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18 更新时间:2023/12/30 17:58:39

被革命导师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不贪色、不爱财。要知道,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贪官,跳不出这两条,可是王安石一条都不粘。

最为可贵的是,面对国家的乱局危局,王安石忧国忧民,勇于担当,推行改革,给萎靡因循的北宋中期政坛注入一股强烈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

王安石对当时的北宋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

实际上,当时的北宋政府开支确实过多(禁军和官员),王安石这样讲,可能是为讨好神宗吧。否则作为一朝宰相,不可能不知道北宋的弊政。

其次,王安石还认识到农民贫困是由于官僚豪强兼并土地和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

宋神宗曾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

于是,登基后,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变法的具体内容分两种:一是商业措施:均输法、市易法;二是农业措施: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

不料,宋神宗死后,以曹太后和宰相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派上台执政,轻而易举地废除了很多新法,开始贬斥、迫害变法派。

为何王安石变法没有成功呢?

首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推王安石和宋神宗。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注重培养一个继续实施变法的皇帝接班人和一支实施变法的宰相执政团队。

王安石的变法团队里,除其个人操守可经得起考验外,而支持者与助手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都是品质有问题的。

这些人只从自己利益考虑,而不以改革大局为重,无法与保守派相抗衡,陷于劣势。

保守派人才济济,如司马光、韩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韩琦范缜、苏轼等

宋神宗的变法决心不强,新法实施一段时间后,却罢免了王安石,一段时间后又用,使得新法的实施断断续续的。

其次,变法的内容与北宋社会现实不相符。

黄仁宇评论道:“在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

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既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而宋朝的封建政体是其面临的难以逾越的困境,变法失败难以避免。

再次,新法名为“理财”实为“敛财”,失去社会底层民众的支持。

其实,此次变法的真正目的是富国,而不是富民。王安石的“理财”,实际上是对商人、地主、农民之利重新分配,不过最后还是归国家财政。

新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变法根本得不到社会基层的支持。变法中财政收入的增长主要不是凭借发展生产,刚好是以青苗、免役等名目的“加赋”。

最后,变法太激进。

改革是“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王安石可谓激进派的代表。短短数年间将十几项改革全面铺开,根本没有考虑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措施。变法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

此外,变法团队的执策能力不够,被保守派钻空子。

如政府把青苗法利率规定为百分之二十,官员擅自提到百分之三十;政府要抑制私商,官员用更坏的官商代替私商;政府要用交钱代替差役,官员就拼命敛钱。

其实,不管哪种措施初衷有多好,执行的地方官员都可以中饱私囊,违背变法精神。

这就给保守派找到借口。要知道,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与变法派本质上并不是权力的争斗,恰恰是政策性的争议。说白了,保守派要你变法派告诉我们怎样改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灭亡的原因竟是王安石变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靖康之乱后,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和宗室大臣嫔妃被金人掳掠而去,创千古未有之大耻。南渡之人纷纷发誓要收复失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便是当时有血性骨气之汉人写照。然而痛定思痛,为了惩前毖后,有必要总结查找一下我炎黄贵胄的大宋江山为何会亡于蛮族之手?当时的龙图阁大学士、著名学者,程门四大弟

  • 金国灭掉北宋为什么没能灭掉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建立可谓是危机重重,上承五代时期的宋朝因为历史原因,并不想其他大一统的王朝那样强盛,甚至比较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的孱弱。北宋建立之初就和契丹不断的打仗,北宋胜少败多,最终签订了檀渊之盟才算是解决契丹的危机。但是一个比契丹更加强大,更加凶狠的民族崛起了,那就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国。女真人还没

  • 汉武帝为什么进行币制改革 币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财政大权从地方上收回,交由中央控制。在币制改革以前,诸侯国有铸造钱币的权利,民间有的人私铢钱币,还有些不法分子盗铸钱币。经过币制改革,钱币由中央统一铸造。恢复财政也是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文帝和景帝两代皇帝为汉武帝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 李元昊是谁 李元昊是如何建立西夏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元昊,别名曩霄、赵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李元吴在完成一系列立国准备后,正式在兴庆称帝。李元昊在位期间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双方进行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损失惨重。此外,李元昊还开凿“李王渠”,创蕃学,创建西夏文。李元昊于1048年为子宁林

  • 200多年的西夏为什么有关历史文献那么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我们翻开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时会发现没有一部《西夏史》,这是为什么呢?是本身就是无关紧要还是另有隐情值得思索,在我看来——西夏的历史之所以在历史上被抹去,是因为蒙古人曾在西夏手中吃过亏。13世纪初期的蒙古帝国如一颗超新星,引燃了北部草原和戈壁。整合了原来分散的游牧部落的蒙古帝国迅速开始对南方的西夏进

  • 关于西夏国有哪些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夏建国时间有多久?自元昊1032年建都称帝至最后一位皇帝目见1226年投降蒙古,西夏王国屹立了195年,其间共有10位皇帝临朝听政。西夏是以党项羌人为统治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与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相比,我们就会发现——西夏是历时最长的!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存在了171年,算得上是长的了。南北朝、

  • 西夏王陵神秘现象到底因何产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夏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王朝,1038年,李元昊以夏为国号,因为该国在南宋的西部,故此,又称呼西夏。西夏处在辽宋的夹缝中,也就是说,谁的势力强,他就跪地称臣,谁的势力弱,他立马落井下石,变成一批草原狼,咬下辽国或者是宋国几口肉。因为西夏惯于见风使舵,故此,并没有亡于宋辽之手,直到1227年,西夏的末代

  • 西夏王陵是如何被发现的 是什么时候重现天日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9世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西北大漠上,崛起了一个与北宋、辽国鼎立的少数民族——党项族,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封建王朝——大夏。由于它位于宋、辽两国之西,在历史上被人称为“西夏”。在辽阔的西北大漠上,它尽情伸展,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雄踞塞上,可谓气势磅礴。公元13世纪

  • 神秘的西夏王陵的布局分布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中段东麓,距宁夏银川市城区(西夏都城兴庆府)35公里。陵区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有9座帝陵,约250座陪葬墓。西夏王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5、6、7号陵和3号陵,以及一些陪

  • 西夏状元皇帝为何最终导致西夏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定都兴庆府,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从此与宋、辽形成鼎足而立的格局。西夏立国之初即以强军为立国之本,元昊称帝后,又相继派军攻占瓜州、沙州(甘肃敦煌)、肃州等地以开阔疆土,并在与辽、宋的多次交战中获得胜利,从而迫使两个大国不得不承认西夏的存在,西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