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侵华日军,虽然身材矮小却异常强壮!

真实的侵华日军,虽然身材矮小却异常强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09 更新时间:2024/1/15 19:48:26

抗战剧中,日军在我军的攻击下往往是不堪一击的。实际,因为特定的历史环境,我军无论是武器还是体力都不能与侵华日军同日而语。日军擅施展大迂回战略战术,而大迂回战术则需要士兵充沛的体能作为基础。因此,日军十分注意士兵的饮食。下图为正在受体检的日本士兵。

精良的后勤伙食补给制度

日军的后勤制度于明治维新时师法于欧洲,截止到抗战爆发,日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后勤伙食供应制度体系。日军的食基本是米饭,早饭一般是腌菜,午饭和饭一般会配备鲜肉、鸡蛋、罐头肉。

1938年4月,经过近一年的作战,日本陆军颁布了《军人战时给规则细则改正》,再次对军人的口粮标准做了修正。该条例规定:无作战任务的情况下,日军每天基本的伙食定量:精肉660克、精麦210克、鲜肉210克、蔬菜600克、泽庵60克、酱油0.08升、味增75克、盐5克、砂糖20克、茶叶3克、清酒0.4升、甜食120克、香烟一包。


日军口粮标准远超中国

战斗期间,日军口粮标准则是:精米580克、饼干或压缩干粮230克、罐头肉150克、干菜120克、梅干45克、酱油粉30克、味增30克、盐5克、砂糖20克、茶叶3克、营养食品45克、清酒—甜食—香烟与非作战时同。由此可见,日军的口粮基本兼顾了人体所需要的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

不过,先前轰动一时的东史郎日记则披露日军在战时的后勤保障十分差劲,士兵往往长时间得不到供应,条例所要求的补给量只能在部队休整的时候才有。但是,即使如此,日军的伙食标准也远超中方士兵。通过当年遗留的照片,很容易发现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虽然体型高过日军,却普遍瘦骨嶙峋。而日军则相反,虽然身材矮却非强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西安事变 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拒绝,两人大吵。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1936年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

  • 两航起义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产生了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更加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政府的重大变化。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损失惨重,主力基本上被歼灭。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早已超过国民党军队,而且在数量上也占有了优势,东北全境、华北的绝大部分

  • 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的时候老蒋只是名义上的中央,老蒋的军事区只在华东五省而已,各地区只是形势上承认南京为中央,军事都是独立的,政治是半独立的,老蒋如果能调动的了东北军,张学良还敢发动兵谏么?张学良还一枪不放把兵工厂、飞机、大炮丢给日军,被赶到华北,老蒋没有那么神圣,他的军力只是占国军的四分之一而已,而且在华东

  •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这些历史资料你必须要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

  • 九一八事变全过程回顾:不可忘却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九一八事变简介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

  • 鲁迅家到底经历了什么,家道中落,饱尝人间疾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就此,可以推测鲁迅小的时候家境富裕,日子过的很好。但是因为一些事情,最后导致家道中落,鲁迅也渐渐吃尽生活的苦头。因为家境转变的原因,鲁迅接触到了底层社会,也渐渐形成了他文章的基调。1925年,鲁

  • 上海公共租界是什么时候收回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共租界什么意思公共租界(gōng gòng zū jiè)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中国共有两处公共租界,分别是上海公共租界和厦门鼓浪屿公共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在哪里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

  • 东北王张作霖,为何害怕大女儿张首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东北王张作霖,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出身绿林,却凭着自己的本事混到了东三省巡阅使的位置。袁世凯死后,他成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称霸东北,人称“东北王”,连嚣张到不可一世的日本人都不敢在他面前装大。而张作霖一生最害怕的人,却是他的大女儿张首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一切还得从张作霖的原配赵春桂说起

  • 张作霖一生犯下4大错误,最后一个要了他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作霖之所以从一介土匪做到国家元首,主要是因为在几次重要的历史关头都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张大帅如此厉害,又是如何失去了江山,被北伐军打得丢盔弃甲,后来又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今天,我们来聊聊张大帅犯下的四大致命错误。第一个错误,狂妄自大。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张作霖入主北京,趾高气扬

  • 汪精卫是怎么样彻彻底底沦为日本治华工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从昆明匆匆忙忙逃往越南河内。当时的汪精卫是国民党副总裁,虽然名义上身居高位,但却动不了一兵一卒,没有一丁点儿实权。汪是一个对权力极其渴望且自负才学的人。一个曾经混迹上海滩的丘八站在自己头顶,死死挡住了汪走向最高权力的最后一步,汪的内心从来没有服气过。现在机会来了,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