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与项羽的区别在哪儿?项羽的尸体去哪儿了?

刘邦与项羽的区别在哪儿?项羽的尸体去哪儿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31 更新时间:2024/2/10 5:26:25

根据《项羽本纪》的记载,在被围困后,一天晚上,项羽听到外面到处都在唱楚歌,大吃一惊,就问,“汉军已经把楚地都攻占了么,为什么汉军中有这么多楚人呢?。当时,项羽脑子里已经充满了绝望,身心疲惫,听见楚歌,就认为刘邦尽占楚地,有点惊魂失魄的意思。

大概是因为受到楚歌的影响,他的心情极为苦闷,夜里起来,就让姬跳舞,自己在一旁唱了一首短歌,大家都会背的。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从垓下成功突围以后退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劝解项羽渡江,整条江上只有他一条船,渡江以后他就安全了,然后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可是堂堂的西楚霸王,怎么可能逃跑。要知道时至今日,霸王一词还是专指代项羽。或许因为虞姬的死;因为在垓下被困的时候“四面楚歌”原因;也或许为了捍卫霸王的名声;再或许因为手下的一再背叛项羽死心了……

不过根据记载,项羽之前把一生唯一的一场战败归结于天。认为是天要亡他,而他自己并没有过错。“此乃非战之罪,实则天亡我也。”项羽断然拒绝了亭长的好意说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大致意思是,天要亡我,我还跑什么呢?当初我在江东率领八千子弟兵渡江打天下,今天无一人生还,纵然回到江东,江东的父老兄弟怜悯我让我做王,可是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不过项羽将跟随自己征战一生的“踢云乌锥”赠予了亭长,希望亭长可以善待此马。随即项羽在汉军军阵中,发下了几个昔日的旧部下,于是对他们说:“听说汉王重金悬赏我的头颅,如今遇见了故人,我就把头颅送给你们吧,让你们去汉王那里领赏。”言罢,项羽便自刎了。

项羽被刘邦五马分尸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可知:刘邦曾下令说拿到项羽尸体的将士,不仅可以得到一笔奖赏,还能加官万户侯。所以当时王翳取了项羽的头后,汉兵们面对这么丰厚的奖励,竟自相残杀,最后尸首被分为五块,分别被五个汉将抢到。至此一代霸王结束了光辉的一生,而死后竟如此的凄凉。

其实当刘邦看到项羽的尸体后,内心也并不好受,毕竟他与项羽是结拜兄弟,而他始终扮演着大哥的角色,奈何为了天下,不得不自相残杀。刘邦也正因为这份愧疚,最后选择了将项羽的尸体拼凑好,以鲁公的葬礼待遇下葬于谷城。

跟随来送葬的队伍,规格也比较高,陈平张良等高层官,也在送葬的行列中。

在此期间,张良还唯恐天下人不知,大张旗鼓地办了一件私人的事儿,他在谷城找到了一块黄色的大石头,状似人形。张良说,这是我的老师“圯上老人”。

大家在觉得可信同时,也都觉得头皮发麻。因为,以前张良说过他跟他老师相约的事,时间吻合,地点也相符。

张良后来把石头带回了家,每天烧香上供。

张良同志的身上神秘的色彩更浓了。。。。。。

项羽被葬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1966年之前堆土和墓碑都还保存完好,但在1966年后,坟堆被铲平了,石碑也遭到破坏,现如今只有仅存的旧址和残碑。

当然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项羽死后,乌江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霸王,将他的衣服做成血衣冠,埋于乌江旁,即安徽和县境,至于具体在什么地方,已无从考究了。

宽容对项羽的亲人

为了当时能够夺得天下,刘邦和项羽基本上就是见面就急眼的,两边作战的时候,项羽还曾绑架了刘邦的父亲,谁曾想,刘邦根本不吃这套。由此可见,刘邦并不是一个善良或者是大度的君主,这从他日后杀死自己的功臣可以看出。但是刘邦却出奇的放过了项羽的亲人,还赏赐他们东西,甚至他还留下了一些人,在朝廷中做官。

刘邦在上位之后,首先就封赏了项伯,这是没什么好意外的,虽说项伯是项羽的叔叔,但是他却偏袒刘邦,处处帮助他,在鸿门宴之时,本来范增已经设计好了,如果按照计划的话,刘邦早就被杀死了。

但是,正是因为项伯的袒护,导致刘邦逃脱,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刘邦上位之后,重重的赏赐了项伯。当初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想以此来威胁,但是项伯竟然帮着外人,将刘邦的父亲给送走了。所以说,项伯被封赏是有原因的。

