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可波罗什么时候来中国的

马可波罗什么时候来中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38 更新时间:2024/1/22 10:24:16

早在马可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尼柯罗·波罗和叔父马菲奥·波罗就不远万里来到元朝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忽必烈热情接见了他们。为炫耀国威,忽必烈决定派使臣出使罗马教廷,任命波罗兄弟担任副使随同前往。不幸的是元朝使臣在途中病倒,只有两位副使回到罗马。更为不幸的是老教皇已逝,新教皇未立,两位副使的政治使命没法完成,他们只有珍藏起元朝的国书,回家乡继续经商。

机会终于来了,新教皇上台了,马可也长大了。至元八年(1271),17岁的马可由父亲和叔父带着去觐见罗马新教皇,呈上了忽必烈的国书,要求回元朝复命。对礼仪十分看重的教皇欣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命他们回访遥远的中国。

马可与父亲、叔父三个人肩负着教皇的使命,经伊儿汗国都城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至波斯湾港口忽里模子,沿古代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今喀什,然后经今和田、罗布泊、沙州、酒泉、张掖、武威、银川、呼和浩特、宣化、沽源,一路跋山涉水,历时三年半,终于在至元十二年(1275)到达元朝的上都。

国书有了回应,忽必烈喜出望外,三位波罗被破例任命为元朝官吏。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三位外国人的职位不过是荣誉性的虚职。而马可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改变所有人的观念。他学会了蒙语、骑射和官方辞令,具备了中国官员的基本素质。

当然他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见多识广。马可·波罗多次受忽必烈派遣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据说他在扬州担任总督达三年之久,后奉命出使安南、爪哇、苏门答腊、印度和僧伽剌(今斯里兰卡)。

马可一家侨居中国十七年后大发思乡之幽情,正式提出了回国的请求。恰逢至元二十六年(1289)伊儿汗阿鲁浑的蒙古妃子去世,阿鲁浑请求忽必烈再赐一妃。为使公主免受沙漠之苦,忽必烈决定组织一个卫队护送她从海上远嫁。朝廷里找不出比马可·波罗更有经验的旅行家,于是忽必烈借机做了个顺水人情,派他们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伊儿汗,条件是在完成护送任务后方可回国。

至元二十八年(1291)初春,他们从泉州出航,过南海,穿马六甲海峡,越印度洋,在航行两年零两个月后到达忽里模子,将公主完好无损地交给了阿鲁浑的继任者--因为阿鲁浑死了,她就嫁给了阿鲁浑的儿子。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1295),马可一家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威尼斯,据说因离家太久,他们曾经被远亲拒之门外。

很多人虽然认出了他们,但仍然看不起他们,认为他们不过是穷困潦倒的流浪汉。为了消除疑虑,他们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大型宴会,在宴会进入高潮时,他们支开服务的仆人,撕开塞满东西的旧衣服,将晶莹夺目的宝石、红玉、翡翠和钻石倒在目瞪口呆的宾客面前。

即使如此,马可仍然被议论和嘲讽。一直生活在狭小城市里的邻居们对他的“无稽之谈”不屑一顾,还给他起了个类似“牛皮大”一般的绰号--马可百万,因为马可总对他们渲染忽必烈大汗的富有,中国庙宇里塔一般高的尊尊金像,以及朝廷官员成群的妻妾们的绫罗绸缎。他宣称中国的黑色石头(煤炭)可做燃料。特别是当他说起中国高大的城墙可以从波罗的海一直伸展到黑海时,他们大笑不止。人们怎能相信这种天方夜谭呢?傻瓜才会相信世界上竟有可以燃烧的石头。谁不知道,就连君士坦丁堡的帝国皇后也才只有一双丝绸袜子。至于城墙嘛,整个欧洲的城堡加起来也不及他说的三分之一。

如果不是公元1296年威尼斯与热那亚人之间的战争,如果“马可百万”不是威尼斯舰队的一名小小的指挥官,不曾被战胜方热那亚捉住沦为阶下囚,他和他的传奇故事也许会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在阴冷闭塞的牢房里,百无聊赖的马可·波罗狱友们描述了一个遥远、神奇的中国:“在那里,我生活了十七年,并当上了中国皇帝的官员。中国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宫殿墙壁上镀着黄金……即便是普通人家,也像欧洲君主一样富足。”

故事引起了他的敌人--热那亚人的极大兴趣,他因此受到了优待。被故事所吸引的还有一个战俘--比萨通俗小说家鲁思梯切诺,他决定记下波罗到中国以及沿途看到的一切。

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梯切诺笔录的《马可·波罗游记》于公元1298年问世,马可也因威尼斯和热那亚讲和获得释放。

