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东吴:雄霸三国之东的孙家政权

三国东吴:雄霸三国之东的孙家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2/11 21:25:37

三国东吴的历史

草创江东

汉末黄巾起义时,孙坚朱儁镇压黄巾,又参与平定西北边乱,以后又受任长沙太守转战于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并立下不少战功。打败横行一时的董卓而进驻都城洛阳,于公元191年(汉初平二年)征讨荆州时战死,侄子孙贲率其将士依附袁术。

公元194年(汉兴平元年),孙坚长子孙策投奔袁术,并讨回孙坚部分旧部。公元195年以帮助舅舅吴景对抗刘繇为由,开始向江东发展,实力不断增强。他争取到朱治、周瑜、张昭、张纮等人的帮助,击败了刘繇、严白虎、许贡,迫使王朗、祖郎投降,占领了会稽、吴郡、丹阳的广大地区。

公元196年(汉建安元年),汉献帝在许昌定都以后,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被任命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公元199年(汉建安四年),袁术病死,是年,孙策征伐庐江,孙策又兼并了袁术余部,击走刘勋,继续征伐江夏,大败黄祖;劝降豫章太守华歆,实力迅速壮大。

公元200年(汉建安五年)孙策死,孙策之弟孙权统领孙策旧部,并得到张昭、周瑜、程普等人辅佐。庐江太守李术不服孙权,但不久便被平定。

巩固基业

公元203年(汉建安八年)至公元208年(汉建安十三年)间,孙权先后三伐黄祖,并得到大将甘宁;又派遣贺齐、蒋钦等人讨伐各郡山越(山贼)的叛乱。

公元208年(汉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郡迁徙治所到京城(今江苏镇江)。同年,刘表病死。此时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率军南下,刘表次子刘琮望风而降,随后大败依附刘表的刘备于当阳长坂。占领荆州后,曹操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孙吴。孙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名望很高,在当时很有说服力,但孙权正确地估计了形势,意在与曹操一战,而非主和。

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亦及时返回,陈说曹操军队存在的种种弱点,开战有获胜的希望。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与曹操决战。

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命令他致书曹操实施诈降。曹操信以为真。黄盖选择时机派船逼近曹军,下令同时点燃船上的草料、柴薪,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敌船化为一片火海,曹军死伤惨重。周瑜等率军乘势冲杀,曹军溃败。曹操领残余部队从华容道(今湖北潜江南)逃向江陵,退还南郡,留曹仁等守江陵、襄阳。赤壁之战,吴军凭借三万人大破曹操,这次战役奠定了三国的基础。

孙刘联军乘胜追击至南郡,甘宁绕道攻取夷陵。周瑜、程普、凌统等率军沿江进攻江陵,曹仁败退。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徐州牧。刘备最初分得南郡南岸地,后又从孙权手里借到南郡。不久后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交趾归附。

公元211年(汉建安十六年),孙权听从张纮建议,迁徙治所到秣陵,筑石头城,并将秣陵改名为建业。

荆州之争

公元215年(汉建安二十年),刘备取蜀,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盛怒下的孙权以吕蒙为将,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亦起兵五万赴公安,关羽将三万于益阳与鲁肃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然曹操于此时取得汉中,刘备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只好与孙权议和,承认荆州的长沙、桂阳归孙权,以湘水为界。同年,孙权征合肥,久攻不下,率军退还。在退军路上,孙权被魏将张辽击败。

公元219年(汉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时的孙权看着刘备逐渐做大,旋即改变战略,将矛头指向刘备,联合曹操。孙权任命吕蒙为都督,袭取南郡公安,傅士仁、麋芳等投降;随后又占据江陵;派陆逊取宜都等地。潘璋部将马忠在临沮擒斩关羽等,孙权将刘备势力清除出荆州。

公元220年(汉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荆州牧,封南昌侯。随后孙权以鄂为都城,改名武昌,设立武昌郡。曹丕取代汉室称帝后,孙权被册封为吴王、大将军持使节督交州,领荆州牧。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

公元221年(魏黄初二年),刘备称帝,兴兵伐吴,孙权因蜀军来犯,担心曹魏乘机进攻,便主动向曹魏称臣,并任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迎击刘备。

