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东周享国五百年 却无一位“中兴之主”

为什么东周享国五百年 却无一位“中兴之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30 更新时间:2024/1/21 16:07:28

遥远又遥远的时代,中原大地上诞生了第一个朝,夏朝,夏残暴不仁,商汤伐夏,商代夏成为统治中原地区的王朝。

六百年未过,商纣王残暴不仁,商朝步了夏朝的老路,周文王,周武王两代伐纣,终将商朝掐灭。

东周历史的前半部分,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段,史称春秋时期,春秋三百载,大大小小的国家并立于广阔的中原土地之上,彼时的东周王室,虽名为帝王,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统帅国家的权力。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诸侯争霸,这一段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能人志士,先后诞生过数位春秋霸主,然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随着战国时期的到来结束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掉了智氏家族,三家分晋,大小诸侯相互征伐,春秋时期,诸侯征战,归附强者,战国时期,诸侯征战,灭亡弱者。

周王朝,自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声音就越来越小,当然,虽然姬氏王朝的声音变小了,但天下之人,名义上还是周王朝的臣民。

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期的结束,也是战国时期的开始,春秋末期,基本上就已经奠定了战国时期的班底,齐楚燕秦赵魏韩,战国七雄,七雄争霸,充满了铁血与残暴。

东周王室,为何失去了天下?

周公作《周礼》安定天下,分封诸侯,周王朝打算凭借礼乐制度,控制天下,礼乐制度,若是诸侯遵从,那么效果自然显著,若是诸侯不遵从,效果自然是没有一星半点的。

时代是会发展的,周王朝虽然设置了礼乐制度,但这种制度并不能完全的控制人心,或许周氏王朝崛起的那段时期,天下尽皆臣服,礼乐制度可以大行其道,但随着周氏王朝声音越来越小,礼乐制度终将遭到破坏。

周氏王朝为何丧失了天下,因为分封制度本就不是长治久安之策,分封制度有利有弊,但于长远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为何封建社会讲究大统一的中央集权?正是因为分封制度的不可靠性,分封制度将权力交予地方,若是地方弱小,中央强大,那么中央自然还是主子,若是地方强大,中央弱小,那么中央必将被地方取代。

春秋霸主不就是取代中央的那批人吗?周氏王朝日渐弱小,而地方势力却能够号令全国,好不尴尬。

当然,分封制度在生产力底下的当时还是有作用的,虽然中原辽阔,土地肥沃,但天下贫瘠的地方简直不要太多,周王室不可能事必躬亲,地方事务在那样的奴隶制时期,必然是要交予奴隶主去负责的,人都是自私的,若是地方势力是为了周王室办事,那么必然不会尽心尽力,而若是他们开阔的是自己的疆土,那么必将尽心尽力。

地方势力强大了,中央势力就要弱小,此消彼长之下,中央总有一天要崩盘。

东周的衰落,并不仅仅是因为地方势力的昌盛,东周王室的无法作为也是重要原因。

说实话,自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来,周王室丧失了土地,丧失了金钱,百年的积累毁于一旦,留给东周的,也不过空有声势罢了。

东周从一开始就无法成长起来,内部的不利因素直接导致了东周的衰落,外部各大诸侯又在奋力改革,谋取发展,东周的处境只会越发艰难。

春秋时期,或许周王室还能够勉强维持地位,但到了大秦王朝一统天下的战国时期,周王室只能够做诸侯挟天子的棋子。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朝为什么找不到相应的考古学的证据,有这三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既然夏朝是真实存在过的,可为什么找不到相应的考古学证据呢?笔者推测,可能是以下三个因素造成的:第一,夏朝的国土面积太小了。三皇五帝是传说,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华夏先民们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而历史的发展是延续性的,第一个王朝的出现并不能立刻马上提高生产力,必然延续之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没

  • 武王伐纣背后的历史真相:周灭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古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这一句话成为后世之人在反抗暴政的时候常常说到的一句话。自夏桀王因为宠爱妺喜被商部落推翻之后,商的末代君王纣王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而自己的掘墓人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小部落,这与自己祖先当初的情形极为相似。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道,周武王“闻纣昏乱暴虐滋甚,

  • 中国夏朝以前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历史,从夏朝开始,似乎都比较清楚。夏朝之前,则感觉茫然一片。知道之前有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样一些部落首领,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都不清楚。而且,按照《史记》上讲的,夏朝之前是禅让制,夏朝之后是世袭制。政治制度怎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转变

  • 商朝五大猛将盘点,商朝五大猛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邬文化《封神演义》中人物,于演义第九十一回出现,是一个身高数丈的大汉,使用的一根排扒木作为兵器,曾在孟津夜袭周营,大破诸侯联军,杀死龙须虎,后卒命于蟠龙岭,入封神榜。死后被封为力士星。在《封神演义》中第九十一回出现,是一个身高数丈的大汉,使用的一根排扒木作为兵器,曾在孟津夜袭周营,大破诸侯联军,

  • 历史上的周文王:一代明君,演化周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追谥姬昌为文王。天授元年(

  • 宋襄公泓水之战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639年(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烈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约楚成王以及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曹国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会盟,齐国和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

  • 宋襄公简介宋襄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襄公,名兹父。他的出生年月不详,他是春秋时宋国君。宋襄公其实并非家里的长子,他还有一个哥哥,这个哥哥是庶出的,而宋襄公的母亲是宋桓公的正室,因此这个太子之位当然是宋襄公的,不出意外他还会坐上宋国国君的宝座。这样的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偏偏宋襄公做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在即位的时候,

  • 如何评价宋襄公的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宋襄公作如下评论: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曪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同时司马迁认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用现代的眼光看来,宋襄公在春秋乱世中不切实际地空谈古时君子风度,为了守迂

  • 秦穆公墓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穆公墓占地近十亩,仿古建式油漆彩绘大门,墓冢在院内中心部位,高出地面6米有余。大门前树有清代名流陕西巡抚毕阮篆写“秦穆公墓”四字的高大碑石。秦穆公是秦国发展史上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也是建都雍城的十九位秦君中最为贤明的一位。关于他的事迹在《东周列国志》、《诗经·秦风》等文学作品中多有记述。海内外游人

  • 秦穆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秦穆公在位期间协助晋文公夺取王位,实现秦晋联盟(“秦晋之好”典故的由来)。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也想称霸诸侯,于是秦晋联盟瓦解,秦晋开始对抗!但是秦穆公崤之战中败于晋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