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叔同:初学佛的人要了解这三件事

李叔同:初学佛的人要了解这三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087 更新时间:2024/2/12 4:05:32

弘一大师,俗名叔同,在家时是民国时期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先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大师出家后为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律藏,著书说法,实践躬行,著作《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及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等,合为近现代佛教律学研究巨著。


李叔同对佛教的贡献

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弘一大师入佛初期,除了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其进修博览而广纳。况,他原是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得做出自己的特色。

对此,林子青概括说:“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他对晋唐诸译的华严经都有精深的研究。曾著有《华严集联三百》,可以窥见其用心之一斑。”

弘一法师一生严守律宗戒律,悲天悯人,生前每次在坐藤椅之前总是先摇一下,以免藏身其中的小虫被压死,其临终时曾要求弟子在龛脚垫上四碗水,以免蚂蚁爬上尸身被不小心烧死,其善心可见一斑。

中国佛教律学,故译有四大律,即《十诵律》、《四分律》、《摹诃借祗律》、《五分律》。为弘扬律学,弘一大师穷研《四分律》,花了4年时间,著成《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记》。此书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弘扬佛法,合为精心撰述的两大名著。


李叔同的说佛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虽为佛法入门的初步,但是非的重要,无论何人皆须深信。何谓因果?“因”者,好比种子,下在田中,将来可以长成为果实。“果”者,譬如果实,自种子发芽,渐渐地开花结果。

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将来报应不出下列:

桃李种长成为桃李——作善报善

荆棘种长成为荆棘——作恶报恶

所以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必须要厚植善因,努力改过迁善,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恶因,而要想免除凶祸灾难,哪里能够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劝大众深信因果,了知善恶报应一丝一毫也不会差。

二、发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的心。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说的要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但须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着我相。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应发以下之三种心:

1、大智心,不着我相,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2、大愿心,广修善行。

3、大悲心,救众生苦。

又发菩提心者,须发以下所记之四弘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或疑“烦恼”以下之三愿皆为我而发,如何说是“愿一切众生”?这里有两种解释:一就浅来说,我也就是众生中的一人,现在所说的众生,我也在其内。

再进一步言,真发菩提心的必须彻悟法性平等,决不见我与众生有什么差别,如是才能够真实和菩提心相应。所以现在发愿,说“愿一切众生”,有何妨耶!

三、专修净土

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努力地修持。但是佛所说的法门很多,深浅难易种种不同。若修持的法门与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与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

在这末法之时,大多数众生的根器和哪一种法门最相契合呢?说起来只有净土宗。因为泛泛修其他法门的,在这五浊恶世、无佛应现之时,很是困难。

若果专修净土法门,则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极乐世界,见佛闻法,速证菩提,比较容易得多。所以龙树菩萨曾说,前为难行道,后为易行道,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

关于净土法门的书籍,可以首先阅览者,《初机净业指南》《印光法师嘉言录》《印光法师钞》等,依此就可略知净土法门的门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叔同为何突然出家:并非厌世欺世,只是人生境界太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还要从他的好友和同事夏丏尊和虎跑断食的经历说起。李叔同比夏丏尊长六岁。他俩气味相投、情同手足。李叔同比之于夏丏尊多少显得豁然,而夏丏尊比之于李叔同又多少显得老成,所以,他俩几乎没有什么年龄上的隔阂。夏丏尊虽是一位忧国忧民且具有一副古道热肠的人,但也正如他自己所以为的那样,在那个时候

  • 李叔同的故事:风流公子抛弃妻子落发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顾李叔同或者说弘一法师的落发为僧,真正影响到的是他妻子的命运。李叔同当年在日本留学,天天,他穿着和服正在画画,突然发觉窗外有什么东西飘然而过,他本能地抬眼朝外张望,看见一个姑娘的美丽倩影。他情不自禁地搁下画笔,冲出画室,和她打招呼。她微笑地站了下来。他用日语夹着手势和她沟通,激动地邀请让她做裸体模

  • 长子西征:令欧洲颤抖的拔都蒙古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子西征的介绍长子西征(1235年~1242年)是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诸王子贵由、蒙哥等从征,因为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军队,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所以被称为“长子西征”或“诸子西征”。蒙古大军实际指挥掌握在前军主将速不台手中,蒙古大军兵锋主要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

  • 隋炀帝杨广真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杨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隋文帝杨坚的死因,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儿子杨广害死的,而然历史上并没有证据能够充分证明此事,所有的说法都是猜测罢了。其实,杨坚之死,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病死的,也就是说是正常死亡的。隋炀帝性情残暴,骄奢淫逸,像秦二世一样,没有几年就把强大的隋朝弄得四分五裂,最终落得个亡国被杀的下场,不得不说这是一个

  • 隋炀帝杨广,一生当中,真如世人所说的那样的昏庸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广(公元569年-618年),即隋炀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别名:杨英,阿麽。华阴人(今陕西华阴)。杨广真如世人所说的那样的昏庸无能吗?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12月前后)到隋开皇(公元589年2月前后)隋朝起兵50余万消灭江南陈朝,杨广在此次南北统一的战役当中功不可没!开皇二十年(公元

  • 杨广“弑父淫母”真相:魏征诋毁前朝抄袭野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核心提示:《隋书》的编撰者魏征等人作为新朝大唐的臣子,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批判旧王朝、诋毁旧统治者的机会,所以经过加工处理后,将这个故事收录进了官修正史。《隋书》的记载正是直接取材于赵毅所着的野史——《大业略记》。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

  • 杨广夺取太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每当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浓装艳抹的姬妾锁进里屋,

  • 河南之战:汉朝匈奴之间的攻守易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河南之战的介绍秦汉时期的河南地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中的河套平原,位于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是夹在贺兰山、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一块断陷冲积平原。黄河贯穿整个平原,航运便利,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水草丰盛,开发利用早,为中原农业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向往的沃土。作为蒙古高原与陕甘黄土高原

  • 鸡鹿塞:见证汉匈战和历史的军事要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鸡鹿塞的介绍鸡鹿塞,是中国汉代通塞北之隘口。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磴口县(巴彦高勒)西北,狼山西南段哈隆格乃峡谷南口。峡谷贯通阳山(今狼山)南北,谷底平坦。北依汉长城,东邻屠申泽,为汉代西北部门户,扼控穿越阳山之交通咽喉。西汉置塞。塞城临崖建筑,以石砌成,呈正方形,屹立于峡口西侧。鸡鹿塞的历史公元前

  • 金日磾:出身匈奴贵族却深受汉武帝信赖的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日磾的介绍金日磾(jin mìdī)(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初为匈奴休屠王太子,兵败为霍去病所降,进入长安。汉武帝赐姓为金,封御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平定叛乱。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重时,随从霍光接受顾命,辅佐太子刘弗陵,封为秺(dú)侯。汉昭帝即位后,用心辅佐,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