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四大游侠:第四位间接害死太子

西汉四大游侠:第四位间接害死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52 更新时间:2024/2/12 12:19:25

西汉四大游侠之一朱家

朱家(人名),秦汉之际的游侠。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以任侠得名。大量藏匿豪士及亡命之人。季布被刘邦追捕,他通过夏侯婴向刘邦进言,得赦免。以助人之急而闻名于关东。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鲁国人都喜欢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

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普通人被救的说也说不完。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他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衣服破得连完整的采色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牛拉的车子。

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楚地的田仲因为是侠客而闻名,他喜欢剑术,像服侍父亲那样对待朱家,他认为自己的操行赶不上朱家。

西汉四大游侠之剧孟

剧孟,洛阳人,西汉著名游侠,誉满诸侯。吴楚叛乱时,周亚夫由京城去河南,得剧孟,十分喜悦,认为剧孟的能力可顶一个侯国,后因用其事为喻大将能威之典。

剧孟是雒阳(今河南洛阳)一带有名的豪侠。他的行为同朱家的行为大致相同,爱打抱不平,扶弱济贫,藏活豪士,不求报酬,因此而显扬于诸侯。他的母亲故世时,前来送葬的车达千乘之多。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六国,以清除晁错为名,发动了叛乱。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带兵出征。周亚夫星夜兼程赶到河南,会兵荥阳。

周亚夫到洛阳后,见到剧孟,大喜,说:洛阳得以保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剧孟没有动,也是在我意料之外的,这样看来,荥阳以东不用发愁了。吴楚举大事不求助剧孟,可见他们成不了大事。三个月内,叛乱平定下来。

天下骚动,亚夫得剧孟如得一敌国,足见剧孟的势力之大,对当时形势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为此,剧孟的事迹虽流传不多,司马迁还是郑重地为他立了传。剧孟死后,家无十金之财。

西汉四大游侠之郭解

郭解,字翁伯,汉族,河内轵(今济源东南)人,汉善相人许负的外孙。其父亲因为行侠,汉武帝时被诛,西汉时期游侠,作为《史记·游侠列传》中的主要人物而著名。

郭解为人个子矮小,精明强悍,不喝酒。他小时候残忍狠毒,心中愤慨不快时,亲手杀的人很多。他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但却能遇到上天保佑,在窘迫危急时常常脱身,或者遇到大赦。

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少望别人报答自己。但他自己喜欢行侠的思想越来越强烈。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但其内心仍然残忍狠毒,为小事突然怨怒行凶的事依然如故。当时的少年仰慕他的行为,也常常为他报仇,却不让他知道。

郭解的侄子依仗郭解的势力,同别人喝酒,让人家干杯。如果人家的酒量小,不能再喝了,他却强行灌酒。那人发怒,拔刀剌死了郭解的侄子,就逃跑了。郭解姐姐发怒说道:“以弟弟翁伯的义气,人家杀了我的儿子,凶手却捉不到。”于是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

郭解派人暗中探知凶手的去处。凶手窘迫,自动回来把真实情况告诉了郭解。郭解说:“你杀了他本来应该,我的孩子无理。”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郭解每次外出或归来,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郭解派人去问他的姓名。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却得不到别人的尊敬,这是我自己的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于是他就暗中嘱托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最关心的,轮到他服役时,请加以免除。”

以后每到服役时,有好多次,县中官吏都没找这位对郭解不礼貌的人。他感到奇怪,问其中的原因,原来是郭解使人免除了他的差役。于是,他就负荆请罪。少年们听到这消息,越发仰慕郭解的行为。

洛阳人有相互结仇的,城中有数以十计的贤人豪杰从中调解,两方面始终不听劝解。门客们就来拜见郭解,说明情况。郭解晚上去会见结仇的人家,仇家出于对郭解的尊重,委屈心意地听从了劝告,准备和好。

郭解就对仇家说:“我听说洛阳诸公为你们调解,你们多半不肯接受。如今你们幸而听从了我的劝告,郭解怎能从别的县跑来侵夺人家城中贤豪大夫们的调解权呢?”于是郭解当夜离去,不让人知道,说:“暂时不要听我的调解,待我离开后,让洛阳豪杰从中调解,你们就听他们的。”

郭解保持着恭敬待人的态度,不敢乘车走进县衙门。他到旁的郡国去替人办事,事能办成的,一定把它办成,办不成的,也要使有关方面都满意,然后才敢去吃人家酒饭。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城中少年及附近县城的贤人豪杰,半夜上门拜访郭解的常常有十多辆车子,请求把郭解家的门客接回自家供养。

