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恽代英生平经历-恽代英纪念馆在哪?

恽代英生平经历-恽代英纪念馆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4/2/13 10:12:53

恽代英简介:恽代英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恽代英纪念馆在哪?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恽代英简介

恽代英(1895年8月12日-1931年4月29日),原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恽代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教官。

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主任,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等。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杀害于江苏南京,年仅36岁。

恽代英生平经历

1895年8月12日恽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恽爵三为清朝知府下属八品官,母亲陈葆云出身于士宦之家,是代英的蒙老师。代英兄妹5人,他排行第二。代英从小酷爱学习,每看到一本好书,便废寝忘食地阅读,非读完方罢休。

1913年,恽代英考入武汉中华大学预科,1915年进中华大学文科攻读中国哲学。恽代英在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1915年,恽代英参加新文化运动,在《东方杂志》、《新青年》上撰文,提倡科学与民主,批判封建文化。

1917年10月,恽代英和梁绍文、洗震、黄负生等创办了互助社。互助社的宗旨是“群策群力,自助助人”。互助社是武汉地区诞生的第一个进步团体,也是中国最早的进步社团之一。

1918年夏,恽代英大学毕业,担任中华大学附中教务主任。

1919--1921年,恽代英在湖北创办利群书社和“共存社”,团结进步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

1920年春,他受少年中国学会的委托来到北京,负责编辑《少年中国学会丛书》。6月,恽代英回到武昌。同年秋到安徽宣城,任省立第四师范教务主任,随读的有李求实、吴华梓、刘茂祥等。

1921年5月,恽代英被迫离开了宣城,只身经芜湖、安庆,来到南京。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被选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任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以其雄辩的才能、生动的文章、热忱的激情,教育了广大革命青年。

1924年,恽代英从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他和毛泽东、邓中夏、向警予等参加了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领导工作,编辑《新建设》月刊,宣传我党原则立场,批驳国民党右派的种种谬论。

1925年,恽代英参与领导五卅运动。

1926年5月,恽代英被党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主任教官。后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宣传部主任,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

1927年1月,恽代英到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工作,任政治总教官,同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行径进行坚决斗争。7月,恽代英奉中央之命赴九江,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委员,参与组织和发动南昌起义。12月,他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

1928年6月,恽代英从香港赴广西贵县,作为党中央的代表出席了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秋,恽代英奉命从香港调到上海党中央组织部任秘书,协助部长周恩来工作。

1929年初,恽代英任党中央宣传部秘书长,负责编辑党刊《红旗》。同年6月,恽代英在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

1930年,中共福建省委在厦门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恽代英代表党中央出席了会议。5月6日,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被关押在南京江东门外“中央军人监狱”,化名为王作林。在狱中,恽代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后来被叛变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特科负责人顾顺章指认,暴漏了身份。

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杀害于南京,年仅36岁。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的领袖和导师恽代英就义前留下的感人肺腑的诗篇。

恽代英纪念馆在哪?

恽代英纪念馆地位于晋陵中路57、59号,地处娑罗巷幼儿园南侧。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恽代英姑父汪仲涵一家曾赁居于此,八十年代被常州市文管、规划部门列为常州市文物控制单位。

纪念馆坐西面东,占地面积738㎡,建筑面积544㎡,是一处两路两进清代传统建筑。整个馆以“青年的楷模恽代英”为主题,通过70多块展板,详细介绍了恽代英的生平和革命生涯。

馆内一共布置了3件恽代英塑像。其中,竖立在主展厅的恽代英全身像由恽代英堂弟、八旬高龄著名艺术家恽圻苍所制,充分体现出恽代英的精神和气质,塑像背景上还展示出周恩来为恽代英所作的题词。另两件塑像,截取了恽代英在黄埔军校和革命起义中的两个场景。

此外,馆内还放置了一台巨大的电子书,从恽代英个人、纪念馆、缅怀纪念、影视作品四个方面对恽代英及纪念馆进行了详细介绍。参观者只要点击屏幕,就可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以上恽代英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文章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历史人物专题及文章标签。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林昭生平经历-如何评价林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昭简介:林昭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林昭?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林昭简介林昭(1932年12月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林昭是其笔名。苏州人。林昭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学学生张元勋的大字报“是时候了”而被划为右派,后因“阴谋推翻人民民主专政罪,反革命罪”在1960

  • 两弹一星陈芳允-陈芳允简要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两弹一星陈芳允简介:陈芳允简要事迹有哪些?陈芳允的主要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两弹一星陈芳允简介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 五四运动人物介绍_五四运动人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五四运动人物事迹有哪些?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你了解多少呢?本文来说说关于五四运动人物事迹。胡适(1891—1962):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193

  • 梁武帝萧衍生平经历-梁武帝从信佛到灭佛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武帝萧衍简介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时,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

  • 汉安帝刘祜生平经历-汉安帝刘祜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安帝刘祜简介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即汉安帝(106年—125年在位),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母左小娥,东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9年。汉安帝即位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百事多艰。首先是河西急报,西域各国不满班超离任以后担任西域都护的任尚的苛政,纷纷叛汉。接着就是羌族起义,这场战

  • 清末怪杰辜鸿铭生平-辜鸿铭经典事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末怪杰辜鸿铭简介辜鸿铭(1857.7.18-1928.4.30),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

  • 枕头山事件经过-枕头山事件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枕头山事件简介一百年前,台湾原住民泰雅族为捍卫土地及民族,发起抗日的枕头山事件。泰雅族人与清兵、日军先后在枕头山爆发惨烈的战役,以争夺这座攸关部落生存的山头。枕头山事件背景枕头山形势险要,过去为兵家必争之地的制高点,山顶有一平台,是炮台阵地遗迹,此地先后发生泰雅族原住民与刘铭传之战役,及泰雅族原住民

  • 民国非常大总统来历-为什么叫非常大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非常大总统简介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是孙中山在广州于1921年5月5日与1922年6月16日第二次护法运动时的职任名称。另有表现孙中山先生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电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其主要剧情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成立了中华民国。但十年过去了,然而国家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 黄埔军校历史黄埔军校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简介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

  • 黄埔军校在哪里-黄埔军校现在还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简介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校舍。民国13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因校址设于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军校在此办到第七期,1930年9月迁往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