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一个官职无权无势工资少 但所有人都趋之若鹜

古代有一个官职无权无势工资少 但所有人都趋之若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4/1/19 20:07:49

中书舍人是什么官职

中书舍人,职官名,中书省的长官。西晋初设置,历代名称和职务不尽相同,南朝时掌诏令、侍从、宣旨和接纳上奏文表等事;隋时主管诰令诏敕;唐时掌管诏令,参与机密,决断政务;宋时参与政令决策,执掌中书省诸事。

中书舍人,周时执掌宫中财政,唐时曾称西台舍人、凤阁舍人、紫微舍人,执掌制诰、诏令、敕旨等事项。中书舍人为掌管中央诏令与皇宫财政的天子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执掌侍从、传宣圣旨、参决百官奏表。

中书省又称紫薇省,唐宋时中书舍人亦称“紫薇舍人”,掌判中书省诸事,“紫薇”亦作“紫微”。唐开元年间,改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不是单纯起草诏令,而是在禁中执掌机密,职权尤重,多至宰相。以年深德重者一人为阁老,独承密命,是唐朝事实上的宰相,号称“文士之极任”。

“紫薇”为中书省之意,明清两朝无中书省,故无紫薇舍人这一官名,紫薇舍人仅可代称中书省的中书舍人。明清之中书舍人虽与先朝同名,实则权职地位大异。


中书舍人是做什么的

中书舍人为天子近侍之臣,地位宠要,其主要职权是掌管朝廷中枢核心政务、任起草诏旨制敕之职的“文权”,以及执掌皇宫财政出纳的“财权”。

中书省为负责政令决策的中央最高权力机关,舍人为天子高级属官之称。中书舍人与天子关系密切,职任重要,须学识渊博,极受天子宠信之人方可担任。

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核心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

中书舍人可就省内所议之军国要政发表处理意见。百官所上议之奏章表状,需经中书舍人进呈皇帝,并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决策时采择,是为勘议权。唐代的中书舍人是文人士子最为企慕的清要之职,所谓“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掌制令决策,为中央最高权力机关。尚书省统辖六部,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

中书舍人是三省六部制中决策层的核心官员。明朝废除三省制,由皇帝直接统辖六部,而中书省的机要决策之权则归于内阁,明朝内阁大学士的职任地位相当于唐宋之中书舍人。

任中书舍人者多为知名文士,其中因善拟制诰而被誉为大手笔者代不乏人。初唐时有颜师古岑文本李峤、崔融等,盛唐时又有苏颋张说孙逖张九龄等,皆以文诰著称。

另一方面,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中书省地位上升,中书舍人侍奉进奏的职掌逐渐发展为参议表章,获得裁决政务的职权,在中枢政局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于是有“文士之极任,朝廷之盛选”之称,是一个既以文采名世,又有极大政治权力的显要之职。能够担任中书舍人的,都是当时政治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


中书舍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至梁,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甚至专断朝政。

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拟草诏旨),多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隋炀帝时曾改称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宋初亦设此官,实不任职,另置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元丰改制后,始仍掌其事。辽属中书舍人院,如主官中书省六房(吏、房、礼、兵、刑、工),起草有关诏令。明清时于内阁中的中书科,亦设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非前代可比。

《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 明代时,中书舍人已为从七品,清沿置。 中书舍人在各个朝代的官职都不尽相同,唐、明、清时是类似现在秘书的官职。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否对中书舍人这一官职更加了解了呢,更多古代官职请关注中国历史栏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代历史上的奇葩官名:专操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年国庆节,我们都能看到雄赳赳气昂昂的三军仪仗队。不光是我们国家,任何一个国家有什么重要的节日或者是政要来访都会以阅兵的方式的来表达尊重。不光是现代,在古代人们也十分重视阅兵。而在清代,有一个专门掌管阅兵的官职,名叫专操大臣。早在夏朝之前的大禹时代就有了关于阅兵的记载。史料中记载,在现今河南涂山附近

  • 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封号:宇宙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宇宙大将军的封号由来宇宙大将军,是梁汉帝侯景的封号。梁武帝死后,侯景立萧纲做皇帝,是为简文帝。侯景自封“相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依汉萧何故事”。十月,又自封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以诏文呈简文。简文大惊曰:“将军乃有宇宙之号乎?”简文帝在位两年三个月,就被侯景毒死了。侯景于是称

  • 历史上这些皇后备受皇帝宠爱 美貌绝非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汉最受宠的皇后陈阿娇:金屋藏娇,汉武帝专宠十年的皇后陈皇后(生卒年不详),名不详,祖籍东阳县(今安徽天长)。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陈皇后为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之女。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子刘彻为太子妃,建元元年(前140年)立为皇后。元光五年(前130年),以

  • 大长秋是什么官:有一人最后做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长秋是什么官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长秋宫,这里的长读作(cháng),因此,大长秋的长也读作(cháng)。秦称将行。汉景帝时改称大长秋,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为皇后近侍官首领,多由宦官充任。官名。皇后的卿。秦名将行,用宦官任职。汉沿

  • 揭秘香港租借给英国100多年的悲惨殖民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39年,中英两国的贸易摩擦终导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清朝被英国打败,英国海军的查理·义律与清朝大臣琦善谈判后签订《穿鼻草约》,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义律根据协议,于1841年1月26日登陆今上环水坑口街一带,并占领香港岛。但清政府认为琦善无权割地而不承认穿鼻草约,并将琦善革职。而当英国政

  • 八一建军节为什么跟南昌起义有关系看了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建军节为什么与南昌起义有关?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2万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

  • 八一南昌起义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昌起义的结果是失败的1927年3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集团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公开化,即所谓“宁汉分裂”。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一方面解聘共产国

  • 清初曾有个十三衙门 究竟是哪十三个衙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三衙门简介十三衙门,机构名。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宦官吴良辅等的建议,设立“十三衙门”,作为内廷机构,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在宫廷内侍奉皇室及其家族,以宦官为主管。十三衙门做什么的十三衙门就是宦官衙门,主管也是宦官。由清朝宦官吴良辅建议设立的机构,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设立“十三衙

  • 清末古田教案始末:英舰开进福建 英美参加会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田教案简介古田教案是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一日发生于福建省古田县的一场教案。当天,古田斋教教徒袭击了其时正于古田华山上避暑的英国传教士史荦伯及其妻儿和随行的其他女性教士,死伤十余人,焚毁房屋两栋。在中国教会历史上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发生于1870年的天津教案。古田教案背景1892年,江西赣州人刘祥兴以钉秤

  • 既然有了清东陵 雍正死后为什么还要埋在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雍正选建西陵,找了种种借口。据原始档案记载,他即位的第七年,命人寻找建陵“吉地”,先受命勘测的人在东陵的孝陵、景陵之旁占卜选择吉地,未找到相宜之处。又选择离孝陵、景陵不远的九凤朝阳山,请来精通堪舆的人相度,又以地势布局不好、穴中的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的理由否决。那么大的陵区找不到理想的葬身之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