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与郦食其的故事:心中格局更大才能掌控全局

张良与郦食其的故事:心中格局更大才能掌控全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4/1/2 20:28:58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刘邦赶紧叫来他的外交官郦食其,见了面,他就不再转弯抹角了,直接就问他现在该怎么办。

通常这种情况是相当信任的人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见当时郦食其因为出色的外交表现,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然而事实证明,郦食其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外交官,但并不是一个出谋划策的好谋士。

主子既然叫自己来了,郦食其也不可能不献计吧,要不然这不仅是被汉王看扁的问题了,还关系到自己的人身安全(城破了他能不受牵连吗?)。于是他口一张,滔滔不绝地长篇大论起来:我看这一次项羽几乎动用了全部兵马,誓夺我荥阳不可。再加上现在敖仓粮道又被项羽的部将钟离昧弄得乱七八糟的,现在缺粮又是一大问题了。以目前的形势,仅凭我汉军的实力,怕是不足以抗敌。

他说到这里卖了个关子,引得刘邦追问:那该怎么办呢?郦食其这才很自信地说出了他的计谋:只有一计可以让天下诸侯共同来对付项羽,那就是分封原六国诸侯,让他们以“国”的名义来参与这次军事行动,只要他们牵制住了项羽,荥阳之围就不解自破了。

这个主意乍一听还不错,刘邦也有点心动,不过当时他也有疑问:分封各诸侯真能让他们来联手抗楚吗?

这个时候,郦食其充分展示其嘴上功夫,开始发表他的长篇大论了。他首先讲了《书经》里的一段故事。他说:远古之时,有一位名叫汤的为善之王,是殷的始祖,当讨伐夏这个暴君并将其灭掉后,仍封其子孙在杞(今河南境内)为诸侯,以不绝夏的祭祀,这充分说明汤王是有德之人。

刘邦剧照

他还说:周武王也有不断绝先祖祭祀的思想,虽然曾讨伐暴君商纣王并将其灭掉,但其后仍寻找古代圣王的子孙,予以适当封赏。然而秦可谓是暴虐之极,灭亡了六国,却不给那些王孙封赏土地,以至于全部绝了他们六国的祭祀,由此引起世人都对他不满。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百姓不满后一旦生气,后果将很严重。

面对这样高深的理论,刘邦除了点头称赞还能做什么?

既然刘邦都点头了,郦食其也不想再浪费口舌,开始下结论了:大王应该努力寻找六国的王孙(以假充真也行),分封他们为诸侯,如此六国的君臣百姓无不对大王感恩戴德,甘愿做大王的臣民。这样一来,项羽将会成为众人之矢。

郦食其分析得有证有据有条有理,刘邦很是满意,当即点头表示要他尽快去赶制印玺。然而这个看似不错的好主意,其实是个坏主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张良是怎么说的。

就在郦食其日夜不停地赶制印玺期间,张良却没事可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到刘邦那里串了一次门。事实证明这次看似极为平常普通的串门意义非凡,足以写进教科书了。因为张良从刘邦嘴里知道了郦食其献的“好主意”。

张良动漫造型

张良听完,很平静地说了一句:大王的事业,只怕到此就要结束了。刘邦当时正在吃晚饭,一听这话哪里还吃得下饭,赶紧放下筷子,询问原因。

这时张良拿起筷子做道具,开始对郦食其的长篇大论展开了反驳。一场精彩的正反辩论马上上演,可惜当时正方郦食其因为赶制印玺并没有在场,错过了与张良一决高下的机会。这里且把他的话主要归纳为三个反问。

反问一:从前商汤王、周武王是分封过夏桀、商纣的后裔为诸侯的,但那是有前提的,他们当时有实力掌握他们的生杀大权,能够罩得住他们。现在大王你呢?你能做到吗?

反问二:目前这些跟随大王的人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封妻荫子?如果现在就分封了各诸侯,那大家各事其主,都回家去了,还有谁来帮大王打天下呢?

反问三:就算你分封了各大诸侯,但人都是善变的,到时候他们见楚国实在太强,还不又纷纷转投项羽那里去了?那样,大王的事业不就结束了吗?

