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伯虎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真实的唐寅是怎样的?

唐伯虎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真实的唐寅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83 更新时间:2024/2/18 8:04:09

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明四家之一、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在影视剧《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的形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让这个名字变得家喻户晓。“才高八斗,漠视功名利禄”是他的代名词;聪明绝顶、足智多谋的他能够在任何困境中化险为夷;有着誓死不沾任何官职的信念和世事通透的本心,因此对当时权势滔天的宁王不屑一顾、几经折辱;又对华府的丫鬟秋香动了真心,执着追求。这部电影中所塑造的唐伯虎,几乎完美无瑕,风度翩翩,不禁让人好奇世间如此美好人儿的一生究竟如何?

明成化六年(1470)出生于苏州的唐寅就是电影中唐伯虎的原型,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据说他的祖上有前凉的陵江将军、晋昌太守的唐辉,还有唐朝凌烟阁的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所以唐伯虎的家族史也算是战功赫赫。

到了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时,家道已经不如从前,于是其父在姑苏吴趋坊皋桥开了间酒馆谋生,后来娶了丘氏为妻,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唐伯虎。唐伯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不同常人的天赋,记忆力超群,读书速度也很快。

少时读过书又好字画的唐广德认识到了儿子超凡的天资,决心认真培养他,努力重现祖上繁华,于是开始重金聘请名师大家教导儿子书画知识。

几年之后的唐伯虎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题材上的书画上都表现出很高的造诣。而后又因诗文、书画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其中被后人与他并称的“吴中四才子”中的祝允明、文徵明就是这时候认识的。

欢乐的日子到了弘治四年(1491)开始下滑,二十一岁的唐伯虎开始经历亲人、好友的离世,这年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唐伯虎亲自为其书写了墓志铭。过了两年,弘治六年(1493),唐伯虎的蒙师沈隐君逝世。弘治七年(1494)止弘治八年(1495)是唐伯虎万分悲痛的两年,不仅父亲离世,母亲丘氏、妻子徐氏、儿子、妹妹相继在两年之内去世,父亲留下的家业也逐渐衰落。虽几番消沉,但为了完成先父的遗志,在好友祝枝山的劝说下,开始准备科考入仕。

弘治十年(1497),唐伯虎参加录科时与好友张灵去宿妓喝酒的事情,被当时监考的提学御史方志知晓了,果不其然这次考试名落孙山,后来还是经历几番周折、说情,才勉强同意让他参加乡试。

在弘治十一年(1498),唐伯虎参加了乡试,高中解元。于是在第二年他决心参加会试,整整一年闭不出户努力钻研,希望能够取得头筹,他为了以示决心还写下了“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这样的豪言壮语。皇天不负有心人,同年,中应天府乡试第一。

拔得头筹的唐伯虎一时间得意忘形,生活更是放荡不羁。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入京参加会试,过度膨胀的他认为自己可以夺得会元,一举拿下三场科举考试的第一名,成就美名。于是在会试结束后,到处找人吹嘘,说这次的会元非他莫属。

但是命运也在此时给他来了顿当头棒呵。他不仅没有当成这场会试的会元,还遭受了牢狱之灾,也为他往后的人生悲剧埋下伏笔。

这年的科举漏题被揭发后,震动朝野,皇帝明孝宗朱祐樘下令彻查。据明代官方的《明孝宗实录》记载:“翰林学士程敏政假手文场,甘心市井,士子初场未入而《论语》题已传诵于外,二场未入而表题又传诵于外,三场未入而策之第三、四问又传诵于外。”

唐伯虎也被牵连其中,最终虽不是因为会试作弊被罚,但由于唐伯虎在考前曾花钱向给事中华昶奏学士程敏政乞文的事实,即便他为自己辩解用于送人而非是会试题目,但是这番瓜田李下的行为,皇帝明孝宗自然是丝毫不信。于是唐伯虎被免除了参加科举的权力,从此仕途无望。

唐伯虎也因经此一难,丧失了对仕途的信心,开始淹没在诗画之中,终日游荡江湖,这时的命运仿佛在逗着这位大才子玩。

正德九年(1514)的秋天,本来与仕途绝缘的唐伯虎被当时权势滔天的宁王花重金请去入幕做官。就在他兴冲冲前去做官,认为自己的机会终于到来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大救星宁王朱宸濠竟然是要造反。欲哭无泪的他急中生智,开始装疯卖傻,就连当庭裸奔这种事,他也毫不犹豫地做了。幸亏这般,正德十年(1515),唐伯虎因“疯了”被宁王放还。

宁王的叛乱后来被王阳明所平息,虽然证明了唐伯虎的选择是正确的,但他也因为装疯卖傻的原因,彻底臭名远扬,做官这条路已经完完全全被堵死了。所以历史上的唐伯虎并不是厌恶官场,而是命运的捉弄让他毫无希望。可能也是因为多次打击,被放回的大才子只剩了生命中的最后八年时光。

