不久之后,本以为两国将迎来久违的和平,但是唐朝却爆发了“朱泚之乱”,唐军发生了哗变,占领了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为了平定叛乱,唐德宗将西域的两块重要疆土割让给吐蕃,并承诺每年吐蕃缴纳彩绢一万匹以作岁币,请求吐蕃出兵帮助平乱。

吐蕃得到了好处,立即出兵帮助唐朝平乱,没过多久,吐蕃与唐朝联军就大破叛军主力。但是吐蕃军中也因为水土不服,出现了大规模疫病,便匆忙赶回吐蕃。此时,叛军主力遭到重创,唐朝军队很快就平定了叛乱,收复了长安。

唐朝形势图

按照先前约定,唐朝应该将西域的伊西、北庭两地割让给吐蕃。但是唐朝君臣却认为吐蕃中途退出,拒绝割让土地。吐蕃却认为当时自己退出时,大局已定,而且吐蕃在平叛过程中是主力,叛军主力的溃败,吐蕃也出了大力,自己完成了唐朝的要求,唐朝应该履行承诺。

就这样,唐朝和吐蕃各执一词,闹得不可开交。其实在吐蕃参战之前,唐朝军队一再败退,吐蕃的参战既震慑了敌军,又增强了唐军的实力和士气,尤其是武功大捷,消灭了敌军主力,改变了战场形势,虽然吐蕃在没有完全收复长安前就打道回府了,但是改变不了吐蕃参战对战局的影响。

大唐拒不履行承诺,吐蕃大臣愤愤不平,吐蕃的大相尚结赞原本以为大唐是礼仪之邦,所以才会在没有收到报酬时就出兵,没想到唐朝食言,并没有将报酬如约交到吐蕃手上。在惊讶、不满之,吐蕃决意对唐朝背信弃义的行为进行报复。

吐蕃撕毁了《清水盟约》,主动挑起战端,大举进攻唐朝边境。当时唐朝在边境部署的军事力量非弱小,吐蕃军队没费多少工夫就占领了凤翔以西的广大区域,凤翔距离长安只有一百多公里。

但是入侵的吐蕃军队实力也比较弱小,随着战线的拉长,这支军队渐渐出现了颓势,无力攻陷长安。吐蕃大相尚结赞一面要求唐朝和谈,一面转道进攻唐朝其他区域。吐蕃的行为非常古怪,不仅将占领区域的百姓全部掳走,而且还将城池焚毁,想来是表达自己对唐朝背信弃义的宣泄。

或许是占了吐蕃的便宜,唐德宗自知理亏,甚至还想联合吐蕃夹击讨厌的回纥,所以唐德宗派使者给尚结赞送去亲笔信,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服软之意。但是吐蕃吃过一次亏后,也多了个心眼,假意答应了唐德宗的请求。双方在平凉会盟时,吐蕃军队突然暴起发难,击败前来护卫的唐军后,又将平凉附近州县劫掠了一番,这就是著名的“平凉劫盟”事件。

当时大唐和吐蕃都有内忧外患,既要应付敌国的觊觎,又要面对国家内部的隐患,可谓是难兄难弟。但是平凉劫盟事件后,双方期待的和平局面彻底破裂,使两国失去了和平发展、重新崛起的契机,从此一蹶不振。

平凉劫盟事件之后,两国重新回到敌对状态,虽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但是边境冲突不断,极大地消耗了两国的国力。唐朝为了创造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调整了对外政策,被迫与回纥进行和亲,与南诏媾和,与将自己驱逐出西域的大食和天竺交好,既耗费了物质,又牺牲了尊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两国的互相消耗也让敌国看到了崛起的机会,虽然两国醒悟过来之后,再次休兵,但是双方已经失去了讲和的基础,始终在边境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防备对方,消耗了自己的国力。最终导致了两大帝国的衰败,更是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矫枉过正的制度导致效率低下,故有“弱宋”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央层面,权力分散、过度牵制在宋以前,那些强盛的朝代/时期,能臣的作用甚至比帝王更重要。为人荒唐的齐桓公,有了管仲帮他操持朝政,可以成为春秋首任霸主;战国时期的燕国差点被齐国灭亡,而在请来乐毅主政后,不仅政通人和、国富兵强,还有机会反噬强齐。至于明君贤臣,那更是盛世的标配,如隋文帝与高颎,唐太宗与

