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有哪些叫吴国的地方割据政权

历史上有哪些叫吴国的地方割据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21 更新时间:2024/1/16 20:56:12

历史上的吴国之一:春秋时期诸侯国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一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柏举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迁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吴钩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历史上的吴国之二:西汉时期诸侯国

公元前195年,刘邦刘濞为吴王,都于沛(江苏沛县),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在公元前154年,刘濞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中央废除。

历史上的吴国之三:三国时期孙吴政权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历史上的吴国之四: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权

吴国(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弘农,淮南”。

919年(唐天祐十六年),独立建国,改元建制,但统治者并未称帝,仅称吴王。927年(吴顺义七年),杨溥称帝。937年(吴天祚三年),吴帝杨溥禅位于徐知诰,吴国灭亡,历4主,立国35年。

唐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唐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割据江淮,被拜为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902年),唐朝封杨行密为吴王,此时吴国政权初具雏形,国号“吴”由于此。

为区别于前春秋战国之际的诸侯国吴国,以及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吴国,史学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统治者的姓氏称之为杨吴;从地理上看,由于其居于南方,而有南吴之称;又因吴国统治者改元建制前曾为唐朝的淮南节度使和弘农王,所以又称其为“淮南”政权或“弘农”政权。

历史上的吴国之五:元末张士诚政权

东吴是元末张士诚在平江(今苏州)建立的政权,初称周王,后改成吴王,为与朱元璋在集庆(今南京)建立的同名政权(明朝的前身西吴)相区别,史称东吴。

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张士诚;在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至正二十五年(1366年)朱元璋开始对张士诚的势力进攻,张士诚弟名将张士德尤重挫明军(明军大将徐达常言:“唯惧张士德”),惟惜士德之马发狂,被徐达前锋赵德胜擒,于金陵绝食而死,士诚力量大失。

至正二十六年(1367年)十二月包围张士诚所居的平江;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后被押解至应天(今南京),自缢,被部将解救下来。在押往应天的船上,明史载其“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命具棺葬之。”目前苏州市斜塘镇有张士诚墓。

历史上的吴国之六:明朝前身

吴国(1364年-1368年),是朱元璋在中国东南地区称王时建立的政权,首都为应天府(今南京)。为与张士诚在隆平府(今苏州)建立的同名政权相区别,故称西吴。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之后进行北伐和西征,同年攻占大都,元顺帝北逃。之后朱元璋继续消灭位于四川的明玉珍势力和据守云南的元朝梁王。又深入漠北,进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儿子们的结局都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熙这个老小子,8岁登基,做了61年的皇帝,生了50多个小孩,其中儿子35个,活下来的24个(序齿的),女儿二十来个,活下来的不清楚。但是古代皇家的女儿基本上都是政治的工具,皇帝也不宠爱,因此就不提了。大家估计都知道,康熙的儿子们都很牛,所以他晚年的时候出现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令老头儿大为头疼,由此滋

  • 成吉思汗一路往西打仗 征服的国家有半个地球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当年最远打到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淳熙十一年(1184年)前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开禧二年(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多次发动

  • 地丁银制度:乾隆时国家人口骤增的因素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丁银制度的朝代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徵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徵,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釐,嗣后直省一体仿行。地丁银制度的内容“地丁银”制度,是指清朝时实行的赋税制度。康熙时,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

  • 73岁高龄的丘处机为何千里迢迢赴西域见成吉思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大汗,曾亲率蒙古铁骑,攻伐厮杀横扫蒙古草原,所向披靡,满身刻满了杀戮和征服的印记。丘处机是中原道教全真教的掌门人。两个人的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根本就没有交集可言。不过,成吉思汗向来有自己的主张,既然他要召见丘处机,也必然有着非常充分的理由,到底是什么理由呢?在崂山太清宫三皇殿东西壁,

  • 掌教潜心修学 一个好打抱不平 丘处机跟马钰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丘处机和马钰的武功分析马钰是王重阳首座大弟子,王重阳死后他便是掌教。马钰更喜欢研读道藏经书,对于武功则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他武功不如丘处机,但胜过郝大通等人。当初孙婆婆被杀,小龙女去寻仇,逼的郝大通险些自杀,就是被马钰救下。马钰当时年过半百,与小龙女占了个平手,可见其武功强弱,彼时小龙女不过二八年

  • 黄金家族:纵横草原400年的统治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金家族的介绍“黄金家族”,广义上指成吉思汗的后人是黄金家族。元朝建立后狭义上黄金家族指,托雷甚至忽必烈一系后裔,成吉思汗的其他后代都不能算。元末留在中原部分的黄金家族融入汉族。逃至漠北部分的黄金家族至瓦剌也先时“凡故元头目苗裔无不见杀。”达延汗改制后黄金家族仅限于达延汗子孙,蒙古察哈尔部大汗王廷嫡

  • 李恪:身负隋唐两朝帝王血脉却被诬告谋反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恪的介绍李恪(619-653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英武果敢,深得宠爱。武德三年(620年),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贞观十一年

  • 宋美龄在美国演讲内容:介绍中国英勇抗战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美龄在美国演讲内容议长先生,美国参议院各位议员,各位女士、先生,受到诸位所代表的美国人民热情与真诚的欢迎,令我感动莫名。我事先不知今天要在参议员发表演说,只以为要到此说声"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并向贵国人民转达敝国百姓的问候之意。不过,在来到此地之前,贵国副总统告诉我,他希望我和各位说几句话。

  • 三国东吴:雄霸三国之东的孙家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东吴的历史草创江东汉末黄巾起义时,孙坚随朱儁镇压黄巾,又参与平定西北边乱,以后又受任长沙太守转战于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并立下不少战功。打败横行一时的董卓而进驻都城洛阳,于公元191年(汉初平二年)征讨荆州时战死,侄子孙贲率其将士依附袁术。公元194年(汉兴平元年),

  • 春秋吴国:占据长江下游600多年的姬姓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吴国的历史吴国起源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自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