唐伯虎回到故乡,为了求安慰,以李白做寄托,开始酗酒,也导致了他身体状况日渐衰落。他虽终日写诗作画亦能卖出不少,但是由于当时价格较低,所以他的生活变得日益穷困,基本依靠朋友接济度日。

他从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子,变成了一个落魄的绝望书生、穷困画家。于嘉靖二年(1523)十二月二日,因病逝世,时年五十四岁。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评价唐伯虎:“寅少法初唐,如雩杜春游,金钱铺埒,公子调马,胡儿射雕。莫年脱略傲睨,务谐俚俗。”一语中的,是评书法,亦是评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胡善祥为什么会被废掉后位,胡善祥的生平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朝是个盛产奇葩帝王的时代,也是个拥有四位废后的时代。明宣宗的原配皇后胡善祥就是明代一位废后,她曾多次引得天下哗然。那么,这样一位因贤而得颂的皇后,为何成为了这样的一位“不幸者”呢?一 、以贤闻名的一代皇后永乐十五年(1417),皇太孙朱瞻基达到了适婚之龄。婚姻本就是人生大事

  • 嫫母是个怎样的人,黄帝为何要娶嫫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嫫母,又称丑女,中国古代传说中黄帝的次妃,貌丑而贤德。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其实还有“四大丑女”,嫫母便位列其首,且是黄帝的妻子。如果说“四大美女”代表的是自然美,那么“四大丑女”代表的便是心灵美,这四

  • 甄宓为什么输给郭女王?甄宓的死和郭女王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甄宓,即文昭甄皇后,名不明,相传为甄宓 ,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这是魏晋流传最广的赞颂女子容貌的一段话。其作者是枭雄曹

  • 三国名将庞德实力怎么样,庞德选择归降曹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庞德绝对是三国中,猛将中的佼佼者。庞德,字令明,其勇武过人,本是马腾的属下,后随马超征战。后来马超归降刘备,庞德则归降曹操。在襄樊之战时,曹仁被关羽所困,庞德欲带兵去解樊城曹仁之围。当时,由于庞德的故主马超在刘备那里,他的哥哥庞柔也在刘备那里,所以有的人就对庞德有所猜疑,觉得他会趁机投靠刘备。但庞德

  •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为何失误,最后让司马懿死里逃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如果在上方谷一役上杀掉司马懿,那也许诸葛亮之后也不会去世了。对于诸葛亮来说,火烧上方谷的计划原本天衣无缝,一向小心谨慎的司马懿也落入到了诸葛亮的圈套当中。只是诸葛亮万万没想到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把大火全部扑灭最后让司马懿死里逃生。肯定有人认为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最大的失误就是因为没算到下大雨,其实

  • 历史上著名的黄天荡之战是怎样的,黄天荡之战宋军主要将领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129年,金军再次南下并且攻破南京,宋高宗只能继续南逃,但金军依然紧追不舍。1130年,宋军在南京栖霞水域阻截金军,黄天荡之战就此展开。在这场战役中,宋军主要将领是韩世忠还有他的妻子梁红玉,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他们的事迹。那最后的结果宋军先胜后败,但黄天荡之战对于宋军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可以

  • 李成器是什么身份,李成器为何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皇子们来说,皇位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了,生活在皇家的人,为了夺得皇位,可以不择手段,即便是杀掉自己的亲人也在所不惜。但是唐朝时期却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人,但是为什么他居然坚决要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自己对这个皇位没有任何的想法呢?一、一个教训。这个教训就

  • 三国王平是个怎样的人,王平为何选择投靠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蜀汉虽然相对弱小,却是名将辈出。其中,就五虎上将来说,更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在刘备建立蜀汉的过程中,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这五虎上将,无疑立下了赫赫战功。不过,在蜀汉建立前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等人则陆续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当然,对于蜀国来说,并没有一下子进入到武

  • 历史上的刘娥是什么样的,刘娥的才能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最近热播的古装传奇剧《清平乐》中,以宋仁宗的一生为历史主线,从而展开剧情。在剧中,我们知道宋仁宗才十三岁的时候就即位了,由皇太后刘氏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到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去世后,才开始亲政。那么,历史上的刘太后是什么样的呢?历史上的这位刘太后可以说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了。从蜀地孤女到

  • 三国谁是第一猛将,与吕布在虎牢关前大战的人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分天下,三国时期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曹魏政权(曹操),蜀汉政权(刘备),东吴政权(孙权),这三个政权都想统一天下。战乱年代,打天下就需要武将。三国时期,武艺高强者也有很多,还有人按武力值编了首打油诗,“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从这个排名,我们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