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露王莽穿越之谜:王莽的母亲是关键人物!

揭露王莽穿越之谜:王莽的母亲是关键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671 更新时间:2024/2/10 5:19:29

新朝末年,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莽15年的王朝摇摇欲坠,这个时候王涉曾经说出一个惊天大秘密。王涉是王莽的族人,当时负责宫廷护卫,是王莽的侍卫长,也是王莽的心腹。

王涉曾经想反叛王莽,最后因叛徒告密被斩首。当时他想联合将军董忠挟持王莽投靠更始帝刘玄,但是董忠害怕是王莽派来试探自己的,所以不肯答应。

王涉这时候说出了一个惊天秘密:“王莽的父亲王曼从小就有病,恐怕没有生育能力,王莽的母亲嗜酒如命,喝醉了就和不三不四的人鬼混,王莽是不是我们王家的子弟都很难说。” 当然,王涉说的这些话其中有诬陷和贬低的成分,但也绝非空穴来风。这一点从王莽登基后对待父母作为上也能看出来。

王曼(王莽的父亲)一共兄弟八人,王莽的姑姑王政君成为皇太后之后,除了王曼外其余的七个兄弟全都封候拜将,大哥王凤更是位居大司马,王氏外戚家族已经把持了大汉帝国的权柄,由于这时候王曼已经去世,所以王莽母子是这个显赫家族的例外,王莽也只是跟随母亲生活在会宁农村。关于王莽的母亲,历史上也倒有两个事情记载。

第一件事:那个时候,王莽的母亲生病,家里甚至连买药的钱都没有,王莽想去求助于姑姑或者叔父,却被母亲严厉斥责,她教导王莽:“宁做荒野饿死狼,不做人前饱食犬。” 王莽只好把父母结婚时姑姑送的玉佩当掉去给母亲抓药。

第二件事:后来王莽的母亲又让王莽拜当时的大儒陈参为师,陈参住在距离长安千里之外的沛郡,也许当时的王莽不明白母亲为何要让自己去千里之外拜师,但是现在我们从汉朝的官方哲学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看出端倪,因为汉武帝之后西汉王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可知,王莽的母亲已经为王莽的逆袭做好了筹划,这两件事足见王莽的母亲同样善于韬光养晦,绝非平常女子。

但即使是王莽当了皇帝之后,也没有给予相依为命的母亲谥号,甚至没有留下名字。谥号是后人对于尊贵死者的评价,这种传统从西周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皇帝,一定会给故去的长辈谥号,算是对于前人的评价或者肯定,像“文、武、景”这都是皇帝的谥号,我们平常所说的汉武帝、汉文帝就是读的皇帝的谥号。

皇帝登基之后都要让史官为自己的父母歌功颂德,而王莽却是个例外,没有给母亲加谥号说明王莽对母亲肯定有很多不理解,以至于当上皇帝之后还没有想通,或者说王莽和自己的母亲之间有种不为人知的默契。另外,王莽倒是给父亲谥号了,但却更加奇怪,登基之后王莽追谥父亲王曼为“新都显王” ,是“王”而不是“帝”。按规制来说王莽应该谥父亲为“新都显帝”而不是“王”,这很可能说明王莽其实是默认了王曼并非其亲生父亲。王莽认为父亲对自己虽有养之情却没有生之恩。

任何皇帝都不会让史书给自己留下一个来历不明的母亲,但是王莽明白自己的身世不会为世人所信,所以逐渐淡化了母亲的存在,但其实王莽是通过母亲了解了未来的社会,但又不完全认同自己的母亲。加上之后跟随当时的大儒陈参学习,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价值体系,王莽隐忍半生却步步为营,最终君临天下。但是继承穿越者母亲言传和陈参身教的王莽没能把两种体系完美融合,所以之后的改革显得过于激进甚至有点不伦不类就不难解释了。