连马可·波罗自己也想不到,《马可·波罗游记》一经问世,就被大量传抄、翻译,被誉为“第一奇书”,为战争和瘟疫肆虐的欧洲吹来了一股生命之风。六百年后,这本书被引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寰宇记》、《马可·波罗行纪》,但今天更多的人把它叫做《马可·波罗游记》。

更令波罗意外的是,他讲述的元朝丝绸、炼糖和城市盛况会在相对落后的欧洲引起轰动。就连他生吞活剥的有关无头的人和三条腿的鸡的故事也再没有几个人敢去怀疑。然而马可临终前却告诉同乡:“我还没有讲出自己见闻的一半。”

由是,东方在欧洲人眼里成为铺满黄金的天堂,他们开始扬帆远航赶来,一批职业航海家、探险家、旅行家应运而生。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各朝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相似的现象:凡是王朝的创立者,总是一个有才干、有魄力的活动家。但是几代以后,播下的仍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在宫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皇子皇孙们往往变得软弱无力、放荡不羁。虽然有时会有一个强悍的君主或精干的大臣来设法阻挡这种堕落,但总的趋势是一路下坡,直到血腥的起义或

  • 成吉思汗的接班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这样一个故事:金秋季节,两个孩子到林子里玩耍,偶然发现了一颗成熟的核桃,于是他们争着去摘。张三抢先把核桃摘了下来,李四却说是自己发现的,两人为此争吵了很久,也无法为核桃的归属达成一致,最后只得让年长的王五为他们评判。王五砸开核桃硬壳,取出果仁,然后说:“核桃硬壳的一半归摘到核桃的张三,

  • 元朝汗国有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元朝是世界上将与最辽阔的国家,除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政权外,还有额外的四大汗国,这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元朝四大汗国:钦察汗国是俄罗斯的前身丰满而美丽的伏尔加河用她那流之不尽的乳汁哺育了富庶的俄罗斯草原,这就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因这里原名“钦察草

  • 土木之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蒙古人的世界帝国梦醒来之后,妥懽帖睦尔逃回草原。尾追而来的明军迅速征服了近边的蒙古人,先后在辽东、山西、漠南、嘉峪关外和哈密设置了蒙古卫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明军在呼伦贝尔将元顺帝之孙脱古思帖木儿彻底击败,名义上的北元从此消失。二十年后,混乱的蒙古草原形成了两大势力,东部蒙古称“

  • 蒙古什么时候独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外蒙古也在王公和大喇嘛的带领下趁机宣布自治。清宣统三年(1911)12月28日,“大蒙古帝国日光皇帝”哲布尊丹巴匆匆举行了所谓的登基仪式。整个蒙古族共有近240旗,其中外蒙古占108旗,一旦外蒙古独立,将拉走15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

  • 吐蕃族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是一个离“天”(佛陀)最近、离“人”(世俗)最远的地方,是神话的所在,洁净的土地,信仰的乐园。神秘和梦幻几千年来一直笼罩着这块空气稀薄的土壤。正因为这里太过神秘,因而要查找西藏土著的来历,如同追寻曲折流淌的雅鲁藏布江源头一样艰辛异常。毫无疑问,现代藏

  • 文成公主去西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听说唐朝公主嫁给了突厥和吐谷浑可汗,18岁的松赞干布也派出使者远赴大唐求婚。不幸的是,唐太宗低估并回绝了这个此前默默无闻的高原青年。于是松赞干布发兵将四川西境的松州围困了好长时间,在唐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才撤兵西归。贞观十五年(641),松赞干布已经25岁,他再次派出使者向唐求婚,而且承担这一使命的

  • 西藏达赖与班禅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宗喀巴是黄教的创始人,但却不是第一世达赖。第一世达赖喇嘛(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名叫根敦朱巴,是宗喀巴的著名弟子,他最大的功劳是筹建了后藏的扎什伦布寺。宗喀巴的另一个重要弟子撰写了《宗喀巴传》,这就是后来被追封为一世班禅(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的克珠杰。根敦朱巴圆寂后的三年,后藏平民家庭出身的

  • 英国侵略西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英国在占领印度、尼泊尔、不丹和哲孟雄后,胃口大开,把流着口水的大嘴对准了西藏这个位于英属印度边界上、面积与西欧不相上下的广袤领土。面对日益迫近的刀光和血腥,西藏民众和爱国僧侣被迫于清同治五年(1866)在隆吐山设立了哨卡,修建了日光护法灵庙,企图以军事、精神两种力量阻止张着血盆大口的英国人。藏军在自

  • 羌族的历史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中国近代史学家范文澜推测,炎、黄二帝都出自远古的羌族。炎帝首先从西戎游牧区进入中原,黄帝则随后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流域。直到如今,许多汉字仍带有羌人的游牧血统胎记。如汉字以羊为“美”,以羊为“善”,以羊为“祥”,以羊为&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