元朔二年(前127年),朝廷要将各郡国的豪富人家迁往茂陵居住,郭解家贫,不符合资财三百万的迁转标准,但迁移名单中有郭解的名字,因为官吏害怕,不敢不让郭解迁移。

当时大将军卫青替郭解向汉武帝说:“郭解家贫,不符合迁移的标准。”但是汉武帝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将军替他说话,这就可见他家不穷。”郭解于是被迁徙到茂陵。人们为郭解送行共出钱一千余万。轵人杨季主的儿子当县掾,是他提名迁徙郭解的。郭解哥哥的儿子砍掉杨县掾的头。从此杨家于郭家结了仇。

郭解迁移到关中,关中的贤人豪杰无论从前是否知道郭解,如今听到他的名声,都争着与郭解结为好朋友。郭解个子矮,不喝酒,出门不乘马。后来又杀死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有人又把告状的在宫门下给杀了。汉武帝听到这消息,就向官吏下令捕捉郭解。

郭解逃亡,把他母亲安置在夏阳,自己逃到临晋。临晋籍少公平素不认识郭解,郭解冒昧会见他,顺便要求他帮助出关。籍少公把郭解送出关后,郭解转移到太原,他所到之处,常常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留他食宿的人家。官吏追逐郭解,追踪到籍少公家里。籍少公无奈自杀,口供断绝了。过了很久,官府才捕到郭解,并彻底深究他的犯法罪行,发现一些人被郭解所杀的事,都发生在赦令公布之前。

一次,轵县有个儒生陪同前来查办郭解案件的使者闲坐,郭解门客称赞郭解,他说:“郭解专爱做奸邪犯法的事,怎能说他是贤人呢?”郭解门客听到这话,就杀了这个儒生,割下他的舌头。官吏以此责问郭解,令他交出凶手,而郭解确实不知道杀人的是谁。

杀人的人始终没查出来,不知道是谁。官吏向皇上报告,说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于是就诛杀了郭解的家族。

西汉四大游侠之四朱安世

朱安世,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卒年不详,人称阳陵大侠。朱安世犯法被汉武帝下诏通缉,被捕后诬陷追捕他的公孙贺一家以巫术诅咒汉武帝,导致公孙贺等人的死亡,这成了后来巫蛊之祸的开端。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太仆公孙敬声为人骄奢不奉法,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发后被捕下狱。

时值武帝下诏通缉朱安世而不得,非常恼火。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请求皇帝让他追捕,武帝允诺。公孙贺历经艰辛,将朱安世捕获移送朝廷,眼看着其子之罪将得以赦免。

朱安世自然对逮捕他的公孙贺怀恨在心,于是他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等事件。当时正在病中的武帝大怒,下令追查。

一个通缉犯,在狱中的上书居然能够直达天听,居然能知晓公主和谁私通,知晓丞相等人在甘泉驰道埋偶人诅咒皇帝这种应该是隐秘至极的事情,有司(有关部门)追查公孙贺家族一案,判定公孙贺父子有罪,朱安世的上书,直接导致公孙丞相全族,两位公主,一位万户侯的死亡,真是匪夷所思。

从史书的记载和巫蛊之祸后续发展来看,朱安世诬告一事可能是由江充或者其他人指使。因为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是各方势力为角逐太子之位而对卫皇后、太子刘据及相关人等的血腥阴谋,而在当时公孙贺是卫氏亲属中唯一一个身居高位的。公孙贺之妻、公孙敬声之母,正是卫皇后的大姐卫君孺。

这一年,曾七次为将抗击匈奴的公孙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和儿子死在狱中,公孙家被族灭,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被牵连进此案而死。另外,李广之孙、李敢之子李禹被诬陷勾结李陵投奔匈奴而死。

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和普通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最后太子刘据受诬陷,不得已起兵反抗,兵败后和卫子夫相继自杀,后来虽被武帝平反,但刘据妻妾子女已经全部死于混乱中,唯有襁褓中的孙儿刘病已躲过一劫。

《汉书》言道:“巫蛊之祸起自朱安世,成于江充,遂及公主、皇后、太子,皆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身为汉武帝的皇曾孙,因为巫蛊之祸,尚在襁褓就被下诏入狱,早年的刘询命运如此坎坷,所以又名刘病已,农村人称贱名可养活,成为史上第一位即位前进过牢房的皇帝。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刘询深知民间之事,百姓之苦,方有宣帝中兴之举。那么汉宣帝刘询是如何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呢?原因有三:隐忍不发,积蓄实力汉宣帝即位之时,

