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六大盛世:由400年间8位明君开创的辉煌

汉朝六大盛世:由400年间8位明君开创的辉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96 更新时间:2024/1/30 9:49:10

汉朝六大盛世之一: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文景二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亦大大增强,是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同时也是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的养精蓄锐时期。

汉朝六大盛世之二: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时期,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方面,在这一时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开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汉武盛世,使西汉帝国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成就成为东方文明的骄傲。在这一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在林立于世界的不同文化体系之中居于领先的地位。

不过传统历史学家如司马迁班固和司马光均认为,汉武帝力行中央集权、开疆拓土、独尊儒术、设罝五经博士等政策,虽然在历史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在位中期之后,由于武帝本人好大喜功、放纵享乐、荒诞迷信、残暴多疑、穷兵黩武等种种行为,造成西汉国力、社会经济、人口数量大幅衰退.

当时人民承受这些现象的苦果,生活陷于水深火热,因此他们称所谓的“汉武盛世”,不过在文治学术方面尤为人称道,至于武功方面则通常同情于对人民财货与生命付出过度的损失与牺牲。

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继续他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

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成为封建正统地位地位铺平了道路。

春节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漠南无王庭”。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从此西域成为几大文明交汇之地,汉武帝被称为“冠于百王”。

汉朝六大盛世之三:孝宣之治

孝宣之治,又称为孝宣中兴,是西汉宣帝刘询开创的盛世.

汉宣帝承六世之基业,励精图治,开创了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经济繁荣、民生富庶的局面,故史家谓之为“孝宣之治”,西汉进入极盛期。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

孝宣之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自此,汉朝国力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值得一提的是,汉宣帝执政期间,军事史取得重大进展。具体表现在:1.降服匈奴;2.控制西域;3.大破西羌。

总之,孝宣之治的出现是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大盛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直奉战争简介 两次直奉战争分别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中国北方进行的两次战争。第一次直系获胜。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从此直系势力一蹶不振。北洋政府落入奉系军阀手中。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失败后,于东北图谋再起。1924年9月3日浙江军阀发生战争,张作霖于4日发出响应浙江军阀卢永祥,责备曹锟、吴佩孚的通电,

  • 奉系军阀张作霖鼎盛时期势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一个从草根崛起的人物,张作霖一生的经历,堪称传奇。他出身于一个东北的普通家庭,一辈子只读过三个月的私塾。张作霖小时候过得并不算好,但是个烈性子的人。当年父亲被赌徒打死,张作霖跟二哥去报仇,却误杀了对方。兄弟两人仓皇逃命,二哥被捕,他逃了出来,跟母亲、妹妹到外祖父家里。图为张作霖画像家境如此,再加

  • 600岁故宫如何防火,那么简单介绍下故宫防火系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让国人跟着揪心的同时,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国内的古建。年近600岁的故宫从明朝建成以来,曾经多次遭受火灾。新中国成立后,故宫有了自己的故宫消防排,2016年中队被命名为故宫特勤消防中队。这个编制45人的中队负责故宫博物院及天安门地区方圆3.74平方公里的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实

  • 市舶司: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部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市舶司简介市舶司是中国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

  • 故宫里的大水缸到底有多少口,这些大水缸的作用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紫禁城皇宫中设置铜缸、铁缸,最初的意图就是用来防火的,由于紫禁城中的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极易失火。这些大缸平时贮满清水,宫中一旦失火,即可就近取水灭火。因此,大缸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据说,这些大缸还有一个俗称叫“门海”,取门前之大海的意思,祈望门前的“大海”以水克火,宫里不再发生火灾。那

  •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医术高超的十大神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十大神医中国古代十大神医是指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所属领域是中医和中药。著有作品《扁鹊内经》、《外经》、《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湿热条辨》。古代的神医有哪些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

  • 历史上有哪些叫吴国的地方割据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吴国之一:春秋时期诸侯国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

  • 康熙皇帝儿子们的结局都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熙这个老小子,8岁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为头疼,由此滋

  • 成吉思汗一路往西打仗 征服的国家有半个地球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当年最远打到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

  • 地丁银制度:乾隆时国家人口骤增的因素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丁银制度的朝代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徵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徵,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釐,嗣后直省一体仿行。地丁银制度的内容“地丁银”制度,是指清朝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康熙时,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