  • 宋朝官员假期应为最多,元朝之后假期大幅度减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及以前:没有公认的法定节假日在秦朝及以前,官员没有法定的节假日,也没有具体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员每天都要按时上班,如果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需要提前请假,经皇帝或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能离开。秦时的官员请假称“告归”,告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疾病需要回家休养,二是身体老迈需告老还乡。两汉时期:建立完备

  • 宋徽宗退位后童贯被杀,蔡京遭到流放死于途中,高俅算是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宋徽宗与蔡京、童贯、高俅的组合,看似令人匪夷所思,实际上是封建政治两大真理的体现:第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么样的天子,身边就有什么样的大臣;第二,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和臣之间,经常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古往今来,人们大多斥责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殊不知,宋徽宗赵佶才是罪魁祸首。“朝欢暮乐,依稀

  • 狄仁杰曾担任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个多大官?跟刺史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狄仁杰,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他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大概是因为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梁冠华扮演的狄仁杰,令人印象最深刻除了他的断案如神,无疑就是头顶的一大堆官职。剧中,每每地方发生震动全国的大案,武则天都会先给狄仁杰封一大堆官职,然后让他代天巡狩,去地方查案。查案

  • “诗仙”李白倾情代言,古代半数状元皆出于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从南京诸多的称号和赞誉来看,它注定不平凡!历史上南京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绝妙的风水佳境曾多次遭到兵乱之灾,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建繁华,那是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万!不知你是否还了解更多的南京城的历史,和小编简单了解一下吧!18

  • 花脚大仙分享:《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展》上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展上篇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特展系列花脚大仙分享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联合山东博物馆共同举办《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该展览原为山东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展览共有156件(组), 是明朝第一代鲁王朱檀墓中的出土文物,包括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

  • 不为人知的秘史:唐朝太监权力的兴起与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在唐朝宫廷中起初只是皇室的仆人,但在唐玄宗时期,太监逐渐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势力。唐玄宗时期,太监在皇帝的倚重下,逐渐得到了政治上的权力,并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亲信和心腹。这种情况在唐玄宗后期更加明显,太监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了朝廷的实际掌权者。太监的权力不仅仅局限于朝廷内部,还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

  • 一个住在树上的和尚:鸟窠禅师与白居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当他来到杭州之后,就经常跑到寺庙里与和尚们聊天。有一天,与他交好的韬光禅师问他:“你来杭州这么久,可曾去拜会过鸟窠禅师?”白居易摇头说没有。韬光抚掌笑道:“平生不见鸟窠师,便称信佛也枉然。”于是,就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杭州市长白居易跑到秦望山,拜会了著名的鸟窠师。秦望山,因秦始皇而得名。根据史料

  • 朱元璋临死前,曾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留一队伍,但朱允炆至死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想把自己的皇帝位置传给一心一意培养起来的朱标,但是朱标英年早逝,最后他把自己的位置给了皇孙朱允炆。然而,朱允炆上位的时候,朱元璋早已经把能打仗的人杀光了,最能打仗的人只剩下朱允炆的叔叔朱棣了。皇权衰弱,朱允炆遭到了自己叔叔们的围攻,其中燕王朱棣是最厉害的一个。朱元璋在死之前也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

  • 唐太宗真会玩!用“小鸟依人”来形容身边一男子,让人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褚遂良是谁?他生于596年,卒于658年,字登善,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曾是李世民的起居郎,工作内容就是记录李世民每天生活的细节,褚遂良也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是魏征推荐给唐太宗,也受到太宗赏识。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