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73岁高龄的丘处机为何千里迢迢赴西域见成吉思汗

73岁高龄的丘处机为何千里迢迢赴西域见成吉思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4/1/17 17:27:58

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大汗,曾亲率蒙古铁骑,攻伐厮杀横扫蒙古草原,所向披靡,满身刻满了杀戮和征服的印记。丘处机是中原道教全真教的掌门人。两个人的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根本就没有交集可言。

不过,成吉思汗向来有自己的主张,既然他要召见丘处机,也必然有着非常充分的理由,到底是什么理由呢?在崂山太清宫三皇殿东西壁,立着两方石碑,上面刻有成吉思汗“圣谕”,这道“圣谕”正是成吉思汗为丘处机和他掌管的全真教而颁发的。成吉思汗为何要对丘处机和全真教颁发“圣谕”呢?这件事首先得从耶律楚材说起。

当年成吉思汗率领几个儿子以及诸多部下东征西战,统一了蒙古国,并重用汉学派大臣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希望用自己所掌握的儒学来协助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但是,成吉思汗从小就生活在一种弱肉强食的环境中,蒙古也是他通过武力统一的,他根本就不曾了解过儒学。如果耶律楚材告诉他要有仁爱之心,成吉思汗必定会嗤之以鼻,然后继续攻城略地,用鲜血来证明唯有依靠武力才能夺取天下的“真理”。

当时的蒙古国中,耶律楚材是唯一的比较受成吉思汗重视的汉学派大臣,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于是就想到将丘处机介绍给成吉思汗,让他先了解一下道教,有了道教的基础,再给成吉思汗讲儒学就会方便很多。虽然有耶律楚材的介绍,但我们要知道,成吉思汗可是日理万机,他怎么会随随便便就召见一个普通人呢?

关键是丘处机并不普通,当时的他是全真教的掌门人,不仅精通养生之术,而且由于道教的发展和壮大,他本人在民间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我们让时间倒回到1214年的秋天,那一年丘处机为金国办了一件大事。时年山东大乱,杨安儿等人起义反金,金宣宗多次率军讨伐,均无功而返,只好请来丘处机对乱民进行安抚。

据说“所至皆投戈拜命,二州(登州、宁海)遂定”。从此丘处机名声大噪,南宋、蒙古和金国的统治者也因此见识了丘处机和全真道的号召力。而成吉思汗之所以听取了耶律楚材的意见,同意召见丘处机,也是出于这么一个政治因素。

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五月,使臣刘仲禄带着成吉思汗的《召丘神仙手诏》,从阿富汗北疆阿姆河畔西征军营出发,历时七个多月到达山东莱州,“召请”丘处机,丘处机接到诏书时已经是当年的十二月,他不顾73岁的高龄,带领18个弟子,于次年的正月欣然前往蒙古,历尽各种艰辛,他终于在元太祖十七年(1222年)四月初五到达成吉思汗驻地,见到了成吉思汗。

虽然耶律楚材嘱咐丘处机要多用养生术来吸引成吉思汗,但是此次会面,史料上记载,他们谈得最多的还是治国之术。此次谈话中,丘处机为成吉思汗治理山东、河北献出一条计策:“山东、河北,天下美地,多出良禾美蔬,鱼盐丝帛,以给四方之用。自古得之者为大,所以历代有国者惟重此地耳。

今尽为陛下所有,奈何兵火相继,流散未集,宜选清干官为之抚治,量免三年赋役,使君国足金帛之用,黔黎复苏息之安。一举而两得,斯乃开创之良策也……”稳住了山东与河北,那么将来再攻打金国和南宋就会容易得多,如此高招,成吉思汗没有理由不采纳。或许到此时,他才真正的从心里感谢耶律楚材为自己推荐了一位良才。

