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算不算是中国历史

蒙古人统治下的元朝算不算是中国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50 更新时间:2023/12/8 6:38:29

为什么元朝在历史上存在感那么低呢?这主要是明朝和清朝对元朝历史总是轻描淡写。

明朝人为什么对元朝轻描淡写呢?因为明朝是汉族人建立的朝代。而元朝是打败了汉族人建立的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

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汉民族一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而且在明朝的时候,蒙古人和汉人还是对立的矛盾,明英宗的时候,蒙古人甚至反扑打到了北京城。所以明朝虽然也承认元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但是对元朝确实不怎么感冒。

再说清朝。清朝照理说和元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但是清朝和元朝其实是有仇的,因为清朝的祖先是金人,而金国正是被蒙古人给灭掉的。再说了,清朝想要把自己打扮成和明朝一样的很正规的朝代,所以他也不会给元朝什么好脸色看。

中国历史学家在主观上一直承认元朝,它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相当重要,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尤其武功方面,元朝偏重于军事扩张,在化上造诣不高,没有创造自身可以让大众接受的文化,因此续国寿命不长,只有立国八十年,加上蒙古帝国时期一百来年,和之后的大清满族人统治相反,所以没着重讲授。

首先元朝从一统中原到被明朝取代也就百年,时间较短,仅89年,所以也没什么好提的。

第二,元朝这几十年里,基本就没太平过几天,前期一直在搞阿里不哥争位战争、璮叛乱、灭宋战争、平定海都、远征缅甸、远征爪哇、远征日本、远征越南。后期则是权臣内讧,政变不断,然后就是民不聊生大起义时代。

再者虽然元朝被明朝取代,但灭亡的只是元朝而不是蒙古,当时的蒙古族被赶回北方,虽然元气大伤但仍然对明朝的北方仍然有较大的威胁,甚至当时的蒙古依然有再次入住中原的野心,在这种情况下对元朝轻描淡写,可以减轻蒙古在民众的影响。

在中国主流的汉人心中,蒙古毕竟是外族,元算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所以减少一些影响算是找回一些自卑或者是自尊。忽必烈建立元朝,虽然吸纳了一些汉文化,但其最高统制层内部是弃用汉文的,能进入高层的汉入整个元朝寥寥无几,且已被蒙化。

朱元璋北伐,元朝最后一任皇帝率三万多蒙古人避退回蒙古草原,走时更不能把朝内文件典籍留下。因此明人修元史,大致也是隔山买老牛,杜撰的成分居多,很多描述更是以汉文化的思维硬套。其施政方针是蒙化汉族民众。而不是象满清那样汉化自己,以求利于统治。

“元朝”就是一个国家被外族统治的历史,甚至当年清兵入关建立清朝,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被外来力量侵略统治,并且长达好几百年!现在说起来,两个外来侵略并统治中原的民族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了,但这是历史发展、历史融合的结果。

元朝历史短,在中华历史几千年面前自然提到的内容肯定少。而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当然不能狭隘的去探究民族之间的当权与被当权问题,况且现在大家确实都共同属于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大中华,都是大家庭的成员。每个民族书写的历史都是“中华历史”。

我们应该以历史为鉴,自强自立,团结一心,强我中华!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为什么定都北京?因为两位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是蒙古人马上得到的天下,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让北京城成为了首都。北京城也第一次的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的首都。可是对于蒙古人来说,为什么会把首都放在北京呢?虽然很多人都对忽必烈的这种做法不解,但是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都城都是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都城对于全国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其实元朝的蒙古统治者把都城定

  • 折御卿:带病出战病逝军中的北宋开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折御卿的介绍折御卿(958年-995年),府州(今陕西府谷)人。北宋开国名将,静难军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次子,泰宁军节度使折御勋之弟。折御卿出身云中大族,事宋太祖,随太祖征河东,大破苛岚军,擒军使,杀刺史,活捉大将,四次徙官为府州观察使、永安军节度使,多次击败契丹军。淳化五年(994

  • 中兴四大家: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兴四大家的介绍中兴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

  • 历史上元朝元上都是怎么被毁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上都在元代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元朝实行两都制度以大都(今北京)为首都,上都为夏都。从忽必烈时期开始,一般每年夏历二、三月从大都出发,“北巡”上都,八、九月返回大都。元惠宗(顺帝)暑期每年夏历四月从大都出发,九月回到大都,皇帝每年在上都居留的时间近半年之久。皇帝巡幸上都时,扈从人员有后妃、太子和蒙

  • 瓦子:在宋代兴盛的古代娱乐场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瓦子的简介瓦子又称“瓦市”、“瓦肆”、“瓦舍”,为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在宋代以前,城内街道上一律不准开设店铺。晚上

  • 宋朝时对官员的权力约束:官员不敢进酒店吃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老规矩,史书上称之为旧制、故事或典故等。有些老规矩,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规范了官员的行为,约束了权力的泛滥,宋朝就有这样的老规矩。老规矩之一:“官员不入酒肆”在宋朝,尽管京城开封餐饮业很发达,大酒店遍布大街小巷,官员却不敢进酒店吃喝,因为官员一旦在酒店杯觥交

  • 为什么宋朝称呼方腊的教派吃菜事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吃菜事魔的解释吃菜事魔,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古代官方人士对于流行于民间的诸宗教教派并不详加甄别,对于行动诡异,不食荤酒的各个教派,如宋代民间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吃菜事魔。吃菜事魔的记载(宋)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於是贤士惴栗,中材解体,销

  • 王安石原为致富的青苗法为何使穷人愈穷而富人亦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苗法是什么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是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由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施行。主要是改变旧有常平仓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贷给农民、城市手工业者,以缓和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

  • 从《清明上河图》中发现十个关于宋朝的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唯一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而近日开展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石渠宝笈特展”更是让这幅尘封几百年的传世珍宝再次令世人“疯狂”。据了解,人们为看《清明上河图》需要排队6小时,但真正能与这幅经典作品面对面品鉴赏阅的时间却“不到三分钟”。那

  • 大元帝国为何未过百年大限的梦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世所共知,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帝国,中世纪蒙古铁骑天下无敌,雄心勃勃征服世界,他们在欧亚大陆上创造了惊世的战绩,但他们雄霸世界的年头并不长。 有人言蒙古帝国纵横世界400年,其实远没有那么长,从整个蒙古帝国的成年寿命期来计算,崛起于13世纪初的蒙古帝国,其五大汗国:大汗汗国、察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