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徽宗退位后童贯被杀,蔡京遭到流放死于途中,高俅算是寿终正寝

宋徽宗退位后童贯被杀,蔡京遭到流放死于途中,高俅算是寿终正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23 更新时间:2023/12/31 23:22:09

宋徽宗与蔡京、童贯、高俅的组合,看似令人匪夷所思,实际上是封建政治两大真理的体现:第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么样的天子,身边就有什么样的大臣;第二,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和臣之间,经常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古往今来,人们大多斥责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殊不知,宋徽宗赵佶才是罪魁祸首。

“朝欢暮乐,依稀似剑阁孟蜀王;爱色贪杯,仿佛如金陵李后主”。这两句诗,是赵佶还是端王的时候,民间对其为人的总结。

那时的赵佶,可谓早已臭名远扬。他荒淫无耻、迷恋声色犬马,要么跟着一群狐朋狗友游走于各个青楼之间,要么把青楼女子乔装打扮弄进王府,长年累月、乐此不疲,京城所有小有名气的失足妇女都跟他有关系。

但令人无奈的是,如此不堪的人也能当上皇帝。年轻的宋哲宗驾崩后,朝廷在其诸弟中物色人选,此时的赵佶充分体现出自己的城府。他明白神宗的遗孀向太后手握决定权,于是便投其所好、察言观色,千方百计拍马屁,连她身边的仆人、侍从都费尽心思地收买。

赵佶

通过一番包装,赵佶成功让自己改头换面、塑造起了完美形象。被迷魂汤灌得七荤八素的向太后竟然认为他“有福寿,且仁孝,贤于诸王”。对于这一局面,心知肚明的满意朝文武默不作声,只有被称为“小人”的章惇痛斥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可惜形同螳臂当车。

由藩王变成皇帝,赵佶的个人爱好也就具备了“国家意志”的威力。如果他能划清两者的界限,那将是王朝之福,反之将是国家之祸。

但赵佶之所以费尽心思地钻营皇帝宝座,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彻底地为所欲为,对此甚至丝毫不作掩饰。因此,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些人,无论是什么出身、何种素质。只要能投其所好、逗其开心,都能成为宋王朝最为飞黄腾达之人,出将入相不在话下。

比如,带他翻墙出宫、物色青楼的王黼,被他连升八级、官居宰相;皇宫里的宦官童贯,靠着在杭州为宋徽宗搜括书画奇巧、结交蔡京、收买后宫妃嫔这三大秘诀,成功官至枢密使,掌握了全国兵权,而且还肩负起处理与辽、金等国外交事务的重任,甚至还被封为广阳郡王;至于蔡京,知道宋徽宗酷爱书画,就刻意结交时任应奉官童贯,把自己的作品送进宫里,由此改变了人生轨迹;知道皇帝贪图享乐,他就虚报账目,声称国库积蓄充裕,鼓励宋徽宗要有天子的气派、敢于花钱、敢于享乐,无需顾忌世俗眼光,他甚至还曲解《周礼》来为赵佶的骄奢淫逸寻找理论依据;知道皇帝修建艮岳、搜刮奇山异石,他就推波助澜、带头兴起“花石纲”。这样的佞臣,在宋徽宗麾下官至宰相、太师。

至于高俅,原本就是个小厮,但因精通蹴鞠、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会使枪弄棒,就获取了宋徽宗的青眼,随后平步青云、官居太尉,让那些辛辛苦苦为国奋战、积累战功的武将大呼服气。

卫青

当然,咱们的用人传统里向来主张“举贤不避亲”,且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想当年卫青身为奴仆,后因姐姐卫子夫的关系而得到汉武帝重用,但后人并不在意他的外戚身份;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大多是诸如屠夫、哭丧的、卖布的“下九流”,但都受到后人尊重。

同样的,大臣与皇帝搞好关系,本身也没什么毛病。在封建政治逻辑中,获得君王、上级的支持,原本就是成事的基本前提。李世勣察言观色、支持李治武则天为后,这才让他有机会继续建功立业、乃至覆灭高句丽;郭子仪对皇帝、宦官尊敬有加,甚至祖坟被刨了也忍辱负重,所以他有机会立下“再造大唐”之功。

也就是说,出身是否卑微、是否讨好上级,本身并不是界定善恶、好坏的标准,关键在于他是否在其位、谋其政,是否为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

因此,童贯、蔡京、高俅之流的原罪,并不在于不符合规则的提拔方式;毕竟说到底天下是皇帝的,他爱用谁用谁。他们的问题在于没有匡正、帮助帝王,没有做出过正面贡献,只有助纣为虐、以权谋私、排除异己、祸国殃民。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旦宋徽宗倒台,那些攀龙附凤的投机之徒自然没啥好果子吃。

童贯联金伐辽,却一败涂地,随后面临金军南下,手握重兵的他却望风而逃、窜回京城。宋钦宗即位后命他留守东京,他却拒不接受、陪同宋徽宗南逃,路上还射杀了上百名挡路的将士。大树已倒还如此猖狂,他很快被新君清算,先是被连续贬官、发配到英州,随后被下诏历数十大罪状,由监察御史张澄奉诏斩杀于南雄的使院内,首级被带回京城示众,时年72岁。

