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的经济管理制度

商朝的经济管理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2/8 10:25:04

商朝在商丘建都210余年后,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初年,亳都(今河南商丘谷熟镇)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迁于隞(今河南郑州),商朝自此开始迁都。后又多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迁都于於殷(今河南安阳),并固定了下来,商朝在殷建都270多年之久,因此商朝也被后世称为殷朝、殷商朝,这是“殷商”称呼等于“商朝”的一个最好的证据,但“殷文化”代表不了“商文化”。

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社会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出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这时的国力达到鼎盛时期。

武丁后,商朝逐渐开始衰落了下来。商代最后一个帝王——帝辛受德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传播文明。

农牧业

商朝的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都比较快。商人从一开始就是一农业为主的部落,商汤曾派亳人帮助葛人种地。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反映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在畜牧业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遗骸外,还有象骨,说明当时北方还有训象。并且掌握了猪的阉割技术,开始了人工养淡水鱼。

手工业

商朝手工业发展很快,青铜器的冶炼与制造都相当成熟,各种常用的器具和礼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成为商代文明的象征。而且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縠,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

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贾。到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吕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为业,又曾在孟津卖饭。

土地

商殷时期的每一个别的公社农民只有通过其所属的公社才能领得自己的份地。正因为份地所有权在法律上属于国王,所以每一个公社农民的剩余劳动也就属于这个最高统一体。

由于公社所有制一般分为“公田”和“私田”,所以在这种公社中,公社农民的剩余劳动是以耕种“公田”的形式而出现的。《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惟助为有公田”、“同养公田”的“公田”,是由原始公社中的“共有地”演变而来,“同养公田”就是说公社的“公田”由公社农民来集体耕种。

赋税

“公田”上的收获物就作为交给奴隶主贵族的一种赋税。

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殷人七十而助”的“助法”。这种助法,按照孟子的看法,就是画地面为井字形,分为九区;八区分配于八家之民,称曰“私田”;其中之一区,八家合力耕作,谓之“公田”。

所以,孟子说:“助者,藉也”。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藉”字应作“耤”,后来误作“籍”。“耤”即“借”字,“耤”(强迫)公社农民的力量来为自己耕种叫做“耤”,字从“耒”即表示其与农事有关。所以赵岐《孟子注》云:“藉,借也,借民力而耕公田之谓也。”郑玄注《礼记·王制》中的“公田藉而不税”时也说:“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恶取于此,不税民之所自治也。”

人口

虽然商代没有人口调查制度的具体记载,但从甲骨文的祭祀卜辞用牲资料中可以间接算出晚商人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代的服饰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就是在商代形成的。虽然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制趋同,但实际上商朝的服饰还是具有相当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比较高

  • 商朝的音乐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代音乐属于巫文明,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使得青铜器的制作水平快速提高,进而促进了商代乐器的制作工艺的发展,再加上商代的占卜成风,巫乐占很大比例,像是在祭祀等重大场合,往往由巫师或巫主持表演本部族的传统乐舞。随着音乐的发展,乐器的出现,标志着在中国古乐律体系初步的确立,表明当时的音乐发展已渐趋成熟。

  • 四羊方尊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的详细信息四羊青铜方尊,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

  • 商朝的都城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亳是商汤在夏桀十五年至仲丁元年时期的商朝都城,商朝前期有十位君主在这里登基建都。商汤迁九鼎于商邑,在此建都12年驾崩;外丙在此建都2年驾崩;仲壬在此建都4年驾崩、太甲在此建都12年驾崩、沃丁在此建都19年驾崩、太庚在此建都5年驾崩、小甲在此建都17年驾崩、雍己在此建都12年、太戊在此建都75年驾崩。

  • 商朝的官僚体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的官僚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所谓的内廷官和外廷官,而这些官员都是中央官员。商朝施行分封制度,地方由诸侯统治,诸侯内部的官吏设置等,目前发现的甲骨文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商朝(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也称殷,是继夏之后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在商朝,王仍然是最高统治者,又称“一人”、“予一人”,表明王权比

  • 商朝的饮食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与从先古时期人们的发明、创造和智慧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商朝时期的饮食发展,就为现代中国饮食名扬世界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煮、腌、蒸、烤等多种制作食物的方式,这要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烹饪方式都要丰富。商朝,农牧业为主的社会,尤其是农牧业,占有极其重要

  • 商王朝的疆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代的国土不是一个弥合的整体,而是以都城(大邑)为中心,四周远近散布着几个或几十个属于商朝的诸侯“据点”,在这些据点之间的空隙地带,存在着不听命于商朝甚至与商朝敌对的小方国。其存在形式应当与周朝相近,所以以周朝前期疆域图片作为参考,这也就是说,商朝的国土是疏而有漏,这就是早期大地域国家的政治地理形态

  • 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在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即“下帝”也称天子。因此,执行占卜的神职人员——巫,史等,在商朝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王权神授观下,商朝的法律也都是一“天”与“神”的名

  • 商朝第三次迁都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古耿国的建立,最早的记载见于《尚书·商书·祖乙》中:“祖乙圯穴(音yi)雪于耿,作《祖乙》。”可惜《祖乙》的正文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上述作为祖乙》序言的一句话,但尚书中的这一句话,首次将耿作为一个国都记载下来,其时代当在祖乙时期,即公元前14世纪。那么祖乙何许人也?原来黄帝的曾孙喾穴(音ku雪),

  • 商朝繁荣的商业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朝在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间,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故此商朝又名殷朝。我们称这二百七十多年为商朝的后期,我们所以确知商朝已有文字记录乃因为公元一八九九年以来殷都遗址——即所谓殷墟——的发展和发掘。殷墟出土的遗物,除了大批的铜器、陶器、骨器、石器外,最引史家注意的是无数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至少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