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自称朕的历史由来含义和讲究

皇帝自称朕的历史由来含义和讲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11 更新时间:2024/1/30 5:01:56

皇帝为什么自称为“朕”?“朕”的本义是什么?

一、从始皇帝说起

这还得从公元前 221 年,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说起。众所周知,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开创了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的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便取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二字作为至高无上的尊称。

“皇帝”既是他人对帝王的敬称,那便还应该有个独一无二的自称,于是秦始皇又规定皇帝自称为“朕”,此后除皇帝外,任人都不得再用“朕”来自称。从此,“朕”字的特别意义便被固定下来,成为历代皇帝的专属。

二、被钦点的“朕”

秦朝建立以前,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朕”之外,还有(予) 、我、吾、卬、台等等。那么秦始皇为何偏偏选用了“朕”这个字呢?

从当时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第一人称代词中来看,“余(予)”作为自称表示谦卑的意义,“我”是较为寻的自我通称,不具备特别的词义色彩。而“朕”则具有尊称形式,表示尊崇的意义。

其次,先秦时期,“联”的使用频率持续下降,在战国后期的口语中已经不常见了,故秦始皇将“朕”字作为自称实际上避免了一些避讳上的麻烦。再次,古语词“朕”还含有古雅、郑重的色彩。

“朕”字作为君王的自称也并非自始皇起。从今《尚书》中可见,最初在舜时期,就曾用“朕”来作为自称词。“典听朕诰,汝乃以殷民世享。”这又是商周文献中的君主自称。周天子在发布诏令时就经常用“朕”作为自称。但与“我”、“余”相比,自称“朕”的人的身份地位更为特殊一些,说白了就是更高一点儿。所以在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就在众多人称代词中选中了“朕”作为皇帝的自称。

三、“朕”的本义

在“朕”字成为代称以前,还有更古的含义。《说文解字·舟部》说:“朕,我也。阙”。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到:“‘朕’在‘舟部’,其解当曰‘舟缝也’。”朕的本义为舟缝,后世又由此而引申为迹象、征兆。“凡言朕兆者,谓其几甚微,如舟之缝,如龟壳之裂纹也”。这便是说征兆就如舟中之裂缝和龟壳上的裂纹一般细微,需细察方能看清。

此外,清朝的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又提到:“‘台、朕、阳’为‘予我’之‘予’。”将“朕”释义为“给予”之义。

如今看来,无论是多义并存还是由一义引申多义,除了后世的勉强附会之说外,对于“朕”字是如何从其本义发展为第一人称代词的,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朕”字身上所打下的专制皇权的烙印却是实实在在地延续了千年之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科举考试的考生们是如何作弊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举考试是决定考生命运的考试,并且三年一次,所以古代科考也有作弊的行为。科举考试的作弊方法之一:夹带夹带就好比我们考试带小抄一样,把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考题藏在身上带进考场。科举考试的作弊方法之二:贿赂官员考场舞弊不光是考生的事情,有时候考官也会参与舞弊,他们为了为了金银钱财,会在监考的时候给考生送字条

  • 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3位帝国开创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华夏5000年,当过帝王的有几百位,但并不是每个帝王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现从个人角度盘点对中国历史产生显著影响的3位帝国开创者。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3位帝国开创者之一:秦始皇关键词:统一个人认为,秦始皇对中国的影响最大来源于对中国的统一,领土、文化、甚至制度上的统一。自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

  • 中国古代五大艳后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有所谓的“四大美女”:“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月”貂蝉,“羞花”杨玉环,殊不知我国也有另外一批更加妖艳的女子,尽管名气不如“四大美女”,但也是名噪一时,那么今天就来盘点古代的“五大艳后”:夏姬、甄宓、李祖娥、张嫣、萧皇后,是中国古代真正“横绝千古之丽”,又贵为皇(王)后的古典美女。

  •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事迹简介 唐朝开创了贞观盛世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中国封建帝王少有的一代明君。其政绩堪比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和康熙皇帝。那么李世民有哪些事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1、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2、李世民如何做了皇帝3、李世民任用贤能修订法律4、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5、唐太宗李世民的个人生活李

  • 古代国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国号,即国家的称号,或一个朝代的名称。国家或朝代创建者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在奴隶制和封建制时代,国号的由来大致有四种情况。(1)根据发迹的地名以定国号。如汉是因其创建人刘邦曾受项羽封为汉王,活动在巴、蜀、汉中一带而来;宋是由其创建

  • 唐太宗李世民档案简介 李世民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高祖李渊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逼迫父亲退位,自己登上了皇位。我们来说说关于李世民的事迹,首先来看看李世民生平介绍。明主贤君唐太宗李世民帝王档案姓名:李世民民族:汉族出生曰期:599年逝世日期:649年配偶:长孙皇后子女:14个

  •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开创贞观盛世 李世民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皇帝的态度能够影响法律的贯彻。贞观时期,作为皇帝,唐太宗带头遵守法律的约束,以身作则,既然皇帝都能守法,那么他的亲属和部属也必须严格的遵守法律。如果有人违反,对不起,管你是什么皇亲国戚,都要接受法律的惩处。贞观初期,法律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并且在唐太宗的示范作用下,政治稳定,政府官吏都能够做到清正廉明

  • 古人是怎样看待死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油大学(北京)外语系的戴卫平和大连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的高鹏在《中英文化的生死观——汉英“死亡”委婉语解读》一文中,通过对不同宗教背景下的死亡观的比较,对中国古代对于死的不同表达作了比较详细的整理。从等级的角度看,他们指出:古代中国的制度文化曾使中国成为一个官本位的社会,皇权至高无上,官僚等级制度森严

  • 冯友兰为什么说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1918年毕业,1919年赴美国留学,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其后回国,历任中州大学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广东大学哲学系教授、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

  • 鲁迅与新文化运动有什么联系:民主战士捍卫民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世纪初期,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科学和民主思潮的大量输入。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一些觉醒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因而出现了一个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和文化启蒙运动,后人称之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涉及文化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