蔡京

蔡京是配合宋徽宗倒行逆施的头号“功臣”,也是北宋危局的责任人之一。靖康元年(1126年),因金军南下、宋徽宗禅位,早已被勒令辞职的蔡京也举家南下以逃避战乱。但人们不会放过这个“六贼之首”,他在被外贬的途中死去,时年80岁。

相比之下,高俅算是得以善终。他身为太尉,一手把禁军带成了“纪律废弛、军政不修”的酒囊饭袋;而随着金兵南下,他也迫不及待地跟着自己的靠山宋徽宗一路南逃。途中,因为争风吃醋,他被童贯排挤回到了开封,但却也因祸得福,未与其他宋徽宗党羽一同被清算,落得个寿终正寝。

对于宋徽宗赵佶,最精准的评价来自《宋史》的主编脱脱:“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而北宋的耻辱性灭亡,正是归咎于宋徽宗的这种不务正业。

赵佶对文艺的爱好与擅长,客观上带动了北宋思想、文化的发展,甚至可以被称为封建社会的巅峰状态。然而,联系到当时岌岌可危的外部环境,当时的北宋最需要的是忧患意识,是励精图治、积极进取,而不是纸醉金迷、奢侈腐败、精神糜烂。面对后起之秀女真,北宋理论上可以凭借雄厚的实力与其斗个有来有回,无论如何也不应以那种极端耻辱的方式灭亡。有其王、必有其臣,这事怪不了别人,还是得从赵氏皇氏自身找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狄仁杰曾担任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个多大官?跟刺史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狄仁杰,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他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大概是因为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梁冠华扮演的狄仁杰,令人印象最深刻除了他的断案如神,无疑就是头顶的一大堆官职。剧中,每每地方发生震动全国的大案,武则天都会先给狄仁杰封一大堆官职,然后让他代天巡狩,去地方查案。查案

  • “诗仙”李白倾情代言,古代半数状元皆出于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从南京诸多的称号和赞誉来看,它注定不平凡!历史上南京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绝妙的风水佳境曾多次遭到兵乱之灾,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建繁华,那是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逾百万!不知你是否还了解更多的南京城的历史,和小编简单了解一下吧!18

  • 花脚大仙分享:《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展》上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展上篇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特展系列花脚大仙分享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联合山东博物馆共同举办《鲁王之宝——明代朱檀墓出土文物精品展》,该展览原为山东博物馆基本陈列展,展览共有156件(组), 是明朝第一代鲁王朱檀墓中的出土文物,包括冕冠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

  • 不为人知的秘史:唐朝太监权力的兴起与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在唐朝宫廷中起初只是皇室的仆人,但在唐玄宗时期,太监逐渐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势力。唐玄宗时期,太监在皇帝的倚重下,逐渐得到了政治上的权力,并成为了皇帝身边的亲信和心腹。这种情况在唐玄宗后期更加明显,太监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了朝廷的实际掌权者。太监的权力不仅仅局限于朝廷内部,还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

  • 一个住在树上的和尚:鸟窠禅师与白居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当他来到杭州之后,就经常跑到寺庙里与和尚们聊天。有一天,与他交好的韬光禅师问他:“你来杭州这么久,可曾去拜会过鸟窠禅师?”白居易摇头说没有。韬光抚掌笑道:“平生不见鸟窠师,便称信佛也枉然。”于是,就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杭州市长白居易跑到秦望山,拜会了著名的鸟窠师。秦望山,因秦始皇而得名。根据史料

  • 朱元璋临死前,曾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留一队伍,但朱允炆至死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想把自己的皇帝位置传给一心一意培养起来的朱标,但是朱标英年早逝,最后他把自己的位置给了皇孙朱允炆。然而,朱允炆上位的时候,朱元璋早已经把能打仗的人杀光了,最能打仗的人只剩下朱允炆的叔叔朱棣了。皇权衰弱,朱允炆遭到了自己叔叔们的围攻,其中燕王朱棣是最厉害的一个。朱元璋在死之前也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

  • 唐太宗真会玩!用“小鸟依人”来形容身边一男子,让人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褚遂良是谁?他生于596年,卒于658年,字登善,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封河南郡公,故又世称“褚河南”,唐朝政治家、书法家。褚遂良曾是李世民的起居郎,工作内容就是记录李世民每天生活的细节,褚遂良也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是魏征推荐给唐太宗,也受到太宗赏识。褚

  • 宋朝VS明朝:哪个朝代更加强大?探究中国历史两大重要王朝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繁荣的时代 。这一时期,儒学复兴,形成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相对开明。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有

  • 隋唐的防人是什么?他们的兵制是什么?分别承担什么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主要实行什么兵制,汉朝兵制关系图,营兵制

    据《唐六典》记载,唐统治区域内共有上镇二十,中镇九十,下镇一百三十五;上戍十一,中戍八十六,下戍二百四十五,约需防人七八万。防人戍守,采用轮番制,皆十月一日交代。防人由什么人充当,史无明文。但镇戍防守为府兵任务之一,据此推测,在府兵制鼎盛时期,镇戍防人一般府兵充当,不足则由兵募补充。随着府兵制的衰

  • 浅谈:唐太宗是如何稳定多民族的大唐帝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打造的贞观盛世古今文明。不过,要说李世民最雄才大略的地方非他的政治手段莫属,尤其是在维护边疆稳定、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可谓是成绩斐然。纵览世界历史,一个帝国想要保持长久稳定,必须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各民族和睦相处、和平发展,今天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