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义帝威胁了项羽称霸吗?

项羽为什么要杀义帝?义帝威胁了项羽称霸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19 更新时间:2024/2/10 5:31:25

分封后,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欣喜和鼓舞的,但也有人不满。

第一个不满的就是刘邦。

早在分封之前,就刘邦的问题,项羽和范增进行了数次的研究和讨论。范增认为,巴、蜀二郡道路艰峻,原本是流浪者居住的地方,让刘邦去那里,既不会背上违背约定的罪名,又困住了刘邦这条蛟龙。项羽这次听取了范增的意见,把刘邦封为汉王,往那鬼去了都会发愁的地方赶。

为了双保险,项羽听从范增的意见把汉中土地分割为雍(章邯)、塞(司马欣)、翟(董翳)三国,他们处在刘邦和项王之间,有意让他们在意外之时抵挡刘邦。上次鸿门宴虽然项羽因为一时仁义放了刘邦,但看他的分封,还是说明他还是对刘邦有了足够的警惕和提防之心。

范增剧照

英雄大会刘邦虽然因故没能去亲自参加,但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听到了音讯。刘邦又不是傻子,一看自然就知项羽的阴谋把戏了,一怒之下便要去找项羽拼命。

打仗本是武将的特长,刘邦的举动立即得到了樊哙、周勃、灌婴等人响应。关键时候萧何出面了。他拦住刘邦,分析了当前局势和自身实力,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大王(刘邦)根本就没有跟项羽抗衡的实力,现在跟人家打,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随后张良也出手了,他手一挥,无数金银珠宝便抬到了项伯面前。项伯是怎样一个人,前面我们已经见识过了。他收到好处,心想:反正这天下是我项氏的天下,哪个多分点哪个少分点,还不是举手之劳?

项羽虽然凶暴,但对家族里的长老却是很尊重,面对项伯的求情,他几乎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于是,项羽随后就把巴、蜀之外加汉中郡封给刘邦。这样,刘邦的心里虽然还是不太情愿,却也稍稍得到一点平衡。

项羽剧照

第二个不满的是楚怀王,确切地说,现在应该叫他义帝了。项羽把郴县那荒野凄凉之地给了义帝,本意上是让义帝从此归隐山林,不再过问天下事,做一个不折不扣的“隐帝”。但义帝当时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怎么甘心一辈子就这样遁隐空林呢?但此时项羽的命令又不能违背,只能在唉声叹气中上路了。

由于不想早点到那荒野之地去,他走一阵歇一脚,好几个月才走到了长江边。正当他借景生情、有感而发时,船上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群水贼。水贼们没有多说废话,先砍了义帝的人头,然后再掠抢了他们的金银珠宝,扬长而去。

乍一看,这是打家劫舍的突发事件,但细心的人一定会发现一些端倪来。打劫就打劫,在人家没有反抗的情况下,哪里会先杀了人再抢东西的呢?再说当时义帝落魄至极穿着粗糙,打扮老土,只有几个誓死相随的便衣从人相随,那些水贼怎么一眼就看出他们是有钱的主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起有阴谋有计划的“抢劫案”。这一切都是九江王英布所为,幕后主使是项羽。后来英布投靠刘邦时,据其招供,是项羽令他假扮成水贼,在义帝过河时干掉他。他当时刚被项羽新封为王,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只好做出这等不仁不义的大逆之举。

义帝雕像

项羽杀义帝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当初确定西进入关中的人选时,他和汉王都要去,楚怀王却最终选定了刘邦,让他耿耿于怀。

二、进入关中后,汉王自愿让出咸阳给项羽,义帝却固执地坚持应该如约而行。谁先入关中谁就为关中王,摆明和他作对。

三、给他一条生路,他却磨磨蹭蹭一副很不心甘情愿的样子。既然给你生路你不要,那就只有一条死路了(其实是怕夜长梦多)。

后来,项羽指使英布暗杀义帝的事被世人知道后,项羽的罪名又多了一条。

第三个不满的是陈余。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封了张耳为常山王,怎么陈余没有封王呢?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张耳和陈余当年是忘年交,自出道以来一直是形影不离,虽然后来两人因为巨鹿解围的事反目成仇,但陈余在巨鹿之战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也有苦劳,他成功牵制了秦军,后又写出绝世佳信劝降章邯,最终使得章邯缴械投降项羽的革命大军。现在张耳得到了分封,陈余却没有分封,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原因很简单,英雄大会时他没有去参加。项羽分封时,天下英雄为了使自己能封个好地方,能多封点土地,还得耍一些手段才行。

刘邦剧照

就像现在有些腐败分子想弄个一官半职什么的,大多亲自出马,找朋友找关系,然后再送礼送RMB,那时候的分封也一样,张耳的很多朋友就在项羽面前为他说话,使张耳增加了不少印象分。再加上得到了不少好处费,封张耳为常山王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而陈余为人忠厚,再加上阅历也浅,哪里知道搞官场上这一套,再加上他没有亲自去参加英雄大会,自然就被日理万机的项羽“忽略”了。

事后,虽然有人提醒项羽,说封了张耳不封陈余有些不妥,但项羽只说了句“把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他得了”,便算给这件事做了个解决。人家都有封有号,唯他只有三个县,这算哪门子王嘛,陈余怒得有发飙的冲动。只是他当时实力太弱,不敢扯旗反项羽而已。

