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广“弑父淫母”真相:魏征诋毁前朝抄袭野史

杨广“弑父淫母”真相:魏征诋毁前朝抄袭野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07 更新时间:2024/1/27 22:41:04

核心提示:《隋书》的编撰者魏征等人作为新朝大唐的臣子,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批判旧王朝、诋毁旧统治者的机会,所以经过加工处理后,将这个故事收录进了官修正史。《隋书》的记载正是直接取材于赵毅所着的野史——《大业略记》。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崩逝于仁寿宫的大宝殿,终年六十四岁。

大隋帝国的最高权杖,终于如愿以偿地落到了杨广手上。这一年,杨广三十六岁。十几年的刻苦修行终于为他换来了人世间最辉煌的报偿。

然而,关于隋文帝之死,其时的长安坊间以及后世的诸多史籍却有很多对杨广不利的传闻和记载。这些传闻和记载把杨坚之死描述得既可疑又神秘,其目的无非是向人们暗示:隋文帝并非寿终正寝,而是死于一场政治阴谋。或者说,是死于一场不为外人所知的宫廷政变,而杨广被认为就是这场政变的主谋。

事实果真如此吗?

让我们来看看历代官修正史对于杨坚之死是怎样记载的:

正月二十七日,杨坚抵达仁寿宫。

正月二十八日,杨坚下诏,将朝廷的财政、赏赐之权以及一切大小事务全部交给太子杨广。

四月,杨坚开始感觉身体不适;六月,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七月初十,杨坚病势突然转沉,紧急召见文武百官。弥留中的杨坚躺在病榻上,用尽最后的气力和他的大臣们一一握手话别。场面无比伤感,君臣皆歔欷不已。

七月十三日,杨坚死亡。

上面这些文字见于《隋书·高祖纪》和《资治通鉴·隋纪》。如果史书的记载到此为止,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认定:隋文帝杨坚死得极为从容和安详。对于把江山交给太子杨广,老皇帝不但没有后悔,而且是带着放心满意的心情撒手西归的。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他临终前肯定跟百官们说了许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不要辜负朕之所托”之类的话。

对此,《隋书·何稠传》中记载的两个细节可资佐证:差不多在杨坚与百官话别的那一天前后,他又召见了自己晚年亲信的大臣何稠,命他负责自己身后的殡葬事宜;随后又召见太子,用手摩挲着杨广的脖子,说:“何稠此人做事很用心,我已经把后事托付给了他,行事应当和他商量。”

“托付后事”的细节充分表明临终前的杨坚不但头脑清醒,而且心境平和;“揽太子颈”的细节则更加有力地证明:杨坚的爱子之情仍然不减于往日。换句话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对这个帝国的接班人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上述文字只不过是杨坚之死的故事梗概和版本之一。《隋书》的主编魏征及作者颜师古、孔颍达等人又在《隋书·杨素传》和《隋书·后妃列传》中给出了另一个非常详细而且充满了暗示意味的版本。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隋纪》也基本上原封不动地采纳了这个版本。

这是一个绘声绘色、极富香艳色彩也极富阴谋色彩的故事。

首先在这个故事中闪亮登场的是一个女人——一个据说是天生聪慧、美丽绝伦的女人。

这个女人本是陈朝的一位公主、陈宣帝的女儿,陈朝灭后被纳入隋朝后宫,渐获杨坚宠幸。独孤皇后死后,陈氏“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莫与为比。”

杨坚患病后,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朝廷重臣立刻赶赴仁寿宫,组成了临时内阁。同时太子杨广也奉命入住大宝殿侍奉皇帝。杨广眼见父皇的病势一天天沉重,料定他时日无多,决定早作防备,于是写密信给杨素,向他询问朝廷和百官的情况,并命他作出相应部署,防止朝廷在国丧期间出现动乱。杨素按太子的要求回复了一封密函。不料送信的宫人却误把信送到了皇帝手上。杨坚见信勃然大怒。他还没死,太子和宰相就已经暗中联手在左右帝国政局了,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这无异于谋逆啊!

杨坚正在气头上,忽然看见他最宠爱的妃子陈氏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杨坚问她出了什么事,陈氏流着眼泪说:“太子无礼!”然后哀哀戚戚地告诉皇帝,说她早晨如厕时无意中遇见了太子,而太子欲强行非礼她,她拼命抗拒才逃了回来。杨坚一听,犹如五雷轰顶。他断然没有料到这位温良恭俭的太子到头来居然是个衣冠禽兽!杨坚躺在御榻上,用力拍打着床板大骂:“这个畜生怎么可以托付国家大事?独孤氏误了我,独孤氏误了我啊!”

