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怯薛军: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禁卫军

怯薛军: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亲自组建的禁卫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94 更新时间:2024/2/8 11:07:40

怯薛军名称由来

《元史·兵志二》:“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

怯薛(Keshig)并非单纯的战士,他们是成吉思汗钦点的禁卫军,最早是由百人的贴身护卫发展为一万人的勇猛军队,包括1千名宿卫,1千名弓箭手,8千名散班。这一万怯薛军由纳牙阿统领,没有可汗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调动包括纳牙阿将军。战时,怯薛直接受可汗号令,可汗前往战场,必有怯薛护驾。

这些禁卫军平时则负责管理,包括督导宫廷执事、照顾马匹及维护辎重。成吉思汗所建怯薛共一万四千人。担任宿卫的怯薛人员称“怯薛歹(Keshigtai)”,从万户、千户、百户那颜子弟及随从中选拔,分四班宿卫,轮番宿卫,每番值卫三昼夜,称四怯薛。

怯薛人员除宿卫外,也分任大汗(大王)的冠服、弓矢、食饮、文史、车马、庐帐、府库、医药、卜祝等事。任事者一概世袭。诸王亦各有怯薛。入元后怯薛歹成为近侍大官。出任随朝官员后,仍接番直入宫廷服役。

随着元皇朝的建立,其行政职能,已由依仿汉制所建立的中书省官僚机构所取代。军事护卫也由逐步扩大的诸侍卫亲军来担承。怯薛在军事上的作用,已只是轮番宿直禁廷,而极少直接使用于征战。因此,人元以后的怯薛组织,与其把它视为军事组织,毋宁说它是一个给侍内廷的上层人物的特权集团。

怯薛军的人数

辽金时期,蒙古高原各部首领的斡鲁朵都有称为那可儿(伴当、伙伴)的亲兵组成卫队,兼作各种服役,这种父权制主仆关系由来已久。成吉思汗即蒙古大汗位后,便着手进行改组整顿御林军的工作。

他降旨道:“昔者,朕仅有担任白昼警备任务之侍卫七十人,负责夜间警备任务之宿卫八十人。今赖长生天之助力,得天地之赞助,匡普天下之百姓,俾入朕一统之制。今当拣选十户官、百户官、千户官、万户官之子弟人为卫士,俾满万数而为怯薛军。”

建立了一万人的怯薛,其中火儿赤(箭筒士)一千人,客卜帖兀勒(宿卫)一千人,秃鲁花(散班,质子军)八千人,大多数是万户、千户、百户、十户的子弟及其随从。这支队伍,当时称为大中军,是最大最精锐的部队,也是以征调子弟入质来控制臣下的手段。

成吉思汗给怯薛以很高的地位,宣布在外千户若与大汗怯薛争斗,千户有罪。怯薛分四番入值,每番三昼夜,护卫大汗,还从事大汗斡鲁朵的各种服役。

服役分工种类繁多,有火儿赤、昔宝赤(鹰人)、必阇赤(文书)、札里赤(书写圣旨者)、宝儿赤(厨师)、云都赤(带刀者)、玉典赤(门卫)、速古儿赤(尚供衣服者)、玉烈赤(裁缝)、烛剌赤(掌灯火者)忽儿赤(奏乐者)、八剌哈赤(守城者)、阿塔赤(牧军马者)、帖麦赤(牧骆驼者)、火你赤(牧羊者)等,这些内廷服役的职务是世袭的,后来总称为怯薛执事。

四番怯薛各有怯薛长,由成吉思汗时称为“四杰”的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的亲族世袭担任。大蒙古国时代,怯薛作为大汗的内臣,实际上参预军政事务的管理。大汗死后,各斡耳朵都保留一定员数的怯薛。诸王也建立自己的怯薛。除蒙古人外,怯薛中还吸收了一批色目人和汉人。

怯薛军的保留

入元以后,大都和皇城的一般军事防务改由五卫亲军担负,但万名以上的怯薛依旧保留,备受优遇,每年有江南户钞作岁赐。怯薛成为元朝高级军政官员的最主要来源。官员以怯薛出身最为显贵。

