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为什么要杀了抗金名将岳飞?难道另有隐情

宋高宗为什么要杀了抗金名将岳飞?难道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17 更新时间:2024/2/11 19:32:29

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一千多年来,每一次国人遇到民族危机时,都是鼓舞民族士气的最佳榜样和精神支柱。南宋皇帝退居江南临安(杭州)后,岳飞凭借一己之力,先是收集各路土匪败兵收复襄阳六郡,并以此为基地,练兵三年。后多次率兵北伐,曾经收复洛阳,进军至离故都开封几十里远的朱仙镇,准备收复开封,驱逐金兵。就在金国太子完颜兀术因连续败于岳飞等宋军,眼看开封就要被包围,准备退兵的时候。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兵的故事就发生了。最后的结果是,岳飞被杀,秦桧主导和谈,抗金大业就此失败,收复北方故土的希望从此错失。

宋高宗是南宋的开国君主,秦桧等人都是当世大儒,凭借能力从底层奋斗至宰相的职场能人,最后为什么要在大好局势下,自毁长城,造成这桩千古冤案。还导致秦桧的塑像跪在岳飞庙前一千多年?

一个乱世之中的开国君主,一个乱世之中的当朝宰相,难道真的是那么昏庸、无能,在金国的淫威下,委屈求全?靠出卖岳飞的一人性命,签署卖国条约?

历史并没有这么简单,岳飞作为一个名将,在军事上确实是能力非凡。虽然出身底层,但战术灵活、作战勇敢、治军有方,确实是南宋少见的军事天才。

但,从政治的角度,从朝廷及南宋的现实情况来看,从南宋和金国的势力对比和当时宋金两国的形势来看,和谈确实是更加能够实现和平的方法。

而且,岳飞当时一系列的行为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后期让宋高宗非常忌惮。而且,宋朝的传统的是武人地位低下,文人高人一等。岳飞的地位在当时的朝廷看来,或许并没有后世人看的那么高。就像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不停诛杀辽东总督一样,除去后世政治迷雾后,换将、杀将、退兵等等事情,都不是严重卖国的行为。而且,岳飞的死,也有民心向着和谈的原因。

首先来看当时南宋的情况,也就是宋高宗赵构的情况。

公元1125年,在宋朝作死,联合金人消灭辽朝后,就开始直接面对金人的兵锋。

公元1126年1月,宋朝首都开封被金兵包围,当时金兵并没有想法吞并和灭亡宋朝。因此要求宋朝皇帝派一位亲王去谈判,要求割地。当时为康王的赵构据说是自请前往金兵大营谈判,到达后举止镇定、大方得体,同行的大臣张邦昌则战战兢兢,动不动就伏地痛哭(估计都是后人根据需要杜撰的)。令金人怀疑这个赵构是假亲王,要求换当时的肃王赵枢去谈判。后来赵枢到金兵大营后,随即达成协议,割地赔款。赵枢留下当人质,赵构返回开封。从此赵构的命运被完全改变。

1126年8月,金兵再次南下,11月包围开封。赵构奉命到河北组织勤王兵马,并封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但赵构组织兵马后并没有直接支援开封,估计是没有信心没有实力。因此金兵能两次包围开封,已经显示北宋军队根本没有能力抵抗金兵,更不用说没有军事经验的公子哥组织的新兵部队。赵构先是驻扎在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继又转移到东平府(今属山东)。

1127年4月,金兵退军,并将退位让贤的宋徽宗和临危受命的宋钦宗、文武大臣、赵氏宗族、后宫等三千多人一并掳到北方。史称靖康之祸,成为宋朝甚至是汉族几千年历史上最大的耻辱。

这还不算完,亡国之下的赵构开刚刚开始悲催的皇帝生活。

1127年五月,赵构在北宋幸存的官僚拥护下,应天府登基称帝(河南商丘)。北宋正式灭亡,南宋建立。赵构也就是宋高宗。

在北宋最后抗金、灭亡的几年中,岳飞还是平民青年。当赵构1126年在河北组织勤王兵马时,岳飞也加入了军队,并被划归赵构这个大元帅的统辖之下。从这一年开始,岳飞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及军功一路升迁,但其整个军旅生涯是分为好几段的,根据历史记载,岳飞是四次从军。

第一次是在1122年,宋朝募兵和金国一起攻辽,岳飞第一次从军,后来因为父亲去世,岳飞回家奔丧离开军队。

第二次是1124年,岳飞再次加入军队,并在1126年宋朝大军被金兵击溃,岳飞作为低级军官丢失了身份证明,只能再次离开军队。

第三次是在1126年冬,在河北再次加入军队,后来这个部队归赵构统帅。后来,岳飞身为低级军官,在1127年5月份向皇帝赵构上书,要求坚决抗金,最后被朝廷革职,逐出兵营。