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不久后陆逊突然反攻,于夷陵发动火攻,大破蜀军,斩杀蜀将张南、冯习、程畿等;蜀侍中马良诱使五陵地区的蛮族人作乱,亦被步骘平定,马良死于乱军。刘备大败,仓皇而逃。

夷陵之战后吴与蜀再次联盟,魏成了吴的主要敌人,吴蜀多年以来对荆州的争夺以蜀的退出而结束。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

建国称帝

公元222年(黄武元年)曹丕出兵攻吴。孙权派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水军拒曹休,以左将军诸葛瑾、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以裨将军朱桓守濡须拒曹仁。十月,孙权临江据守,曹丕也决定亲征攻打东吴。魏军断绝吴军的粮草、援兵,围攻江陵六个月,因吴将朱然的坚强防守而无功而返。东线战事则是吕范大败小胜,朱桓力克曹仁。

224年(黄武三年)八月,曹丕亲率水军第二次攻吴,因遇暴风雨,江水暴涨,只得再次退兵。不久,蜀、吴互通使臣,恢复同盟。225年(黄武四年)五月,曹丕第三次率水师征吴,八月进入淮河,十月到达广陵(今江苏扬州),准备渡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吴国:占据长江下游600多年的姬姓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吴国的历史吴国起源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

  • 宋美龄在美国的演讲为抗日拉来数亿美元物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1943年,中国决定抗日但一筹莫展的时候。她站在演讲台上,激情四射用词准确,希望美国能够倾力帮助中国对抗日寇。这一场演讲的意义,在历史上的成绩也很显著,毕竟,就是这一场演讲,她拉回了美国几亿美元的战争经费支持。那么,这一场演讲,她到底说了什么呢?据说,连丘吉尔都对她赞不绝口。那是2月18日的一天,

  • 李永芳:第一位投降清朝的明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永芳的介绍李永芳(?-1634年),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末将领。李永芳原为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被授为三等副将,并娶努尔哈赤第七子贝勒阿巴泰之女。后随努尔哈赤伐明,授三等总兵官。天聪元年(1627年),李永芳随贝勒阿敏征讨朝鲜,缔盟而

  • 捻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的反清武装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捻军的介绍捻军(1853年——1868年)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孙葵心等。

  • 和尚原之战:宋军以少胜多,重创金军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尚原之战在哪里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1129年(金天会七年,南宋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以抵御金军在川陕的战略进攻。1130年(金天会八年,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在富平交战,宋军数倍于敌的兵力由于指挥不力、将领临阵脱逃等原因而全线溃退。宋军撤退到兴州(今陕西略阳)、和尚原(今陕

  • 永乐城之战:北宋灭掉西夏的梦想成泡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乐城之战遗址北宋与西夏的重要战役之一。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西夏国王秉常听闻宋欲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又名银川砦,今陕西米脂县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永乐城之战宋军伤亡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厢军和保甲等,二十万为后人政治

  • 李孝恭:平定南方位列凌烟阁第二名的宗室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孝恭的介绍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李孝恭的生平李孝恭的祖父李蔚,就是唐国公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隋朝末年,

  • 不当姑苏大才子,只做寿宁好县令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冯当官的时候已经年过六十,当的是县令,当官的目的很明确,为了立功,这看起来怎么有点变味了,红果果的沽名钓誉啊。路上下雨,家仆说先生过来躲雨啊,老冯置若罔闻偏要东张西望,结果被泥石流砸伤脚,编剧来这么一出桥段,除了告诉观众老冯很蠢之外就是浪费观众的时间。还没到县城,前任县官就主动跑来送上官印然后跑路

  • 明朝画家仇英都有哪些作品,仇英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仇英是我国明朝时期的知名画家字实父。善于花人物图,尤其是仕女图。在水墨和白描上都有很深的功底,能够有效的结合多种笔法把画作表现得更加贴切。吴门四家之一的他又被称为“明四家”。仇英是美术史上少有的平民出生的画家,自幼贫寒的他,年幼辍学,之后做过漆工,而后收到了周臣的赏识被收为徒弟,而在历史的记载之中仇

  • 贾岛最出名的5首诗,看看你都读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剑客》1、原文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2、翻译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二、《寻隐者不遇》1、原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2、翻译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