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侯景之乱有什么影响:差点毁灭华夏文明?

侯景之乱有什么影响:差点毁灭华夏文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26 更新时间:2024/1/18 18:41:36

哪里有大规模的战争,哪里便白骨如垒。在中国历史上数目庞大的人口灭杀事件,几乎均为武力使然。中国人自远古时期以来,便开始了杀人比赛,加之灾害频发,乃至出现“人相食”之惨剧。比如:焚书坑儒,南京大屠杀等,还有哪些类似的大屠杀?

答:比起历代那些耳熟能详的血腥历史,这里就讲一桩相对知名度不高,却足以发人深省,甚至险些毁灭华夏文明的屠戮灾难:公元548年至552年,发生在江南地区的侯景之乱

要知道这场灾难的后果有多严重,就得先简单说说,灾难爆发前,江南地区的景象有多繁荣。

当时的江南地区,正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治下。彼时北方分裂为东魏西魏,杀得不可开交。而承平已经四十多年,坐拥富庶南中国的梁朝,却是风景独好,经济文明都是空前繁荣,江南经济蓬勃发展。

而且梁朝统治者的汉人身份,更被当时各地士大夫视为华夏正朔。而执政已经四十年的梁武帝萧衍,也是信心满满,甚至做梦都盼着北方的东魏西魏来找他投降。于是梦想有多大,行动就有多傻,终于在公元542年,干出一件挖坑傻事:受降侯景。

这位侯景将军,之前是东魏的大将,论起做人来,更真叫一个猴精。给东魏权臣高欢为将时,就时常不老实,高欢去世后就反了水,跑来向梁朝投降。

梁武帝满以为这是个收复中原的好机会,立刻颠颠派兵过去接应。却不想被东魏军队打的全军覆没,只捞了侯景这么个败将跑回梁朝,大乱的祸根就此种下。

梁武帝此人,号称菩萨皇帝,治国一直标榜仁慈,这次在对待侯景问题上,也是毫不含糊。虽说没收复北方,却依然给侯景高官厚禄。可侯景依然还是那个猴精的猴精,高欢的反都敢造,还有什么干不出来?

被梁武帝安排到寿阳镇守后,就暗暗扩充势力。偏偏梁武帝又干出另一件出格事来:面对东魏的威逼利诱,竟然动了牺牲侯景与东魏修好的念头,却不想被侯景探到了底,这下侯景怒了:出卖我?那我就反了你!

作为北方“享誉已久”的造反专家,侯景办这事,真是轻车熟路,不但早练出了精兵,还把梁武帝的侄子萧正德拉下了水,结果一通里应外合,侯景叛军顺利打到建康。

可笑的是,当侯景造反的消息传来后,梁武帝居然十分放轻松,满以为几天就平定掉,还笑哈哈表示抓住侯景后先狠抽一顿,但万万没想到,外表承平的梁朝早就稀里哗啦,看似天下太平的景象里,官员却腐败不堪,军队也战斗力丧尽,被萧正德这一顿里应外合,更是没了胜算。

就这样,侯景围攻梁朝都城建康七个月,梁武帝也在围困中活活饿死,接着建康沦陷,做内应的萧正德也被侯景杀掉。侯景的叛军顿时席卷三吴,这支以北方异族残兵为骨干的叛军,进了江南的花花世界,立刻变身成魔鬼军团,到处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繁华的江南瞬间陷入到人间地狱!

这时的侯景,已经志得意满,号称“宇宙大将军”,他的魔鬼军团,更是来回蹂躏江南城乡:但凡有点钱的家庭,男人完全被屠戮一空,女人都充做军妓。部队行军路上,抓到活人就用来填土,这支军队的口号,就是“净杀却,使天下知我威名”,所过之处完全就是暴力破坏。

于是,自东晋“衣冠南渡”起,历经数百年建设的江南大地,几年间经济人口大倒退,史料上留下了冰冷的描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甚至,如果对照一下此时的形势,就知道更恐怖的后果还在后面:倘若侯景的屠戮在继续,北方的异族政权趁机南下,好不容易保存了五胡乱华后华夏文明火种的南中国大地,势必陷入新一轮兵灾。

