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的饮食文化

商朝的饮食文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88 更新时间:2024/2/8 10:25:16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与从先古时期人们的发明、创造和智慧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商朝时期的饮食发展,就为现代中国饮食名扬世界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煮、腌、蒸、烤等多种制作食物的方式,这要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烹饪方式都要丰富。

商朝,农牧业为主的社会,尤其是农牧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殷人积累了长期的种植经验,所以商朝时期的饮食种类是极为丰富的,研究发现商朝的饮食器具也种类繁多。从这一方面也反映出商朝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此外,从甲骨文上,我们得以知道,在那时,中国要比现在更温暖湿润,大象、貘、犀牛以及一些热带与亚热带动物群曾经活跃在中部平原。除了谷物之外,我们还能了解商朝饮食中的肉类。猪、狗、鸡、绵羊、山羊、牛和马早就可以获得,水牛与鹿已被驯化。狩猎规模很大,人们用网捕捉各种猎物,从象、犀牛到兔子和鹿。各种鱼和龟都被食用。剔去了肩胛骨和甲壳的献祭动物大概是被捆起来放进炖锅的。

商朝时期,人们是实行两餐制的,主要食品有:

1、稷:主要粮食。

2、麻:一般很少做粮食吃,可以榨油。

3、豆:一般煮豆吃。

4、稻:大禹治水时引进到北方,但当时很少吃。

5、麦:从西方引进,但是当时不会磨粉,煮粒吃,但也很少。

6、黍:黄米,主要用于酿酒。

7、水果类:桃、樱桃、郁李、梅、枣,水果也可用于酿酒。

8、鱼:鲫鱼、黄颡(sang三声,给你注音哈哈)鱼、鲤鱼、草鱼、青鱼,赤眼鳟鱼等。

9、肉:羊肉、牛肉、猪肉、野兔、鹌鹑、鸡等。

10、田螺和其他介壳动物:蜗牛、蚌、哈喇、龟、蟹等。

商朝饮酒之风盛行,酒器也很多,几乎任何宴会都要喝酒。在古文献中,关于商纣"酒池肉林"的记载很多。在甲骨文中,还有"毕酒在病"的记载。毕是商朝武丁时期一名著名的贵族大臣,经常跟随在武丁身边。"毕酒在病"是说毕因为喝酒过度伤了身体,从而影响了他随武丁参加某项活动的事情,可见当时喝酒的盛况。在《诗经》中也有反映商朝人喜欢喝酒的文字,说商人喝酒时猜拳行令之声昼夜不停。

在郑州的二里岗,就出土了大量的酒器:有喝酒用的爵、斝、角,用途和现在的酒杯相同;有存酒用的尊、壶、卣、罍,也就像今天的酒罐、酒缸、酒桶;还有和现在的酒壶一样用途盛酒用的盉,但当时的盉比现在酒壶的功能要多一些,可以调酒,也可以温酒。出土的这些酒器,看上去都比较大。有专家说,商朝还没有今天的白酒,当时的酒酒精度较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粮食酿造的米酒,一种是用水果酿造的甜酒。考古人员在河北藁城的商朝酿酒作坊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桃、李、枣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王朝的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代的国土不是一个弥合的整体,而是以都城(大邑)为中心,四周远近散布着几个或几十个属于商朝的诸侯“据点”,在这些据点之间的空隙地带,存在着不听命于商朝甚至与商朝敌对的小方国。其存在形式应当与周朝相近,所以以周朝前期疆域图片作为参考,这也就是说,商朝的国土是疏而有漏,这就是早期大地域国家的政治地理形态

  • 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在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即“下帝”也称天子。因此,执行占卜的神职人员——巫,史等,在商朝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王权神授观下,商朝的法律也都是一“天”与“神”的名

  • 商朝第三次迁都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古耿国的建立,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商书·祖乙》中:“祖乙圯穴(音yi)雪于耿,作《祖乙》。”可惜《祖乙》的正文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上述作为祖乙》序言的一句话,但尚书中的这一句话,首次将耿作为一个国都记载下来,其时代当在祖乙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那么祖乙何许人也?原来黄帝的曾孙喾穴(音ku雪),

  • 商朝繁荣的商业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在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间,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故此商朝又名殷朝。我们称这二百七十多年为商朝的后期,我们所以确知商朝已有文字记录乃因为公元一八九九年以来殷都遗址——即所谓殷墟——的发展和发掘。殷墟出土的遗物,除了大批的铜器、陶器、骨器、石器外,最引史家注意的是无数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至少有十万

  • 商朝第二次迁都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都,指的是夏代商国以及商朝的都城。商族频繁迁都,多因于河患和战乱。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所谓“前”指的是从商的始祖契到成汤迁都于亳准备灭夏的这一时期,又称“先商”时期,共有四百多年,商国在这一时期共进行了八次迁都。所谓“后”就是从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到周人灭商这一时期,共有

  • 商人后裔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兴商亡之后,商人后裔去向了何方,就充满了悬疑。从史书上可以考证的是,一部分商人后裔被分封到了宋国。当时的习俗,不能让贵族宗祀灭绝,因此武王分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后另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另一部分则是箕子朝鲜。箕子是纣王的叔叔,被周朝释放后自己去了朝鲜,后来周天子便将朝

  • 商代第一都城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

  • 商朝时宗教信仰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巫术是人类最原始的宗教形式。从古史数据和人类学理论来看,三代以上,三皇五帝时代的巫觋已比较接近于沟通天地人神的萨满。而夏商周三代的古巫虽带有上古巫觋的余迹,但已转变为祭祀文化体系中的祭司阶层,其职能也主要为祝祷祠祭神灵,而非巫术。三代古巫的记载出现在文字产生之后,这时中国文化已经历了原始发育的很长一

  • 商朝第五次迁都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内。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其他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阳甲骨文的记载。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商都,指的是夏代商国以及商朝的都城。商族频

  • 商朝灿烂的青铜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便被称作为“青铜文明”。我国夏朝、商朝、西周时期正处于青铜时代,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把这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