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共谈判为什么会失败 蒋介石输在了哪里

国共谈判为什么会失败 蒋介石输在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33 更新时间:2024/2/3 2:58:57

1、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民心。任一场战争都必须赢得民众足够的同情与支持或者最少得获得一定程度的默认,这场战争才能取胜。八年的抗日战争使中国经济受到极大破坏,人民的生活极度贫困,迫切需要尽快恢复生产、改善生活,享受抗战胜利的成果。

但是蒋介石没有看到这一点,或者他虽然看到了,却无视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蒋介石以武力统一了中国,这使他深信军事万能,悍然发动内战。战事未起,国民党首先在民心这个最重要的胜利因素上输给了共产党。

2、蒋介石没有及时实行民主。蒋介石没有认真想过,他的几万黄埔军为何可以打败上百万的军阀部队,却对付不了数量有限、装备落后的红军。

直到彻底失败逃到台湾后,他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当初他之所以能以几万人的部队打败北洋政府的百万军队,是因为他当时代表了孙中山的自由民主理想。而同样的道理,他的美式装备之所以对付不了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是因为他没有解决中国农民的生存问题。

在一个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国家,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料。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活路;没有了活路,农民就要造反。

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是: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使我们党活力四射;只有充分依靠群众,才能使我们党稳如泰山;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我们党万古长青。

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是哪七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1842年8月,清朝官员卑躬屈膝地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

  • 醒醒,现在上海已经没有法租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法租界是上海的两个租界之一(另一个是上海公共租界),主要位于上海市的卢湾区(已并入黄浦)和徐汇区两区内,东部狭长地带则伸入今黄浦区。上海法租界是近代中国四个法租界中开辟最早、面积最大、也最繁荣的一个。鼎盛时期的法租界,东至黄浦江,北部以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及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一线与英美公共租界相

  • 东三省原为东四省,哪个省莫名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东北地区有三个省份,自北向南依次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我们一般称之为“东三省”。东三省并不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才有的,清朝时期这里就有这样的划分,只不过当时东三省划分范围和现在有所区别,清政府腐败,导致东北很多领土丢失,形成现在的东北地区格局。东北第四省—热河省民国时期,东三省依旧沿用,当时除

  • 朱自清晚年有多穷?妻子卖血养家,自己被饿到胃穿孔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朱自清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有成就的散文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两篇文章《背影》和《荷塘月色》被收录于中学教科书,前者行文简练,通体干净,拥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后者意境优美,全文充满诗意。朱自清除了是一位影响力很大的文学家外,还是一位有着卓越品格的爱国志士,晚年的朱自清一身重病,饿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成了不

  • 真实的侵华日军,虽然身材矮小却异常强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战剧中,日军在我军的攻击下往往是不堪一击的。实际上,因为特定的历史环境,我军无论是武器还是体力都不能与侵华日军同日而语。日军擅长施展大迂回战略战术,而大迂回战术则需要士兵充沛的体能作为基础。因此,日军十分注意士兵的饮食。下图为正在接受体检的日本士兵。精良的后勤伙食补给制度日军的后勤制度于明治维新时

  • 历史上的西安事变 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拒绝,两人大吵。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1936年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

  • 两航起义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产生了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政府的重大变化。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主力基本上被歼灭。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超过国民党军队,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了优势,东北全境、华北的绝大部分

  •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的时候老蒋只是名义上的中央,老蒋的军事区只在华东五省而已,各地区只是形势上承认南京为中央,军事都是独立的,政治是半独立的,老蒋如果能调动的了东北军,张学良还敢发动兵谏么?张学良还一枪不放把兵工厂、飞机、大炮丢给日军,被赶到华北,老蒋没有那么神圣,他的军力只是占国军的四分之一而已,而且在华东

  •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这些历史资料你必须要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

  • 九一八事变全过程回顾:不可忘却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九一八事变简介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