亡国灭种绝非危言耸听。这是一场梁朝不作不死,却甩锅给江南百姓的灾难。

就是这危急时刻里,幸亏交州刺史陈霸先将军,毅然率领两广军队北上。这支主要由广东南迁汉人组成的铁血军团,以严明的军队和强悍战斗力,终于在建康决战里击败侯景,将这支制造了无数杀孽的魔鬼军团彻底剿灭。

陈霸先 像

几年后陈霸先将军高调登基,建立了南北朝时代南方最后一个政权陈王朝。历经杀戮的南中国,终于重回和平。一场屠戮灾难就此结束。

陈武帝陈霸先,这位完成挽救华夏民族的功业的帝王,虽未能一统天下,却依然值得深深怀念。如果说危难时刻见英雄,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位。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详解: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在熙宁变法时提出的著名的“三不足”观点。特别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一直被当作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不断革新的精神代表而被褒扬。但仔细想来,结合王安石变法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一看似冠冕堂皇的观点却存在很多漏洞,以至为他以后的改革留下了很多

  • 民国人物介绍:民国时期一共有多少位总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之间的38年,中华民国历史中一共有8位中华民国总统。他们分别是: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坤,蒋介石,李宗仁1.孙中山:开国总统,国父孙中山生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1925年3月12日在北

  • 民国初期解读:民国初期各个军阀势力分布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政府前后经历了三十八年的历史,在这38年的历史中,军阀割据,混战称为民国政局的主流,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民国各个时期的军阀势力分布。民国初立,袁世凯作为北洋军统帅,控制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驻守的北洋军也为袁

  • 民国成立之后汪精卫为什么还要对溥仪行大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仅仅三个月的时间,而且此时的中华民国并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国民国,在北方还有强大的清政府存在,虽说清政府腐败卖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要比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要强大一些,因此才有了孙中山与袁世凯的协议,只要袁世凯拥护

  • 是谁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溥仪为什么夸他是盖世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熊秉坤,1885年生,湖北江夏人,早年经商。后投鄂军第八镇第八营当兵,加入“共进会”,任该营总代表,秘密发展会员200余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率工程兵首先发难,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卓著功勋,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之誉。武昌起义后,任第五协统领,参加武汉保卫战。熊秉坤像1913年

  • 民国时期的铜币现在市场价多少?值得收藏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十文双旗铜币是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中华民国,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提出改变币制,从新铸造而成的,具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代表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结束,清帝的退位标志着一个新中国的诞生,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并在全国发行并流通民国十文双旗铜币,进而取代了清朝铜元。在1914

  • 民国名人趣事:胡适为爱妻做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幽默对联话新婚胡适,字适之,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鼓吹四方文化,宣传破除传统,主张婚姻自由,在近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很少人知道,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是个几乎不识字的家庭妇女,他们的婚姻也不是自由恋爱的,而是父母包办的。1917年12月30日,27岁的胡适奉母亲胡太夫人之命,回家乡与比他大一岁的小脚姑

  • 汪精卫为什么要刺杀摄政王载沣?溥仪为什么没杀汪精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0年,宣统皇帝溥仪登基的第二年,汪精卫等三人刺杀摄政王载沣,还没行动就被清廷抓捕。如何处置汪精卫三人,清廷内部存在分歧,一种意见是斩立决,法部尚书廷杰就主张立即处死,杀一儆百;一种意见是怀柔安抚,民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反对杀人,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安抚革命党人。结果,善耆的态度占了上风,清廷没杀汪精

  • 民国时期有哪些地方军阀?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奉系军阀在民国的军阀中,东北军无疑是实力最强的,包括后来的蒋介石国民政府亦难以与其匹敌。当时的东北在"张大帅"张作霖的掌权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规模也在增长扩大,其中铁路总里程超过全国半数以上,工业化水平也超过了长江流域,经济实力堪称雄厚。在这么厚实的家底下,张作霖先是成立了全国一

  • 辛亥革命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一、辛亥革命的背景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