第四次是1127年8月份,他又回到大名府,从新加入军队,继续抗金。并凭借军功,成长为一代名将,一生军功无数,为南宋的稳定做出很大的贡献。

其实后来,岳飞多次离开军队,因为身居高位,战功赫赫,而且朝廷也离不开这个名将,所以每次都被请回。

在1136年,这时岳飞已经凭军功封为武昌郡开国公、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算是宋朝最年轻的国公和一方诸侯。因母亲去世,岳飞未等朝廷批复,就自行解职,离开军队,处理母亲丧事,后来在朝廷多次派人劝解的情况,才在7月回归,并率兵北伐。这个时候,朝廷是支持抗金北伐的。

在1137年,原本皇帝赵构是答应将淮西刘光世的几万兵马划归岳飞节制,让岳飞部下可以增加一倍的。但后来赵构在大臣张俊的提醒下反悔。岳飞后来直接提交辞职报告后,未等批复就擅自离职回家,为母亲守墓去了。后来朝廷派两位大臣苦劝六日,岳飞才回到工作岗位。这一年,岳飞34岁。

所以,岳飞的从军之路并不平坦,而且后来身居高位却有失去本心,持重自傲的意思。越级上报、妄议朝廷大事、擅自离职、不服从安排、不给上司面子等行为都是大忌。对比曾国藩的行为和谨慎,其实和岳飞是完全两类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神宗想改革强国,任用王安石变法为啥半途而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神宗赵顼,生于公元1048年卒于公元1085年,英宗长子,宋朝第六帝。公元1049年正月,宋英宗病亡,二十岁的太子赵顼即位,即宋神宗。这时北宋王朝立国已有百年,很多政策的弊端和社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四方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内政不稳,外患频仍,辽国和西夏在边境地区虎视眈眈.宋朝因武备

  • 三川口之战:北宋西夏百年纠缠的起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川口之战的介绍三川口之战又称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的一次重大战役。参战方兵力宋军不详西夏军十万,伤亡情况刘平、石元孙部全军覆没,以宋败夏胜收场。三川口之战的过程西夏建立以前,元昊就采用联辽抗宋的策略,多次进攻宋朝边境,扩大自己的疆域和掠夺财物。由于北宋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奉行屈辱退让的政策,更加助长

  • 定川寨之战:输了又输的北宋西夏第三场战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定川寨之战的介绍定川寨之战是宋仁宗时爆发的宋夏战争的第三场战事,最后以宋败夏胜收场。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西夏军进攻宋泾原路,于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击败宋军的作战。定川寨之战的过程西夏于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获胜后,气势愈盛,频频攻掠宋西北边地。宋

  • 伪楚:两宋之间仅存在一个月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伪楚的介绍伪楚,国号“大楚”,“楚”,又称“张楚”,“靖康之耻”后,金兵扶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国号“大楚”,“楚”,后世又称“张楚”。从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由于北宋军民的反对,仅存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扰,迅速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宗,占领北宋北方大片国

  • 身为皇帝明明可以享福,但宋孝宗一点都不懈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战乱不是很多,那时候的皇帝明明是可以享福的,但是宋孝宗不愿意,他情愿自己辛苦一点自己亲力亲为,愿意廉政为百姓做点什么。拔掉身边的势力。宰相这个职位从秦朝开始就有了,主要是帮助皇帝干活的,但是宋孝宗一上台就把那些宰相的权利都给削弱了好多,还减少了宰相任职的时间,放在外人来看,这样的做法是在给宋孝

  • 朱棣很喜欢朱高煦,却传位给了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有熟读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继任者是明仁宗朱高炽,他的长子。但是事实上,朱棣最爱的却并不是长子,而是他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朱棣对这个嫡出的次子喜欢的程度到了曾经在立储君一事上犹豫不决,哪怕后来太子确定是朱高炽了,但贵为太子的大哥朱高炽还得处处让着这个弟弟三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

  •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当齐国不战而降,这标志着秦王嬴政仅仅使用十个春秋就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同时也为中国的战国时代画上了句号。那么秦王嬴政在统一了中国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翻开史书,拨开重重的历史迷雾,来探究这段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历史真相。一、在制度上统一1、称谓的改变:在秦朝以前,周天子都称之

  • 桑弘羊: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财政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桑弘羊的介绍桑弘羊(前155年?—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等职。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汉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

  • 秦国名将蒙恬: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世代将门,威震中原。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蒙骜作为秦国将领,先伐韩,后攻魏,共为秦国攻取70余城,在中国历史上亦为罕见,官至上卿。蒙恬父亲蒙武,

  • 犬戎:倾覆西周王朝的游牧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犬戎的介绍古代部落名,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废嫡立庶,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被犬戎占领。曾经强盛一时的西周王朝覆灭。后世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类比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