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的故事,汉文帝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汉文帝的故事,汉文帝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2/10 5:25:2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节选自《道德经》

汉文帝一生信奉老子的《道德经》,运用老子“无为”的思想理论来治天下,他热衷于求道,于是就有一些旁门左道之人乘机来浑水摸鱼。这里得提两个代表人物。

1.公孙臣

公孙臣千里迢迢从鲁地到京城,对汉文帝首先吟了一隐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原来是“同道”中人啊。汉文帝对这个公孙臣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于是请公孙臣上坐。

公孙臣坐下后,言归正传,直接对汉文帝提了一条有关“国家命脉”的建设性意见:“秦得水德,汉在秦后,当为土德,土是黄色,不久必有黄龙出现,请陛下下令将文武大臣的衣服一律改成黄色,以应天命。”

汉文帝很重视这件事,就询问丞相张苍(接灌婴的位)此事。张苍却道:“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本就是一家,秦朝是水命,汉朝亦是水命。”

汉文帝见两人意见相左,不好裁决,便暂且搁下这件事,他的意思是得用事实来说话。而事实证明张苍在治国安邦方面很厉害,但在故弄玄虚、装神弄鬼方面,还是有“备”而来的公孙臣更胜一筹。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春天,陇西的成纪说他们那里有黄龙出现,有地方官吏为证(很怀疑是公孙臣从中作的梗)。这回汉文帝想也没有想,就信以为真,便马上封公孙臣一个大官来做:博士。

从此,公孙臣一跃成了汉文帝的宠臣,而张苍却被打入了冷宫。汉文帝可谓大事聪明,小事糊涂。这样的后果是:封了一个公孙臣,来了更多公孙臣。

2.新垣平

赵国的新垣平,从小就干鸡鸣狗盗、骗钱骗色的事。听说汉文帝宠爱公孙臣这样的“得道中人”,便胡乱学了几句术语就上路去京城了。汉文帝听说有个得道高人求见,此时已“走火入魔”的他自然来者不拒了。

“臣望气前来,愿陛下万岁!”新垣平一出场就显得与众不同。

“你望见什么气了?”文帝顺着他的意思问道。

“长安东北角上,最近有神气氤氲,结成五彩。臣听说东北是神明所居住的地方,现在有五彩会聚,分明是五帝在那里。这是上天对咱大汉的厚爱啊!陛下可就地立庙,以求永远得到神的保佑啊!”

汉文帝剧照

这些骗人的话,按理说像汉文帝这样精明、这样聪明的人,一眼就能识破,但他素来信妖魔鬼怪。当年满腹经纶的贾谊总想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打动汉文帝,以得重用,但不料,汉文帝除了对他的“鬼话连篇”感兴趣外,对其举世名篇《治安策》和《过秦论》都不是那么热衷,直到贾谊感伤至死后,才进一步实施“与民休息”政策,也算是对贾谊在天之灵最大的安慰了。

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朝政稳定了,百姓安居乐业,“胡强南劲”又得到安抚,四海升平,汉文帝“饱暖思神灵”。听了新垣平的“吹嘘”后,文帝二话不说,就让他负责在五彩聚集的地方建造庙宇。这下,新垣平便充分发挥其与生俱来的建筑方面的才能了。从选地到大兴土木,他极尽奢侈之能事。

庙宇建成后,汉文帝亲自去验收,但见那庙宇气势庞大,祠堂中共设“东、西、南、北、中”五个殿,并配有青、黄、黑、赤、白五种颜色。黄帝居中,设汉为土德(跟着公孙臣走没有错)。但见里面香烟缭绕,阴霾至极,人在其中便如身在云里雾里一般。

“好一片祥云的瑞气啊!”新垣平抓准时机来了这么一句。这句马屁拍得正是时候,汉文帝闻言大悦,当即封新垣平为上大夫。

两个“布衣”一跃实现了鲤鱼跳龙门,看来汉文帝就是汉文帝,当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啊!随后在新垣平的“帮助”下,汉文帝又干了三件震古烁今的事来。

第一,在朝廷最重要的午门边建造五座帝坛。为了让汉文帝更加信任自己,新垣平开始装神弄鬼,一次在午门弄了“五帝下凡”的怪事。据后来汉文帝回忆说,他当时只看见路边站着五个穿着青、黄、黑、赤、白的人,只一恍惚间就不见了。文帝以为五帝真的下凡来了,也不管朝中文武百官上朝方便不方便,在午门外筑起五座帝坛,用猪、牛、羊、马等牲畜来祭祀。

第二,改文帝前十七年为元年(汉史中称后元年)。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改年份呢?这还得“归功于”新垣平。新垣平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汉文帝作出这样的惊世之举。“太阳一天之中能两次直射大地。”按他的话的意思,就是每天的太阳可以东边升起然后东边落下,或者从西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了。这样荒谬的话连小学生也知其真伪,但那时已陷入魔道的汉文帝却信以为真,于是下诏改元,以顺天意,诚为悲也。

汉文帝、窦皇后剧照

第三,在汾阴建造庙宇。自从新垣平在朝廷“东南边”花重金建造了一座供五帝祭祀的“庙宇”后,因为得到了汉文帝颁发的“神仙许可证”,一时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新垣平于是充分发挥“经商”的头脑,在他的“提示”下,汉文帝又在午门开了一家分店。因为午门是朝在文武百官必经之地,那里的五座神庙的生意自然也火的不得了。