丘处机在蒙古一待就是近两年的时间,之后便东归,走了一年的时间到达燕京。抵达后,蒙古贵族都争相与其交往,而丘处机也应达官贵人们的请求,住进了白云观。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待在一起的两年时间中,他们到底讨论了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从成吉思汗给丘处机开出的待遇来看,他还是非常赏识丘处机的——他不但授予丘处机虎头金牌和玺书,还颁下“圣谕”,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门赋役。丘处机用道教的道德之心打动了成吉思汗,用道教的世界观去影响成吉思汗,将成吉思汗引入了中原文化的大门,也为后来耶律楚材开展尊儒崇佛之事打开了方便之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掌教潜心修学 一个好打抱不平 丘处机跟马钰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丘处机和马钰的武功分析马钰是王重阳首座大弟子,王重阳死后他便是掌教。马钰更喜欢研读道藏经书,对于武功则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他武功不如丘处机,但胜过郝大通等人。当初孙婆婆被杀,小龙女去寻仇,逼的郝大通险些自杀,就是被马钰救下。马钰当时年过半百,与小龙女占了个平手,可见其武功强弱,彼时小龙女不过二八年

  • 黄金家族:纵横草原400年的统治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金家族的介绍“黄金家族”,广义上指成吉思汗的后人是黄金家族。元朝建立后狭义上黄金家族指,托雷甚至忽必烈一系后裔,成吉思汗的其他后代都不能算。元末留在中原部分的黄金家族融入汉族。逃至漠北部分的黄金家族至瓦剌也先时“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达延汗改制后黄金家族仅限于达延汗子孙,蒙古察哈尔部大汗王廷嫡

  • 李恪:身负隋唐两朝帝王血脉却被诬告谋反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恪的介绍李恪(619-653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英武果敢,深得宠爱。武德三年(620年),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贞观十一年

  • 宋美龄在美国演讲内容:介绍中国英勇抗战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美龄在美国演讲内容议长先生,美国参议院各位议员,各位女士、先生,受到诸位所代表的美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欢迎,令我感动莫名。我事先不知今天要在参议员发表演说,只以为要到此说声"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并向贵国人民转达敝国百姓的问候之意。不过,在来到此地之前,贵国副总统告诉我,他希望我和各位说几句话。

  • 三国东吴:雄霸三国之东的孙家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东吴的历史草创江东汉末黄巾起义时,孙坚随朱儁镇压黄巾,又参与平定西北边乱,以后又受任长沙太守转战于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并立下不少战功。打败横行一时的董卓而进驻都城洛阳,于公元191年(汉初平二年)征讨荆州时战死,侄子孙贲率其将士依附袁术。公元194年(汉兴平元年),

  • 春秋吴国:占据长江下游600多年的姬姓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吴国的历史吴国起源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

  • 宋美龄在美国的演讲为抗日拉来数亿美元物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1943年,中国决定抗日但一筹莫展的时候。她站在演讲台上,激情四射用词准确,希望美国能够倾力帮助中国对抗日寇。这一场演讲的意义,在历史上的成绩也很显著,毕竟,就是这一场演讲,她拉回了美国几亿美元的战争经费支持。那么,这一场演讲,她到底说了什么呢?据说,连丘吉尔都对她赞不绝口。那是2月18日的一天,

  • 李永芳:第一位投降清朝的明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永芳的介绍李永芳(?-1634年),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末将领。李永芳原为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被授为三等副将,并娶努尔哈赤第七子贝勒阿巴泰之女。后随努尔哈赤伐明,授三等总兵官。天聪元年(1627年),李永芳随贝勒阿敏征讨朝鲜,缔盟而

  • 捻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的反清武装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捻军的介绍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孙葵心等。

  • 和尚原之战:宋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军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尚原之战在哪里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以抵御金军在川陕的战略进攻。1130年(金天会八年,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在富平交战,宋军数倍于敌的兵力由于指挥不力、将领临阵脱逃等原因而全线溃退。宋军撤退到兴州(今陕西略阳)、和尚原(今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