而项襄也被刘邦给赏赐了,其实这个人在项羽没死的时候,就投靠了刘邦,所以说,他也被封赏,其儿子在后来还是汉景帝手下大臣,官拜丞相。也不知他们心里还知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说了这两位,大家应该能想到其他大部分人的结局了吧,其实在项羽没死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投靠了刘邦。

项羽手下其实是有很多精英人士的,但是因为项羽当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自大并且狂妄的人,项羽是非常的勇猛,但是项羽也正是为自己的勇猛给害了自己。当时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可能,所以说当时甚至连自己的叔叔都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也就没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而刘邦却跟项羽完全不一样。刘邦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人际非常善于集合人才,利用人才,把他们为自己所用。而刘邦之所以能够赢过,那么厉害的项羽,重点也就是在这里,他把项羽抛弃的人才都为自己所用,慢慢的自己也就集合了全天下的能人。

而自己打胜仗的可能也就更大了,而不会像是项羽一样,一直都是蒙着头往上打。其实这样的行为并不好,并且项羽的残暴可能也是因为他失败的原因吧,如果说让项羽当了皇帝,可能他也就是第二个秦始皇吧。

如果说生活在项羽统治之下的话,可能也会希望刘邦能够把项羽推翻。因为刘邦的管理政策比他要好的太多了,刘邦是选择以人治国而项羽之时选择以武治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的叔叔项伯在项羽死后去了哪儿?项伯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童叟皆知。大概意思就是马谡大意丢失街亭后,诸葛亮身边的兵力少,而且想安全撤退已经来不及了,不得已只好玩起了空城计。他打开城门,自己坐在城上自弹自乐,而司马懿恐有埋伏,慌忙撤兵,使得诸葛亮的处境转危为安。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凡在《三国演义》中可以看到的故事,在楚汉相争中也可

  • 高士奇和纳兰明珠、索额图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野史记载,高士奇最为得宠的时候,几乎买通了康熙身边所有的太监和侍卫,康熙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监控。他根据康熙的言行举止分析康熙接下来的所作所为,提前做好功课应对,几乎无有不中。因此,每当高士奇晚上回家的时候,他家附近的巷子里停满了高官大臣的轿子,他们或想从高士奇处打探消息,或想拉拢关系。高士奇像这些高

  • 一代名相陈廷敬怎么在高士奇上吃的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知道高士奇故意陷害弟弟陈廷统,是让自己在对待朱明启宅子被侵占一案能够知难而退不再查下去。陈廷敬决定不能服软,否则就违背了自己的为官初心,更不能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此案要查先得把弟弟解救出来,虽是廷统糊涂上了当,但也是因为自己办案,才受奸人设计所害。先礼后兵,先去拜访了高士奇。陈廷敬(左)与康熙

  • 小秀才高士奇是如何一步步掌握大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史料记载,高士奇原本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秀才,他和现在大多数的打工仔一样背着行李,去了京城。他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当朝大学士明珠府里当了一名门卫家里教书的活,话说当时明珠有几封要紧急发出去无奈没有找到写作高手,门卫听说后就把高士奇举荐上去了,急需用人的明珠也来不及答应了,明珠只简单吩咐了几句,高士奇大

  • 张衡地动仪怎么预测地震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衡发明地动仪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

  • 张衡的地动仪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地动仪的结构,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王振铎模型,即“都柱”是一个类似倒置酒瓶状的圆柱体,控制龙口的机关在“都柱”周围。这一种模型已被基本否定。 另一种模型由地震局冯锐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见袁宏《后汉纪》),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几条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32年(阳嘉元年),张衡在太史令任上发明了最早的地动仪,称为候风地动仪。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地动仪用精铜铸成,圆径八尺,顶盖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象装饰。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关闭发动之机。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真的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究竟有没有用,我们可以从力学的角度上来分析这个事情。我们知道,张衡时代的仪器是机械仪器,那时候还没有电子设备,什么传感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都是没有的,唯一有的就是青铜器。那么张衡在公元134年前做的地动仪的核心部件就是一个青铜的圆柱子——根据《后汉书》的语焉不详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

  • 张衡地动仪的原理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动仪是什么地动仪是中国古代汉族科学家创造的一传世杰作,由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发明,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张衡地动仪原理:据学者们考证,张衡在当时已

  • 历史上宋朝如此繁荣是为什么 经济文化超过盛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这三百多年里,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其实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