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鲜卑族南下的原因

鲜卑族南下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42 更新时间:2024/1/15 19:57:11

奔驰的骏马尽管总是呼啸在前,但抵达目的地的往往是充满耐心和毅力的骆驼。在乌桓这匹占尽先机的骏马力竭身死的日子里,鲜卑这头慢腾腾的骆驼正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赴后继”,最终“后来居上”。

鲜卑和乌桓一样,都是伴随着匈奴的衰落而兴起的。乌桓迁移到汉边五郡后,分布在大、小鲜卑山的鲜卑人南下到达乌桓故地西拉木伦河流域和今天的呼伦贝尔草原一带。东汉永元年间(89-105),北匈奴被东汉赶往西部后,鲜卑又大规模呈扇形南迁西进,进入了辽阔的匈奴故地,开始了鲜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融合,这也是鲜卑被视为匈奴后裔的原因之一。未及逃走的10余万匈奴人以拥抱未来的方式渗透进了鲜卑的滚滚“大漠”中。

南部草原出现了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阴山以北出现了鲜卑与敕勒混合的乞伏鲜卑先祖,西拉木伦河一带出现了宇(天子之文)鲜卑,北鲜卑进入匈奴故地与匈奴余部融合成为鲜卑父胡母的拓跋(土之意)氏鲜卑的一支,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亦称“别部鲜卑”、“北部鲜卑”。

慕容鲜卑的一支,原居于鲜卑山,称“东部鲜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氏的一支西迁后与羌人融合诞生了吐谷(yu)浑鲜卑慕容氏的一支,后辗转西迁青海、甘肃一带。从此,宇文氏、慕容氏、段氏被称为“东部鲜卑”,吐谷浑与河西秃发氏、陇右乞伏氏被称为“西部鲜卑”。

小草虽然柔弱,连起来就能成为一片草原。公元2世纪中叶,檀石槐被各部推为鲜卑大人,在今山西阳高县以北的弹汗山建立了王廷,手下聚集了10万铁骑,分别由中部大人慕容、东部大人槐头、西部大人推演统领。

之后,檀石槐东攻夫余,西击乌孙,北逐丁零,南扰汉边,全盘接收了强盛时的匈奴故地,鲜卑终于成为这个美丽草原的新主人。从此,草原传唱起那首流韵千年的鲜卑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公元4世纪的中国如同一锅热水,沸腾着痛苦,也燃烧着希望。当北欧的日耳曼人扬鞭催马南部欧洲迁移之时,遥远的东方也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迁移。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近1000万人,为寻求富饶的土地而挺进中原,统治中原的晋朝被推翻,历史进入了刀光剑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在这个少数民族登堂入室、君临天下的年代,鲜卑人建立的国家星罗棋布--慕容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建立了西秦,秃发氏建立了南凉,拓跋氏先后建立了代国、北魏,宇文氏建立了北周。

这是一个发酵着理想,也催生着英雄的时代。淝水之战后,复兴燕国的慕容垂是英雄,用武力统一了北方的太武帝是英雄,倾心推行汉化改革的孝文帝更是英雄,通过灭佛增强国力的周武帝也是英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有着一种落拓不群的气度,都透着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然而英雄也并非完美,他们丰功与败绩并存,诋毁与赞誉参半。不管时想起他们,总让人思索和感慨。似乎正是这样一些人,才使历史变得跌宕起伏、丰富多彩。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后燕的那些奇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皇帝死后,新皇帝慕容宝一直被拓跋珪追着屁股东奔西逃,于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逃往鲜卑老窝龙城,建立了后燕。不曾想新皇帝竟然被坐镇龙城的舅舅兰汗杀死。慕容宝的儿子慕容盛只身返回龙城吊孝,并在几天后的一次宴席上一刀砍下了岳父兰汗的脑袋。慕容盛昂然走上了王座,并使后燕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但他执法

  • 慕容超因为音乐而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野心勃勃的慕容家族中,最无野心的除了慕容恪,就数慕容德了。身为燕国范阳王的他本无心称帝,但眼看着侄子慕容宝被北魏追得屁滚尿流,极度失望之下,他率领邺城10万军民流浪到东晋境内,并在滑台(今河南滑县)宣布独立。但滑台地处中原腹地,周边都是慕容鲜卑的百年世仇,实在无险可守。为在乱世中保存慕容家族最后的

  • 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深色皮肤的达罗毗荼人就在印度河流域创立了与尼罗河、两河及黄河文明并驾齐驱的远古文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居住在今伏尔加河、顿河流域的古印欧人的一个分支,越过兴都库什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山口,南下来到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建立了名为“印度斯坦&rdqu

  • 太武帝灭佛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谁能想到劝人向善的佛教会在温文尔雅的中国遭受劫难?而且参与灭佛的皇帝还不止一个,他们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太武帝拓跋焘本来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初登皇位的时候,经常模仿先辈邀请“高德沙门”进宫讲经。每年4月8日的佛诞日,他还亲自向佛像散花以示敬意。而太

  • 北魏孝文帝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到第三代皇帝拓跋焘当政时,北魏已经灭掉了夏、北燕、北凉,北方像前秦那样走向了久违的统一。于是,“文明”尾随而至。事实上,文明从来不会在同一地点停留太久,通常它会在地图上蜿蜒曲折地移动。在晋朝长满蒿草的高墙内驻足一段时间后,文明似乎在嘟囔:“唉,我和这些已经变得懒惰

  • 锡伯族为什么要万里长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鲜卑的后人如今仍然叫鲜卑的只有锡伯。因为锡伯的汉语译音有犀毗、鲜卑、矢比,锡伯人也自认是中国古代北方鲜卑人的后裔。另一种说法认为,锡伯乃是地名,清代舆图将海拉尔以南的室韦山一带泛称“锡伯”,居住在此地的人因而得名。早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大量的游牧部落就迁居黄河流域,但仍有一个固

  • “五胡乱华”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建立后,中原的鲜卑人逐渐与兄弟民族血脉相通,融为一体。据考证,隋唐皇室均有浓厚的鲜卑血统: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皆出自拓跋鲜卑独孤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母出自鲜卑纥豆氏;长孙皇后的父母皆为鲜卑人;唐高宗李治的汉族血统因此只有四分之一。有研究据此认为,隋唐时期的汉族是以汉族为父系、鲜卑为母系的

  • 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天津大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光绪21年8月14日(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从此,诞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

  • 柔然国是什么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乌桓和鲜卑相继南下后,一个名叫柔然的帝国在辽阔的蒙古草原上开出了繁花,美丽而灿然。然而笔者参观内蒙古历史博物馆时,竟找不到有关他的任何文字。一个民族在某一时段并没有什么预兆就突然从沉默中崛起,然后又在某一时段同样神秘地突然变得平庸,或从此消失,或若有若无,留下的只是一个名字和一段记忆。柔然就是这样。

  • 柔然人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展开世界地图:印欧各族所处的西部大草原和蒙古人所处的东部大草原,被绵延千里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截然分开。分界线以西雨量充沛,牧草丰美,牛羊成群,而分界线以东则地势较高,气候干燥,只适合放牧马羊驼。我恍然大悟,正是这一地理环境上的不平衡,引起了持久的、影响深远的、由东向西的民族大迁徙。趁突厥南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