痛定思痛之后,杨坚急召柳述和元岩入内,说:“传召我儿。”柳述等人刚准备去传唤太子,忽然听见皇帝加了一句:“是传杨勇!”柳述和元岩面面相觑,顿时明白了什么,连忙入阁撰写复召杨勇的敕书。杨素听说此事,立刻报告杨广。杨广随即矫诏将柳述和元岩逮捕,关进了大理狱;然后紧急调动东宫军队进驻仁寿宫,命左庶子宇文述等人控制宫禁出入,命右庶子张衡进入皇帝寝殿,将侍奉皇帝的所有宫女和宦官全部逐出,关在别殿。

当天,仁寿宫就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由于太子在皇帝死前的那一番异常举动,使得朝廷内外对皇帝之死的真相议论纷纷。

陈氏和后宫嫔妃听到皇帝殡天的消息,顿时惶惶不安。当天午后,太子使臣带着一个金匣子来见陈氏,说要将这个匣子赐给夫人。匣子上有一张纸条,上面有太子杨广的亲笔签名。陈氏以为里面是毒药,大为恐惧,一直不敢打开。使者一再催促,陈氏只好战战兢兢地打开匣子。

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匣子里的东西不是毒药,而是几个精致的同心结。

陈氏身边的宫女们又惊又喜,互相说:“这回好了,可免一死了。”

可陈氏却一脸不悦,背过身去不肯答谢。宫女们一起逼迫她,陈氏才勉强向使者拜了一拜。

当天晚上,太子杨广就带着一种得意洋洋的表情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陈夫人的寝室……

故事的结局是:杨广把他父亲的这位爱妃、相当于是他后母的陈夫人奸污了。

《隋书》记载这则“香艳”与“阴谋”故事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把杨广塑造成一个继“夺嫡”之后又“弑父”、“奸母”、“篡位”的无耻小人,一个禽兽不如的流氓恶棍!

简言之,就是要把杨广“妖魔化”。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广夺取太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每当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浓装艳抹的姬妾锁进里屋,

  • 河南之战:汉朝匈奴之间的攻守易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河南之战的介绍秦汉时期的河南地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中的河套平原,位于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是夹在贺兰山、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一块断陷冲积平原。黄河贯穿整个平原,航运便利,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水草丰盛,开发利用早,为中原农业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向往的沃土。作为蒙古高原与陕甘黄土高原

  • 鸡鹿塞:见证汉匈战和历史的军事要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鸡鹿塞的介绍鸡鹿塞,是中国汉代通塞北之隘口。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磴口县(巴彦高勒)西北,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峡谷南口。峡谷贯通阳山(今狼山)南北,谷底平坦。北依汉长城,东邻屠申泽,为汉代西北部门户,扼控穿越阳山之交通咽喉。西汉置塞。塞城临崖建筑,以石砌成,呈正方形,屹立于峡口西侧。鸡鹿塞的历史公元前

  • 金日磾:出身匈奴贵族却深受汉武帝信赖的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日磾的介绍金日磾(jin mìdī)(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初为匈奴休屠王太子,兵败为霍去病所降,进入长安。汉武帝赐姓为金,封御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平定叛乱。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重时,随从霍光接受顾命,辅佐太子刘弗陵,封为秺(dú)侯。汉昭帝即位后,用心辅佐,鞠躬

  • 漠南之战:西汉冠军侯霍去病的初次征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漠南之战的介绍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至六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三次派出十万大军,反击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右贤王部和伊稚斜的作战。漠南之战的过程元朔二年,河南(今黄河河套南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之战(参见河南之战)后,匈奴不甘心失败,先后袭掠代郡(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雁

  • 揭秘:千古一帝秦始皇陵打开后会有多少谜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峦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陵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1974年春天,正在打井的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秦陵兵马俑,然而,时至今日,这座千年皇陵仍旧深埋地下,只是不断

  • 焚书坑儒中被冤枉的秦始皇:只是反对者的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中的秦始皇作为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书同文,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建立了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秦始皇对于我的吸引力和魅力超越了历代君王,真正的千古一帝。历史对于秦始皇的评价褒贬参半,其中最容易拿来说事儿的就是“焚书坑儒”,在中学历史课本、教科书和历代古书的“儒生们”抨击嬴政老人家昏庸无道的斗争武器

  • 为什么秦国会强打起来:源自“耕战”国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之初,魏文侯重用李悝开展变法运动,改革政治,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并同时联合赵、韩两国,积极对外进行集体扩张,北灭中山,西取秦河西之地,给秦国构成致命威胁。文侯死后,其子武侯即位。然而对于秦国而言,来源魏国的威胁并没有随着文侯的死而消失,据《吴子》记载:武侯时期,秦国曾起倾国之兵伐魏,而吴起仅以

  • 武汉会战为什么会输?真相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武汉会战中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

  • 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最大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百团大战时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