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无忌对唐朝的贡献

长孙无忌对唐朝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50 更新时间:2024/2/8 10:56:28

长孙无忌深知江山来之不易,身居相位,自然要尽心尽力辅佐唐太宗。贞观初年,有些大臣看到突厥已经衰落,就建议唐太宗趁机兴兵攻取。唐太宗征询朝臣意见时,长孙无忌极力反对,说:“突厥已经衰落,不会骚扰边塞。如果我们深入他们境内,既违背了和盟,又不一定就能取胜。”唐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从而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古人做弩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原太子承乾谋反被废。在重立太子的问题上,唐太宗犹豫不决。长孙无忌主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他说:“晋王仁孝,将来为政能爱民,安定社会,是个守成之主。”太宗于是决定立晋王为太子。

贞观时期,长孙无忌前后执政二十余年,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孙无忌有大功于唐室,又有治国治民的才能,官居相位,本来也是自然的事。可长孙无忌却担心别人会说他是靠裙带关系上去的,心里常常为此感到不安,并几次力辞相职。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正月,刚居相位才半年的长孙无忌,就主动要求辞去相职。唐太宗在他固辞之下,被迫同意。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要封他做司徒、知门下尚书省事,他又力辞不受。他上奏唐太宗说:“我以外戚的身份,位致三公,恐怕人家会说皇上照顾皇后的家人。”这一次,唐太宗没有允许他辞职,并对别的大臣说:“我任官以才为标准。我是看中了长孙无忌的才干,才委他以相职的。”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要授他太子太师之职,又被他谢绝了。

长孙无忌屡辞相职,固然是因为他能谦虚自律,同时也与他妹妹长孙皇后的影响分不开。长孙皇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后,为防止外戚干政,她曾多次劝哥哥不要就任宰相。她还常常提醒唐太宗注意吸取历代外戚专权作乱的教训,请求他不要委政于自己娘家的人。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唐太宗一病不起。临终前,他嘱咐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辅佐太子。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身为辅政,尽力辅佐这个新皇帝。长孙无忌在政事之余,还主持修撰了《唐律疏议》三十卷,系统疏证诠解《唐律》的各项条文。这部法典不但对完善唐朝法规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古代法典。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为何斗不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后宫里的才人,太宗赐号“媚娘”。太宗去世后,高宗将其召入宫中封为昭仪。武则天以其非凡的本领和高超的政治手腕,一步步在大唐皇宫中站稳脚跟。为了寻求更大的权力空间,武则天必须取得皇后的地位。但皇后并非想要就能要的。即使高宗想要封她为皇后,也必须征得一干大臣的同意。第一个反对的当然是长孙无

  • 李唐皇室到底是鲜卑人还是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些人说李唐是鲜卑血脉后裔,从学术上来讲,是不错的,李唐皇室确实有着一部分的鲜卑血脉,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若是特意夸大这一点,就显得有点怪异了。首先,李唐皇室有鲜卑血脉,这一点不可否认,毕竟李唐王朝是建立在魏晋南北朝的废墟之上的,五胡乱华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南下,北方汉地的汉人也开始大规模的南迁

  •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1、唐高祖李渊简介:唐朝开国皇帝,大唐帝国的奠基人,唐高祖李渊简介(566-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

  • 白居易官场主要成就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翰林学士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

  • 白居易的晚年生活:于洛阳安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晚年生活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年12月,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832年,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全数布施

  • 白居易任职苏杭:山塘街由他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任职苏杭: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824年

  • 白居易的仕官生活:贬谪江州成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仕官生活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任左拾遗时,白居易

  • 玄武门之变杜如晦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以为从事中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时,

  • 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避免不了的就是手足相残,公元626年的唐朝就发生了一场为了争夺权力的流血政变。唐朝建立之后,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党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开始明着暗斗,矛盾一触即发,最后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朝江山开始掌握在李世民手中。李世民登基后,就开始论功行赏,其中有五个人功劳

  • 玄武门之变时禁军为何按兵不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确实会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李世民能顺利发动政变,而李渊作为一个开国皇帝竟然没有掌握足够的禁军来预防政变,这是不是不合常理的?其实唐高祖李渊在登基的时候,就从当初太原起义的军队中选拔了几万人作为“禁军”,专门守卫皇宫的安全。而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禁卫军也的确在李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