张良就是张良,他的三个反问把刘邦问得哑口无言。等他回过神来时,下达了一道命令:销毁印玺。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采花大盗陈平:运用反间计削弱项羽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时荥阳城外的楚军就像涨水一般越来越多。刘邦已把外城的兵马调到了内城,进行了最艰苦、最顽强的保卫战。然而,荥阳保卫战最大的难题就是:军中已快没有粮食了。要行军打仗总得吃饭啊,没有粮食意味着什么,谁都明白。眼看这样坚守下去不是办法,是谋士们出彩的时候了。郦食其想的是“坏主意”,张良暂时还没有想出“好主

  • 索额图与明珠都是盛极一时,为什么结局却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康熙皇帝,我们都知道他在位期间是办了很多事情的,比如少年的时候将鳌拜铲除,后来又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总之康熙的功绩在历代帝王中是比较多的。康熙能有这么多的功绩,和他身边的两个大臣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两个大臣就是索额图和明珠。根据影视剧康熙王朝的描述,这两个大臣斗争了一生,最后全部获罪,被康熙囚禁了

  • 范增之死:事必躬亲,死而后已,项羽大势已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接下来的事就很简单了,项羽听了楚使的话,对范增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一转就转出大事非来。这个时候的范增还蒙在鼓里,他不顾年老力衰,不停地劳碌着,不断地出谋划策,希望早日攻下荥阳来。而项羽此时心思并不在攻城上,原因是:范增的事还没有调查清楚。攻城攻得好好的,怎么就停下来了呢?范增坐不住了,

  • 楚汉之争刘邦投降:投降的背后又隐藏了什么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很早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笑话,一小孩问爸爸,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文盲爸爸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年少的弟弟不努力读书,年长的哥哥就会很伤悲。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不管做什么事都得“努力”做好,免得将来“徒伤悲”。范增死后,项羽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伤悲”。人就是这样,

  • 刘邦诈降——金蝉脱壳之计使得结局反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游记》里面有一个真假孙悟空的故事情节:两个孙悟空长得一模一样,无论从外表和声音都察觉不出丝毫破绽来。这连他师傅唐僧都没法分辨。《红楼梦》里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刘邦诈降成立的前提就是弄了一个假冒他的纪信来做替死鬼。不过这个假不是说纪信打扮得跟他一模一样,连项羽都分辨不

  • 项羽的武力值有多高?单枪匹马闯敌营不在话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逃到成皋后,听说纪信已被项羽动了火刑,他自然很是悲愤。更为重要的是周苛和枞公还在坚守,这让他不得不去救援。就在他要发兵相救时,一个姓辕的书生来献计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敌强我弱,贸然去救荥阳并不太妥。随后,他给刘邦献出了“围魏救赵”之计。刘邦对这个计谋很满意,立马就付之于实际行动。他带领众将士出

  • 《一代名相陈廷敬》:郭秀为什么要砸自己的灵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代名相陈廷敬中,为了查清江宁一案,康熙派陈廷敬和郭秀师生二人再赴江宁,却引来心裕等人无情的追杀,在救出汤宾之女汤福慧之后,陈廷敬和郭秀向汤福慧讲明事情的真相,汤福慧在得知郭秀居然还活着,于是就将父亲汤宾的遗言告诉他们,原来汤宾让汤福慧一定要好好祭拜郭秀的亡灵,聪明的陈廷敬断定此句话定有玄机,于是一

  • 足智多谋的刘邦与项羽玩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彭越这个人前面虽然已经提过,他既然是张良“三步走”计划的第二步计划要搞定的人物,自然不是简单的人物。先来简单地概括一下彭越这个人。彭越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曾作为渔夫在巨野的沼泽里打鱼为生。后来见打鱼的生意实在难做,便借着打鱼的幌子,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强盗勾当。杀人放火、奸杀淫乱无所不干。他因作

  • 刘邦微服私访稳定军心,一夜军队实力大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朝乾隆皇帝的几次微服私访在历史上很著名,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而最早微服私访的创始人可能就要追溯到楚汉时期的刘邦身上来了。当然,刘邦这次微服私访,完全是无心插柳所致。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精彩的故事。刘邦自“不辞而别”离开成皋后,他和夏侯婴两人向韩信和张耳所在的修武县逃去。而自从出兵平叛了魏国的“势利小

  • 《霍去病》改编:《史记》与《汉书》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18年历史大剧《霍去病》即将上映,据说《霍去病》是由《史记》和《汉书》改编而来,那么《史记》与《汉书》讲的什么内容呢?《史记》与《汉书》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一、《史记》与《汉书》 体例内容比较《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