1.王莽把高句丽改成下句丽,把匈奴单于改成降奴服于。

2.王莽重视新科技,当时有人发明飞行器,王莽亲自接见此人,还资助他继续试验。

3.王莽将土地国有化,禁止私人买卖。

4.王莽废除奴隶制。

5.王莽把重要的资源,比如盐、铁、酒归为国家专有,不准私人买卖。

6.王莽控制物价,不准商人囤货炒作,商人货物低于朝廷的定价可以随意买卖,有点像当今的物价局。

7.王莽推行贷款和征收商业税。

8.王莽推行货币改革,这就是对后世币种影响深远的“宝货制”。

而王涉所说的”王莽母亲整日酗酒“其实是王莽的母亲出于对现状的无奈以及对王莽生父的思念。“和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则纯粹是王涉对王莽的贬低。

而王莽的母亲本来是要和其生父共同穿越,躲避某种灾难,但是时空扭曲的关键时刻发生了外界的干扰,王莽的生父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和她肚子中的孩子,最终放弃穿越时空选择留下来抵御外界的干扰。而王莽的母亲则怀着未来的皇帝穿越时空来到西汉。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中的“牵羊之礼”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到宋朝,有一个词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激着宋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耻为什么会让岳飞咬牙切齿,在历史上也是让人读之扼腕长叹。并不是说皇帝被人捉走了,也不是皇室被金人侮辱,这些事情在每朝

  • 王安石变法简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

  •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被革命导师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不贪色、不爱财。要知道,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贪官,跳不出这两条,可是王安石一条都不粘。最为可贵的是,面对国家的乱局危局,王安石忧国忧民,勇于担当,推行改革,给萎靡因循的北宋中期政坛注入一股强烈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王

  • 北宋灭亡的原因竟是王安石变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靖康之乱后,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和宗室大臣嫔妃被金人掳掠而去,创千古未有之大耻。南渡之人纷纷发誓要收复失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便是当时有血性骨气之汉人写照。然而痛定思痛,为了惩前毖后,有必要总结查找一下我炎黄贵胄的大宋江山为何会亡于蛮族之手?当时的龙图阁大学士、著名学者,程门四大弟

  • 金国灭掉北宋为什么没能灭掉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建立可谓是危机重重,上承五代时期的宋朝因为历史原因,并不想其他大一统的王朝那样强盛,甚至比较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的孱弱。北宋建立之初就和契丹不断的打仗,北宋胜少败多,最终签订了檀渊之盟才算是解决契丹的危机。但是一个比契丹更加强大,更加凶狠的民族崛起了,那就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国。女真人还没

  • 汉武帝为什么进行币制改革 币制改革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财政大权从地方上收回,交由中央控制。在币制改革以前,诸侯国有铸造钱币的权利,民间有的人私铢钱币,还有些不法分子盗铸钱币。经过币制改革,钱币由中央统一铸造。恢复财政也是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文帝和景帝两代皇帝为汉武帝积攒了大量的财富,但是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 李元昊是谁 李元昊是如何建立西夏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元昊,别名曩霄、赵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李元吴在完成一系列立国准备后,正式在兴庆称帝。李元昊在位期间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双方进行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损失惨重。此外,李元昊还开凿“李王渠”,创蕃学,创建西夏文。李元昊于1048年为子宁林

  • 200多年的西夏为什么有关历史文献那么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我们翻开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史时会发现没有一部《西夏史》,这是为什么呢?是本身就是无关紧要还是另有隐情值得思索,在我看来——西夏的历史之所以在历史上被抹去,是因为蒙古人曾在西夏手中吃过亏。13世纪初期的蒙古帝国如一颗超新星,引燃了北部草原和戈壁。整合了原来分散的游牧部落的蒙古帝国迅速开始对南方的西夏进

  • 关于西夏国有哪些不得不知道的冷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夏建国时间有多久?自元昊1032年建都称帝至最后一位皇帝目见1226年投降蒙古,西夏王国屹立了195年,其间共有10位皇帝临朝听政。西夏是以党项羌人为统治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与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相比,我们就会发现——西夏是历时最长的!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存在了171年,算得上是长的了。南北朝、

  • 西夏王陵神秘现象到底因何产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夏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王朝,1038年,李元昊以夏为国号,因为该国在南宋的西部,故此,又称呼西夏。西夏处在辽宋的夹缝中,也就是说,谁的势力强,他就跪地称臣,谁的势力弱,他立马落井下石,变成一批草原狼,咬下辽国或者是宋国几口肉。因为西夏惯于见风使舵,故此,并没有亡于宋辽之手,直到1227年,西夏的末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