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苗刀:这可不是苗族人用的刀哦

苗刀:这可不是苗族人用的刀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94 更新时间:2024/2/5 21:54:50

苗刀的介绍

苗刀是中国的宝贵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武术刀技,是地道的汉人习武用的刀,非苗人的刀。因其刀身修长形似禾苗,故名为苗刀。

苗刀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这样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

苗刀的记载

明代时打击倭寇(官修《明史·日本传》里说:“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嘉靖实录》里也说:“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日本刀杀伤力巨大非一般兵器所能抵挡。

戚继光以鸳鸯阵大破倭寇。同时因倭寇刀法犀利,明代民间武术家对日本剑道产生浓厚兴趣,通过对日本刀法参考并结合中国武术自身,出现程宗猷的【单刀法选】戚继光编写的【辛酉刀法】。

中国双手刀技又开始出现,苗刀在这时有了刀法,开始全军重视,最重要的就是苗刀抵抗北方蒙古骑兵。从苗刀刀身微弯比武士刀更长结合中国人体质的刀法中,可以看出这就是明代士兵与蒙古骑兵作战,结合了枪术,可以马上冲刺的效果!

明代以前苗刀就是作为皇家卫士专用,在明代时因为刀法的引进苗刀真正的应用到了战场。不过经过几百年变化,苗刀刀法已经脱离了许多日本元素,成为中国特色武术一部分。

苗刀的使用

苗刀刀型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实用价值及高,杀伤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挡。

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陷阵,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迫明戚继光得此刀法,传之于部下,用于冲锋陷阵,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震华夏。”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写: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魏晋两御刀,唐仪刀都是120~160厘米的细长刀,之所以戚继光出现这样的考证。极大的可能就是当时中国双手刀由于多朝代更迭,战局改变,已经停止使用长刀,所以明初全军并不重视长刀的实战以至于埋没。

苗刀的传承

苗刀,是中国兵器时代先进兵器之一,一直以来为皇家御林军(千牛卫,羽林卫)所持,别名:细刀,长刀,千牛刀。足以看出其传承关系。

清朝民间苗刀技术低迷,但没有失传。

民国,民间沧州武术家刘玉春,将中国这类长度120~160,刀身形似禾苗的刀统称为苗刀,这是北洋政府曹锟官方认可的命名!而刘玉春传承下来的苗刀刀法历经几百年变革,是为一路苗刀,已完全脱离日本刀技风格。后来其高徒郭长生结合通臂绝技,创二路苗刀,并且流传至今。

民国开始,苗刀再次在武术界朝气蓬发,引得日本剑道重视,直到后来1991年中国武术团访问日本,应日本剑道强烈要求郭瑞祥表演家传苗刀,荣获金牌,引起整个日本剑道高度重视,至此日本剑道多次邀请中国苗刀高手切磋实战,然而日本剑道败多胜少。

总的说来苗刀过程是这样的::唐刀(仪刃或横刀,更倾于仪刃,由于战场局限,弃用)-倭长刀(唐样大刀,太刀等)-明仿倭御林军刀-苗刀。

中国宋代的确失传了双手刀法,明代的确参考并融合了日本刀技,但是经过几百年变迁,已经成了中华特色的武术技法。与日本剑道区别明显。

可以看出苗刀的基本初型是在明代,并广泛推广使用,明代末期仿倭长刀名“御林军刀”,它刀身修长,共五尺,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且可单、双手变换使用。临阵杀敌,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比。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何在东果格格死后多年追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康熙五十五年,63岁的康熙皇帝突然下旨为一位公主追封谥号,尊为固伦端庄公主。按照康熙年间逐渐成型的皇室公主晋封制度,“固伦公主”乃系清朝皇帝嫡出公主,也就是皇后所生公主的封号,而“端庄”两字更是公主所有追封谥号中的最高等级。那么,究竟是谁能够拥有如此高的荣誉,被“千古一代”康熙皇帝如此推崇呢?按照

  • 换个角度看明朝六大奸臣之一严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严嵩,严阁老。在正史里面,他是被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的,奸相严嵩这个烙印已经牢牢打在他的身上了,翻不得身了。小编写此文,并没有任何替他进行洗白的意思,只是想用小编这浅薄的见识,来简单捋一捋严嵩的一生。天下都说你贪,谁知你一食也只是一菜一饭因嘉靖而发迹要说严嵩,必提嘉靖。这一对君臣都是

  • 明朝神机营:开启世界火器部队的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神机营介绍军队名。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开启了世界上火器部队的先河。清朝沿用明朝军制,设火器营常守卫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时亦扈从。永乐八年(1410年)征交趾(今越南)时,朱棣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铳居前,马队

  • 和珅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和,丰绅殷德是和珅取的名字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清宫剧时,乾隆的爱臣和珅是刷脸次数较多的“熟人”。另外,和珅还有个弟弟叫和琳;在剧中,和珅的府邸被标注为“和府”(后为恭王府);所以,人们都称和珅为和大人。这样的剧情,很容易让人想到和珅和琳二兄弟,应该姓和。可是,和珅的儿子却不姓和,而是名为丰绅殷德,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和珅并不姓和,和珅只是他

  • 回回炮:轰开南宋大门襄阳的冷兵器巨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回炮的介绍“回回炮”又名西域炮,巨石炮,襄阳炮。是一种抛石机,用于战争攻守的武器。这种抛石机不过是在古代抛石机的基础上改良、改进、创新得更加先进、威力更加巨大。十三世纪,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长达六年(公元1267——1273年)之久的宋元襄樊之战。在这次著名的战争中,元军使用“回回炮”先后攻打樊城、

  • 女驸马故事原型:真实的历史原来更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著名才女黄崇嘏的传奇一生,提起黄崇嘏或许许多人都不知道是谁吧?但是若是说起名传千古的那位历史女驸马,可能很多人都听过,黄梅戏的女驸马原型正是因黄崇嘏而来。黄崇嘏也是唐代蜀地之女,唐代蜀地多才女啊!想来薛涛就是,张窈窕也是,这位黄崇嘏也是,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女,若是论其才华,可能

  • 蜀汉四相:四位治国能臣撑起蜀汉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蜀汉四相的介绍蜀汉四相也被称为蜀汉四英其中有: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蜀汉政权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蜀汉四相之一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

  • 田豫:连刘备都欣赏的曹魏北方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田豫的介绍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

  • 白马义从:义之所至生死相随的三国轻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马义从的介绍白马义从原指跟随公孙瓒的那些善射之士,后公孙瓒在与乌桓的对战中,深深的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由于公孙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部队为表达忠心,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

  • 无当飞军:蜀汉的少数民族特种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无当飞军的介绍所谓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蛮夷兵源,所组建的一支劲旅,为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是王平,最后一任统帅是张嶷。张嶷身先士卒,最后与无当飞军一起战阵亡。无当飞军的建立蜀汉政权原来就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迁,和西南夷不是一个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