新垣平并没有因此就满足。他又建议汉文帝在汾阴的水上再建造一座庙宇。理由是:旷世之宝周鼎沉入泗水多年了,他见汾阴有金玉之气,想是周鼎又要重出江湖了。

汉文帝问:周鼎不出,谁与争锋。

新垣平答:周鼎不出,庙宇先行。

眼看左一个庙、右一个庙、东一个庙、西一个庙、上一个庙、下一个庙,这庙宇修得没完没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朝中终于有人忍无可忍了,到汉文帝那里状告新垣平了,罪名是:装神弄鬼,满嘴胡话,欺君罔上,罪不可恕。

汉文帝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霎然从魔道中清醒过来。于是沉默了多时的张释之该出场了。

这个全国最高司法厅厅长兼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对新垣平进行了突审。新垣平装神弄鬼有一套,但在张释之软硬兼施的突击下,他的心理防线立马便彻底崩溃了,如实交代了自己“行骗”的全过程。结果可想而知,新垣平不但被砍了头,而且还累及到家族老小。正验证了一句古话:善恶到头终有报。

不久,公孙臣也被汉文帝赶回老家了。行骗的风虽然被制止了,但汉文帝的噩梦并没有就此结束,一个叫邓通的小人又浮出了水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宁远大战明朝能取胜的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明与后金爆发宁远之战。双方大战四天,最终以后金撤兵告终。此战是明朝与后金屡败屡战后的第一个胜利,对于稳定关外的军事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军之所以能在不利条件下取胜,大体上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背水一战的决心。由于袁崇焕的抗命,使得宁远地区的明军成了一支孤军。面对

  • 康熙是如何确立雍正为下一任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君王、皇帝多如牛毛,其中,能够与唐宗宋祖那样具有文韬武略的皇帝相媲美的不多,而清圣祖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就是这不多之中的佼佼者。一般说来,被后世誉为“祖”的都是开国皇帝,可康熙帝如果从满清正式立国算起,应该是第四代,即便是从定鼎中原后算,也是第二代,然他却被后世谥号为“圣祖”

  • 汉文帝和邓通是什么关系:历史上的传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通的简历如下:籍贯:蜀郡南安人。学历:小学未毕业。擅长:空谈、拍马屁。绰号:黄鼠狼。他的绰号叫“黄鼠狼”是有原因的。邓通土生土长在农村,又没有一门技术,按理说一般人都会选择“脸朝黄土背朝天”来过一生。但邓通却并没有守在那个穷山村,而是决定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他的目标很明确,选择直奔当时的政治、经

  • 历史上宁远大战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出沈阳,十七日西渡辽河,直逼宁远。 此时孤城宁远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险恶。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他在众将士面

  • 汉文帝未卜先知开创盛世!汉文帝刘恒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文帝后三年(公元前161年),匈奴老上单于(稽粥)病死,儿子军臣即位。汉文帝知道后,还是按老规矩,派宗室翁主出嫁给军臣单于,再续两国“翁婿”之缘。军臣单于得到了美貌如花的翁主,本已心满意足,但无恶不作的中行说不断在他耳边吹风,最后军臣单于最终只得作出“得了夫人又出兵”的决定。汉文帝后六年(公元前1

  • 张玉书是谁 张玉书为何获得康熙大加赞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官员都不是特别出名,出名的官员都是跟皇帝有故事的,就好比说索额图、隆科多、年羹尧、和珅等,这些官员还都不是宰相。清朝的在宰相除了刘墉之外,康熙时期也有一位气量大的忠臣,曾经康熙对百官出了一个问题,只有他答出了标准答案。他就是宰相张玉书。顺治十八年,张玉书考中进士,从此进入

  • 雍正继位之谜:雍正究竟是正常继位还是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继承大统到猝然离世,雍正13年的帝王生涯由生到死全是谜,似乎他的每一步都有如影随形的“污点”,以至于本来的“康雍乾盛世”竟被戴有色眼镜看人的后世史学家硬给改为“康乾盛世”。而在江湖野史中的雍正形象更是不堪入目,他的皇位来得不明不白,他蒙骗康熙欺凌弟辈,贪暴嗜杀酷爱抄家,最后被仇家取了项上首级一命归

  • “康乾盛世”三位皇帝谁的国库钱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清朝大家的印象就是觉得清朝太封建了,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朝代,不是想着走出去,而是闭关锁国,面对敌人的入侵,也只是忍辱负重,让人觉得可悲又可恨,这其实也不能责怪当时的皇帝,毕竟也是形式所趋吧。众所周知,清朝的皇帝有康熙、雍正、乾隆,那这三位皇帝哪一位留下的财富最多呢?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康熙,康熙在世时

  • 康熙乾隆六次南巡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代十二个皇帝中,只有康熙和乾隆两人有南巡的记录,且次数都为六次。同样是南巡,康熙和乾隆又有所不同,不管是在花费上,还是出行的性质上都有很明显的区别。康熙分别与二十三年、二十八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和四十六年进行南巡。在这六次南巡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康熙都在办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当然,除了治

  •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6世纪中叶,澳门逐渐在广东地方政府的默许下,成为了葡萄牙商人的据点以及天主教在远东的传教中心;教宗更是在1576年宣布正式成立澳门教区。这样,澳门成为天主教向中国内地传教的一个基地。在中国传教异常艰难,不仅皇帝禁止传教士进入,基督的教义也与中国的习俗冲突。为了归化中国人,传教士利玛窦将基督教儒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