暂时不敢反,但并不代表不想反,这里已经有一个不安分的因素存在了。

第四个不满的是辽东王韩广

韩广本是燕王,现被项羽封为辽东王,怎么也不肯去辽东。他的祖祖辈辈都在燕地,他怎么舍得离开燕地呢。项羽在分封时,肯定忘了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国土家园有特别的依恋之情。不去,那就是违令,这惹恼了项羽同时,也惹恼了臧荼

臧荼本为燕大将,但从楚破赵有功,后又追随项羽征战立下汗马功劳,被项羽封为燕王。韩广不往辽东,他这个燕王就没什么用。这时他见项羽似乎也对韩广不满,于是,趁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他率军偷袭了韩广,韩广哪里料到自己人会下自己的毒手,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已成了刀下鬼。

火并了韩广,项羽居然对臧荼赞赏有加,除了已封的燕王外,还加封为辽东王。项羽这种纵容很快就得到了其他诸侯的效尤。后面就引出了齐国三王火并并且反项羽的事来。

此时第一主角刘邦同志又在去汉中的路上满腹牢骚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谋士张良为保刘邦,火烧栈道,领兵流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虽然被赶到巴、蜀一带,但项羽心里还是不踏实。他把目光停留在刘邦的第一谋臣张良身上。刘邦之所以能先他一个月到达关中,就是因为张良为他提出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高级战略。从而以不战屈人之兵迅速攻城拔寨,势如破竹般拿下秦朝老巢咸阳。再加上项羽已听闻张良是当年用兵用计如神的姜太公的《太公兵法》传人,

  • 刘邦后宫简介:刘邦最看重的三位夫人是哪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里主要讲三个女人,刘邦后宫的三个女人。后宫第一夫人:吕雉。吕后是刘邦的元配夫人,当年身为富婆的她委身下嫁刘邦,后又在楚汉之争中被项羽擒至楚营中达三年之久,但好在最终在“求和阴谋”中成功逃出了魔爪。都说人是会变的,刘邦当了皇帝后,吕雉也完成了蜕变,由一个村妇变成了一个皇后,言谈举止竟很有风度,不愧是

  • 韩信忍胯下之辱:欲戴王冠,必受其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应该说韩信的童年是快乐的,他父亲是一个熟懂兵法、军法、剑法的“三法大师”。三岁那年,韩信显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来,开始喜读兵法和剑术。到了六七岁时兵法和剑法都有模有样了。九岁那年,对于韩信来说,他的天倒塌了一半。他的父亲突患疾病丢下他孤儿寡母撒手而去。韩父见义勇为慷慨大方,把家里原本殷厚的家底几乎都救

  • 彭越真的谋反了吗 彭越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面已经说过,当初刘邦在彭城兵败逃到下邑后,召开了一次总结大会。会议上张良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他建议刘邦把三个很重要的人才都搞定,才能与强大的项羽抗衡。这三个人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果然,刘邦搞定这三个人后,最终打败了项羽,夺得天下。然而,随着形势的转变,当初他最得力的三虎将,现在

  • 韩信:兵法造诣高超,求职之路却万分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按照现代人的学历来看,韩信的学历是相当高的。他应该可以达到大家里的“兵法专业系”的博士后了。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像韩信这样的准博士后,找个工作肯定没问题。找个工作是没问题,但问题是要想找个好一点儿的工作就有点难度。因为乱世,韩信的就业之路只有两条可选:要么去参加反秦的革命运动;要么守在自己的一亩

  • 韩信的“汉中对”军事著作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流传千古。殊不知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前的楚汉时期,韩信的“汉中对”同样精彩,只是鲜有人知道罢了。刘邦重用韩信,首先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一授将印,二授将符,三授斧钺!韩信跪着一一从刘邦手中接过。随后刘邦宣布:从今以后军中大小事物,皆由大将军韩信裁决,如有不服从

  • 项羽“群英会”埋下祸根:楚汉争霸悄然而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面提到,项羽的“英雄大会”虽然圆满结束了,但不满的人有很多。刘邦不满、义帝不满、陈余不满、臧荼不满,还有齐国三王也不满。公元前206年5月,大秦王朝被推翻后,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的天下,又被齐国人田荣打破了。田荣也是最早参加革命的人物,当初,章邯大军围魏时,田荣的兄长齐王田儋派兵救魏时“出师未捷身先

  • 刘邦之死:刘邦临死前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邦知道自己来日不多了,然而,此时他已对吕后以及吕氏家族的强大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他此时担心的不仅仅是他最心爱的女人的问题了,还担心一个问题就是:他死后,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能不能保得住?吕后自从诛杀韩信、诱杀彭越后,刘邦对这个多年来的结发妻子终于有了清醒的认识。心狠手辣,这是刘邦对吕后的最终评价。

  • 刘邦触底反弹: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余和张耳当年从生死之交的好朋友沦为横眉冷对的仇人之后,两人各自占地为王互不相干。“英雄大会”上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统管赵地。而陈余却没有得到封号,只是在后人的“提醒”下,项羽才让他来管辖包括南皮在内的三个小小县城。分封上的差距,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不平衡。正在这时,田荣“联盟”的号召犹如一道春风吹

  • 刘邦死后是谁继的位 新任皇帝的称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195年3月17日,刘邦同志安葬在长陵。葬礼过程中,哀声、哭声、叫喊声,响成一片,场面极为壮观。这里还想说一个小插曲,在刘邦下葬的一瞬间,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阴风突起,随后在乌云笼罩下,倾盆大雨瞬间就落下来了。据说,当时曾有识天相的老人说了这样一番话:“这雨不是一般的,名叫‘发后雨’。”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