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次北伐背景过程 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

二次北伐背景过程 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13 更新时间:2024/1/15 14:06:35

二次北伐简介:二次北伐的背景是什么?二次北伐的过程是怎样的?二次北伐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二次北伐简介

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二次北伐”。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在徐州誓师北伐。在击败军阀张宗昌后,奉系张作霖被迫撤回东北,途中被炸死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华民国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二次北伐的背景

一、历史由来

1928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派联合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政府自称这次战争是1926年北伐的继续,故有“二次北伐”之称。

二、达成一致

1928年1月蒋介石重新上台,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2月2日至7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二届四中全会,改组了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机构,谭延闿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兼任军事委员会主席。

蒋介石为了统一全国,巩固其在国民党内的统治地位,打出了“继续北伐”的旗帜,意图把自己打造成继承孙中山未竟事业的信徒,使国民党各派听其指挥。

而此时的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各实力派,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也都有“北伐”之意。于是,国民党中各派军阀,在相互利用、相互争夺的基础上取得了暂时的妥协,并一致展开了同奉系军阀的战争。

二次北伐的过程

一、开始

1928年2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通过进行“北伐”的决议。会议认为“加倍努力以促进北伐之完成,实为今日不可稍缓之工作”,并通过《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案》。

2月11日,国民政府令军事委员会“限期完成北伐”。之后,蒋介石以“北伐”之名,对军队进行了重新改编。

蒋介石把北伐各军编为四个集团军,自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以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分任第二、三、四集团军总司令。全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全军共40多个军,约70余万人。

北伐部署是:第一集团军沿津浦线北进;第二集团军由津浦、京汉两线间的鲁西和直南向北推进;第三集团军由京绥、正太两线向东攻占石家庄,再转京汉线北进;第四集团军沿京汉线北上,然后四路会攻京津。当时张作霖的“安国军”,参战兵力约40万。

1928年4月7日,蒋介石下总攻击令,各路战事同时发动。第一集团军在鲁南和津浦线进展顺利。7日发起攻击,9日占郯城,10日克台儿庄,中旬占临城、滕县、兖州、曲阜,下旬占莱芜、泰安,5月1日克济南。

第二集团军发起攻击后,在直南首克邯郸,后受安国军重兵相抗,苦战于大名、彰德一带;在鲁西,则连克郓城、巨野、济宁。第三集团军于4月20日冲出娘子关向石家庄进攻。

二、日本干涉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受到日本帝国的干涉。

1928年4月17日,日本政府决定出兵山东;1928年5月3日,公然武装进攻济南。对济南居民和进驻济南的北伐军进行大肆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济南惨案。

面对日本的武装干涉,蒋介石妥协退让,命令部队撤离济南,绕道北进。

三、宣告完成

1928年5月上中旬,北伐军继续向奉军进攻,相继占领石家庄、临沂、德州等地。5月19日,蒋介石调整部署,以第一、二集团军担任津浦线,第三集团军担任京绥线、第四集团军担任京汉线,兵分三路,进逼京津。

5月28日,各集团军开始全线进攻,相继攻占邯郸、石家庄、保定、德州、大同、归绥和张家口等地。5月30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命令部队撤离京津,向滦河方向退却。他本人决定出关。

国民政府委派南桂馨、孔繁蔚为代表到北京与奉系代表张学良、杨宇霆谈判和平接收京津事项。议定国民政府给奉军撤退以方便条件,奉军未完成撤退以前,国民党政府军队不予追击。

6月2日,张作霖见大势已去发表出关通电,于6月3日退出北京。6月4日,张作霖在退往沈阳途中,经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死。

同日,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阎即呈请委任张荫梧为北京警备司令、傅作义为天津警备司令。6月8日,第三集团军商震部进入北京,12日傅作义部接收天津。

6月15日,南京政府宣布“统一告成”,蒋、冯、阎、桂联合的“二次北伐”,也随之宣告完成。

二次北伐的意义

一、结果

6月15日,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要求与各国遵正当手续另订新约。6月20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直隶省改为河北省,旧京兆区各县并入该省;北京易名北平;北平、天津为特别市。

6月27日,张学良返回奉天。7月1日,张通电停止战争,并开始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商洽合作事宜。7月6日,蒋介石及参加北伐的主要将领在北平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举行北伐完成的祭告典礼。

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国民政府劝说张学良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日本为把东北变为它的殖民地,威逼张学良在东北“独立”,借向张作霖吊丧之机,派人到沈阳,威胁张学良说:如果东北不听日本劝告,“

而与暴动的南方达成妥协之类事情,为了维护日本帝国既得权利,则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动”。并声称:日本政府对于东北易帜一事,一定要干涉到底。同一天,日军在沈阳举行大规模演习,向张学良再三示威。

张学良肩负国耻家仇,不顾日本的武力威胁,毅然于1928年底发表通电,宣告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这样,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二、历史意义

蒋冯阎桂联合进行的“北伐”,实际上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北洋军阀争夺北中国统治权的战争。这次北伐,尽管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除了新旧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但旧的矛盾和斗争很快就为国民党新军阀间的矛盾和斗争所取代。

为了欢迎北伐军,山东、河南人民掀起了闯关东的高潮,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

以上二次北伐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文章请看专题及标签。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善后大借款背景 如何评价善后大借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善后大借款简介:善后大借款背景是什么?如何评价善后大借款?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善后大借款简介善后大借款是北洋军阀袁世凯政府为取得帝国主义在财政上的支持,铲除异己军事力量,巩固其反动统治,以办理辛亥革命“善后”为名而向帝国主义列强举借的巨额债款。北洋军阀统治之初,国内混乱,财政空虚,袁政府一开始就卖身投

  •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_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月四日是五四运动纪念日,那么历史上五四运动是怎么爆发的呢?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小编来跟大家说说。先来说说什么是五四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

  • 文献通考的作者是谁-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献通考简介:文献通考的作者是谁?文献通考作者马端临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文献通考简介《文献通考》书名,简称《通考》,宋元之际马端临撰。348卷。因“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谓之‘献故名曰《文献通考》”(《自序》)。记载上古至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的沿革门类较

  • 恽代英生平经历-恽代英纪念馆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恽代英简介:恽代英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恽代英纪念馆在哪?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恽代英简介恽代英(1895年8月12日-1931年4月29日),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

  • 林昭生平经历-如何评价林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昭简介:林昭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林昭?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林昭简介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林昭是其笔名。苏州人。林昭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学学生张元勋的大字报“是时候了”而被划为右派,后因“阴谋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罪,反革命罪”在1960

  • 两弹一星陈芳允-陈芳允简要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两弹一星陈芳允简介:陈芳允简要事迹有哪些?陈芳允的主要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两弹一星陈芳允简介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 五四运动人物介绍_五四运动人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四运动人物事迹有哪些?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你了解多少呢?本文来说说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

  • 梁武帝萧衍生平经历-梁武帝从信佛到灭佛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武帝萧衍简介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

  • 汉安帝刘祜生平经历-汉安帝刘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安帝刘祜简介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即汉安帝(106年—125年在位),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母左小娥,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汉安帝即位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

  • 清末怪杰辜鸿铭生平-辜鸿铭经典事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末怪杰辜鸿铭简介辜鸿铭(1857.7.18-1928.4.30),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