四怯薛长在朝中担任最重要的官职,如元世祖忽必烈时的四怯薛长安童、月赤察儿、忽都答儿、玉昔帖木儿,在朝中任中书右丞相、知枢密院事、中书平章政事、御史大夫。怯薛歹作官,径由怯薛长官推举,皇帝直接任命,不经中书省议奏,称为“别里哥选”。

最显贵的怯薛官可以一开始就授予一品大员,但阀阅低微的怯薛歹也有个别出任九品小官的。各品秩内外官都有怯薛歹出身的人员,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的不平等待遇在怯薛歹入官时同样存在。

汉族怯薛歹多是元朝勋旧的子弟,元成宗铁穆耳以后,元廷明令不得再收汉人、南人入怯薛。作随朝官员的怯薛歹,依旧保持原来的执事身份,按规定日期入宫廷服务。

有些元代文牍记载这种双重身份,如宝儿赤某太师、速古儿赤某丞相。有些怯薛执事发展成专门官衙,如以几百名速古儿赤组成侍正府,由宝儿赤领尚膳院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高宗那么长寿,为什么54岁就不干了?真相太令人震惊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历史上的长寿皇帝,刨去传说而没有史料证实的和不算正式朝代的(比如南北朝五代十国),前三甲自然是八十九岁的清高宗乾隆、八十二岁的武周开国皇帝兼末代皇帝武则天,八十一岁的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一生颠沛流离,父兄被擒、母妻被辱、子女死于非命,可以说国破家亡,自己也被金兵吓得失去了生育能力,惨得不能再惨

  • 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算不算是中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什么元朝在历史上存在感那么低呢?这主要是明朝和清朝对元朝历史总是轻描淡写。明朝人为什么对元朝轻描淡写呢?因为明朝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而元朝是打败了汉族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汉民族一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而且在明朝的时候,蒙古人和汉人还是对立的矛盾,明英宗的时候,蒙古人

  • 元朝为什么定都北京?因为两位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是蒙古人马上得到的天下,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让北京城成为了首都。北京城也第一次的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的首都。可是对于蒙古人来说,为什么会把首都放在北京呢?虽然很多人都对忽必烈的这种做法不解,但是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都城都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都城对于全国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其实元朝的蒙古统治者把都城定

  • 折御卿:带病出战病逝军中的北宋开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折御卿的介绍折御卿(958年-995年),府州(今陕西府谷)人。北宋开国名将,静难军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次子,泰宁军节度使折御勋之弟。折御卿出身云中大族,事宋太祖,随太祖征河东,大破苛岚军,擒军使,杀刺史,活捉大将,四次徙官为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多次击败契丹军。淳化五年(994

  • 中兴四大家: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兴四大家的介绍中兴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

  • 历史上元朝元上都是怎么被毁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上都在元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元朝实行两都制度以大都(今北京)为首都,上都为夏都。从忽必烈时期开始,一般每年夏历二、三月从大都出发,“北巡”上都,八、九月返回大都。元惠宗(顺帝)暑期每年夏历四月从大都出发,九月回到大都,皇帝每年在上都居留的时间近半年之久。皇帝巡幸上都时,扈从人员有后妃、太子和蒙

  • 瓦子:在宋代兴盛的古代娱乐场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瓦子的简介瓦子又称“瓦市”、“瓦肆”、“瓦舍”,为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在宋代以前,城内街道上一律不准开设店铺。晚上

  • 宋朝时对官员的权力约束:官员不敢进酒店吃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故事或典故等。有些老规矩,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规范了官员的行为,约束了权力的泛滥,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老规矩之一:“官员不入酒肆”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官员却不敢进酒店吃喝,因为官员一旦在酒店杯觥交

  • 为什么宋朝称呼方腊的教派吃菜事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吃菜事魔的解释吃菜事魔,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古代官方人士对于流行于民间的诸宗教教派并不详加甄别,对于行动诡异,不食荤酒的各个教派,如宋代民间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吃菜事魔。吃菜事魔的记载(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於是贤士惴栗,中材解体,销

  • 王安石原为致富的青苗法为何使穷人愈穷而富人亦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苗法是什么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是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由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主要是改变旧有常平仓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