  • 秦始皇为什么称祖龙?秦始皇自命祖龙有何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秦帝国“尚黑崇六”,命河曰“德水”,皆缘于秦始皇自命“祖龙”。中国历代皇帝自命“真龙天子”,应该源自那位始皇帝赢政。秦始皇当年自命“祖龙”却是大有玄机所在,其意图则是为继承大统戴上一顶“君权神授”的帽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载: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曾宣扬“五德终始说”,其核心思想即“五德转移,治各

  • 南汉后主刘鋹在位时期文武百官为何都是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上皇帝那么多,但论起最奇葩的皇帝,南汉后主刘鋹绝对算是佼佼者。刘鋹原名叫刘继兴,他是南汉中宗刘晟的长子,十七岁时,刘鋹继位为帝,改年号为大宝,史称刘鋹为南汉后主。刘鋹从小就受到刘晟的重视,但是他得治国能力实在是平庸至极,根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刘鋹继位以后,一门心思玩乐,不理朝政。宦官龚澄枢、陈延寿

  • 在黑土地上寻迹百年中东铁路 从这里读懂整个东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东铁路简介中东铁路(俄语: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简称КВЖД)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日俄战争结束后称中东铁路,即中国东省部铁路之意。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

  • 青帮历史:通过漕运发家 国家越动荡他们却越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帮简介青帮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帮会,又称清帮、安清帮。早先原是清代漕运水手中的一种行会性秘密结社。结社的初衷全在于保卫自身的利益,与官方作斗争。始建于雍正五年至七年间(1727年-1729年)。徒众昔皆以漕运为业,故称粮船帮。大江南北,入帮者颇众。传说最早渊源于明代的民间宗教罗教。最初分布于北直、山东

  • 中国近代两大帮派青帮和洪门哪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帮和洪门什么关系青帮以前的名字叫做“清帮”,是在1726年,也就是雍正四年由钱坚。翁岩和潘清创立的,三个人都信罗教,后来为了避讳,所以就改名为青帮了。而当时有句话叫做青叶红花白莲藕。说的就是青帮,洪门和莲花教。雍正年间,清朝年年打仗,百官贪腐严重。位子传到雍正手上的时候,已经就是个烂摊子了,贫富差

  • 旧上海的青帮的辈分是用哪些字排列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帮辈分排名第一代清字辈指的是金纯,号碧峰,明末南京麒麟门外金家村人氏,乃弃官出家的僧人。金纯使用了据说是达摩老祖定下的前后四十八字作为派系,于是他的法名,便叫做“清源”。第二代静字辈有罗清,甘泉县(或甘肃省)东乡罗家庄,万历三十年赐进士,天启三年拜户部尚书,出家后法名“静清”。陈瀛,字易水,道号静

  • 早期青帮十大帮规 看完颠覆你对青帮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帮十大帮规一、不准欺师灭祖二、不准藐视前人三、不准提闸放水四、不准引水代纤五、不准江湖乱道六、不准扰乱帮规七、不准扒灰盗拢八、不准奸盗邪淫九、不准大小不尊十、不准代髪收人青帮十戒自古万恶淫为源,凡事百善孝为先;淫乱无度乱国法,家中十戒淫居前。帮中虽多英雄汉,慷慨好义其本善;济人之急救人危,打劫杀人

  • 清朝特有的三个官职,只管马匹不管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满族人是从马背上取得的江山,对于马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自从入关后就加大了对马匹的管理,并在中央官制中建立了三个部门用来管理马政。这些衙门是兵部车驾清吏司、太仆寺和内务府上驷院,通常情况下这些衙门的官员只管马而不管人。兵部车驾清吏司车驾清吏司的建制是:郎中,宗室1人,满汉各1人共3人;员外郎,宗

  • 东北青帮访日代表团始末 黑帮被当作宗教团体接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普通老百姓对青帮敬而远之;在法律上,也没有一个政府公开承认青帮的合法地位。青帮虽然未必尽是“黑社会”组织,起码可以肯定不是“宗教”组织,而何以日本一流的学者会认定其为“宗教”呢?这涉及东北青帮何以组团访问日本,何以受到日本帝国政府欢迎之问题。青帮访日团成员10名,随员4名,日本向导3名,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