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北野战军的由来:西北野战军各纵队历史介绍

西北野战军的由来:西北野战军各纵队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2/12 2:07:13

西北野战军简介

西北野战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简称第一野战军)的前身,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


西北野战军的前身

西北野战军的成立,是为了迎击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晋绥军区第1纵队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所辖新编第4旅、教导旅、警备第1、第3旅,共6个旅2.8万余人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张宗逊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世泰任副司令员,廖汉生任副政治委员,阎揆要任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

3月初,野战集团军以一部兵力出击陇东,以调动准备进攻延安之国民党军。3月13日,国民党军以34个旅25万余人,向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其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所部15个旅14万余人从南线直攻延安。

为了加强陕北地区的作战指挥,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所有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统归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同时,成立西北野战兵团,撤销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番号。

彭德怀兼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副司令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任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任副参谋长。下辖第1、第2纵队(3月17日由晋中入陕归建)、教导旅和新编第4旅,共2.6万余人。

1947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西北野战兵团正式定名为西北野战军。

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副司令员(翌年二月任命赵寿山为第二副司令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任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任副参谋长。下辖第1、第2纵队、教导旅、新编第4旅。并组成中共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彭德怀为书记。8月初,晋绥军区第3、第4纵队入陕拨归西北野战军建制。西北野战军总人数达4.5万人。

10月11日, 由教导旅、新编第4旅组成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罗元发任司令员,徐立清任政治委员。至此,西北野战军已发展到5个纵队和1个直属山炮营,共7.5万人。


西北野战军各纵队

1949年2月1日,遵照中央军委1948年11月1日颁布的《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和1949年1月15日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西北野战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所属各纵队依次改称第1、第2、第3、第4、第6、第7、第8军。

7个纵队改为一野的7个军后,纵横大西北,为共和国的成立立下不朽功勋。现特对7 个军首任军长、政委等情况一一简介如下:

1纵:1946年11月,由原晋绥军区第358旅和独立第l旅编为第1纵队,时有8300人,张宗逊任司令员,廖汉生任政治委员,1949年2月,整编为第1军时共2.2万人。(如今,在全军的七个甲类集团军中,第1军是硕果仅存的原一野的部队。)

2纵:1946年11月,由原晋绥军区第359旅和独立第4旅编为第2纵队,时有86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军时共3.4万人。由王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1953年3月,第2军番号撤销)

3纵:1946年11月,由原晋绥军区独立第2、第3、第5旅编为第3纵队,时有15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3军时共2.1万人。军长许光达,副政治委员朱明(后任政治委员).1952年6月与第1军合并,第3军番号撤销。

4纵:1947年9月,由警备第1、第3旅和骑兵第6l师组成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时11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4军时共1.9万。王世泰任军长,张仲良任政治委员。(1952年9月第4军番号撤销)

6纵:1947年l0月11日, 由教导旅、新编第4旅组成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罗元发任司令员,徐立清任政治委员编为第6纵队时13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6军时共1.4万人(下辖16师、17师2个师,6月新建第18师,人数已经在2万以上)。1953年5月,第6军番号撤销。第6军从组建到撤销,历时4年零7个月。

7纵:1948年7月,以晋绥军区独立第10、第12旅,组成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彭绍辉任司令员,孙志远代政治委员。编为第7纵队时11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7军时共1.1万人(两个师,5月扩充为3师编制,人数已在2万以上).1951年10月5日,第7军番号撤销。

8纵:1948年7月以晋绥军区第11、第14旅和骑兵旅组成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姚喆任司令员。编为第8纵队时10000人,1949年2月整编为第8军时共1万余人(下辖2个师,骑兵旅改建骑兵师脱离其建制)1949年5月29日,第8军奉命与绥蒙军区合并为绥远军区,划归华北军区建制。第8军番号即行撤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西北野战军与“马家军”的血腥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开始接触1947年5月28日,西野左路军前锋教导旅与青马警戒部队接触后,驻扎合水的重兵器营急电通知整骑八旅和整82师师部。整骑八旅旅长马步銮复电:“密切注视共军动向,人数多少,及时电告,不得稍有疏忽。”在西峰的整82师师部接到整骑八旅的电报后,也迅速通知各部队作好战斗准备。当日晚,马生智自合水城

  • 李叔同:从风华才子到水云高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叔同简介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

  • 李叔同:初学佛的人要了解这三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在家时是民国时期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先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大师。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大师出家后为振兴律学,不畏艰

  • 李叔同为何突然出家:并非厌世欺世,只是人生境界太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叔同为什么出家,还要从他的好友和同事夏丏尊和虎跑断食的经历说起。李叔同比夏丏尊长六岁。他俩气味相投、情同手足。李叔同比之于夏丏尊多少显得豁然,而夏丏尊比之于李叔同又多少显得老成,所以,他俩几乎没有什么年龄上的隔阂。夏丏尊虽是一位忧国忧民且具有一副古道热肠的人,但也正如他自己所以为的那样,在那个时候

  • 李叔同的故事:风流公子抛弃妻子落发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回顾李叔同或者说弘一法师的落发为僧,真正影响到的是他妻子的命运。李叔同当年在日本留学,天天,他穿着和服正在画画,突然发觉窗外有什么东西飘然而过,他本能地抬眼朝外张望,看见一个姑娘的美丽倩影。他情不自禁地搁下画笔,冲出画室,和她打招呼。她微笑地站了下来。他用日语夹着手势和她沟通,激动地邀请让她做裸体模

  • 长子西征:令欧洲颤抖的拔都蒙古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子西征的介绍长子西征(1235年~1242年)是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诸王子贵由、蒙哥等从征,因为各支宗室均以长子统率军队,万户以下各级那颜也派长子率军从征,所以被称为“长子西征”或“诸子西征”。蒙古大军实际指挥掌握在前军主将速不台手中,蒙古大军兵锋主要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

  • 隋炀帝杨广真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杨坚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隋文帝杨坚的死因,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儿子杨广害死的,而然历史上并没有证据能够充分证明此事,所有的说法都是猜测罢了。其实,杨坚之死,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病死的,也就是说是正常死亡的。隋炀帝性情残暴,骄奢淫逸,像秦二世一样,没有几年就把强大的隋朝弄得四分五裂,最终落得个亡国被杀的下场,不得不说这是一个

  • 隋炀帝杨广,一生当中,真如世人所说的那样的昏庸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杨广(公元569年-618年),即隋炀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别名:杨英,阿麽。华阴人(今陕西华阴)。杨广真如世人所说的那样的昏庸无能吗?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12月前后)到隋开皇(公元589年2月前后)隋朝起兵50余万消灭江南陈朝,杨广在此次南北统一的战役当中功不可没!开皇二十年(公元

  • 杨广“弑父淫母”真相:魏征诋毁前朝抄袭野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核心提示:《隋书》的编撰者魏征等人作为新朝大唐的臣子,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批判旧王朝、诋毁旧统治者的机会,所以经过加工处理后,将这个故事收录进了官修正史。《隋书》的记载正是直接取材于赵毅所着的野史——《大业略记》。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无疑是杨广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杨坚

  • 杨广夺取太子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炀帝杨广,又名杨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为晋王,在南下灭陈和抵御北方突厥的过程中,他立有大功,并笼络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长杨勇的太子地位。杨勇由于生活奢侈,渐渐失去了隋文帝的欢心。杨广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节俭,伪装出生活俭朴,不好声色的样子。每当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浓装艳抹的姬妾锁进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