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井冈山会师经过-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会师经过-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751 更新时间:2023/12/21 9:23:35

井冈山会师简介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井冈山会师后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井冈山会师背景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

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3月下旬,毛泽东率领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砻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

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政治部主任。开始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旋即取消师部,改为6个团由军部直接领导。全军万余人,枪两千余支。

接着在宁冈召开了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军军委,毛泽东任书记。5月4日,在砻市广场举行会师大会,正式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的建立(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

井冈山会师经过

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

1928年2月新城战斗胜利后,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形成。毛泽东派何长工到湘南、粤北去寻找朱德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在江西、福建、广东边境坚持斗争,听说毛泽东已经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便派毛泽覃前去联系。几经周折,两支革命武装终于取得了联系。

1928年4月28日,在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和接应下,朱德、陈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地转移到达井冈山,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

1928年5月4日,根据湘南特委决定,将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政治部主任陈毅。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一、壮大武装力量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会师汇集了湘赣边界革命的武装力量,井冈山业已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汇合点、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中国胜利的出发点。井冈山会师的主要武装力量包括:

1、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

2、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队伍;

3、湘南起义农军;

4、井冈山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

5、根据地内各县组织的暴动队、赤卫队等各种地方革命武装等等。1928年5月4日宣布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统辖3个师9个团计1万余人(后取消建制,红四军缩编为4个主力团,计6000余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规模最大、兵员最多、影响最深、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革命武装部队。

二、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事干部

井冈山会师后,一大批坚定信仰马列主义的工农红军指战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增强了革命信念,培养了革命意志,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敌作战水平。

在伟大的井冈山斗争中,一大批优秀红军指挥员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历经艰辛磨砺,遍尝甜酸苦辣,脱颖而出,锻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代开国元勋。

历数井冈山斗争的参加者,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5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占所有元帅的二分之一;粟裕、谭政、黄克诚3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将,占所有大将的三分之一。

邓华、朱良才、李聚奎、杨至成、杨得志、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赵尔陆、黄永胜、赖传珠14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将。

王辉球、王紫峰、毕占云、杨梅生、李寿轩、肖新槐、张令彬、张国华、阳毅欧、赵镕、姚喆、周玉成、唐天际、曹里怀、韩伟、赖毅、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20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将。

王云霖、王耀南、龙开富、张平凯、赖春风、刘显宜、黄连秋、郑效峰、陈云中、曾敬凡、龙潜、彭龙飞12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将。

毛泽东、谭震林、滕代远、何长工、陈正人、江华、刘型、李立、李克如、吴仲廉、杨立三、张际春、周里、贺敏学、贺子珍、高自立、黄达、曾志、彭儒、段子英、熊寿祺、谭政文、肖明等担任了中央地方重要领导职务。

井冈山会师,保存了一大批红军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造就了一大批国家栋梁和民族精英。

三、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

朱毛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推动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继续向纵深发展,迅速取得了“四至七月四个月的各项军事胜利和群众割据的发展。”

井冈山会师后,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4月底,红四军首战五斗江,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红四军一占永新城,成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5月中旬,红四军取得了草市坳战斗胜利,二占永新城,击破了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进剿”。1928年6月23日龙源口大捷,“打败江西两只羊”,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红四军随即占领永新、莲花,红色割据区域得到广泛推广。

这时,“割据区域计有宁冈全县,永新全县,莲花全县,吉安一小部分,安福一小部分,遂川之北乡,酃县之东南乡一部,横直数百里”,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余万。继茶陵、遂川、宁冈、永新工农兵政府成立之后,井冈山会师促进了红色区域的推广,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应运而生,酃县、莲花工农兵政府宣告诞生。边界各县在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边界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边界党组织得以壮大。边界的地方武装和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得以迅速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进入全盛时期。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井冈山会师更加了解了呢,更多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井冈山精神的时代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井冈山精神是什么?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

  • 戚继光抗倭台州之战-台州之战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戚继光抗倭台州之战台州之战指的是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月至五月发生的战争,在明抗倭的战争中,参将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今浙江临海)附近的新河、花街、上峰岭、长沙等地连续九次挫败倭寇的著名战役。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台州之战背景台州辖宁海、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太平6县,三

  • 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如何评价浑河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浑河血战简介浑河血战指天启元年(1621年)发生在浑河边的一场战斗,其中后金兵约数万人,明军(主要为四川白杆兵4000及戚家军3000)共7000余人。主要军事统帅:努尔哈赤、陈策、童仲揆、秦民屏、秦邦屏、戚金、周敦吉等,以后金惨胜结束战斗。浑河血战发生在哪里?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自起兵攻明

  • 宁远之战详解-宁远之战中明朝的主要将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宁远之战简介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宁远之战详解一、明军准备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于1626年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中国历史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中国历史之最呢?我们来盘点下中国历史之最。1、中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

  •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是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来看看。国人暴动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国人在高压政策下,「道路以

  • 南诏国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诏国简介南诏国(738年-902年),古代国名,是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复二年(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灭亡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世界之最,那么历史上中国历史中的世界之最都有哪些呢?我们来了解下。1、古书上关于夏朝时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记录。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为公元前613年7月。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

  • 长庆会盟碑历史及研究价值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庆会盟简介长庆会盟,公元821年唐穆宗时期,与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双方谈判基本成功,唐朝和吐蕃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碑,双方重申“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此次会盟在客观上使吐蕃社会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长庆会盟碑历史公元821年(唐长庆元年、吐蕃彝泰七年),唐穆宗李恒登

  • 隆庆开关为什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隆庆开关简介隆庆开关指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